国际分工对中国的影响

2025-01-05 00:34:4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国际分工的深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003年04月14日

>>>>>>> 经济全球化的微观基础是跨国公司在全球投资的广度扩张,及其产品、技术、人力资源等在遍布全球的分子公司之间的跨国界流动。与以往年代的跨国公司相比,全球化运作的跨国公司不仅避免了依赖单一或分散的国家资源的传统限制,而且体现了—种在全球范围有效利用并整合全球要素的分工体系和分工协作关系,从而令当代国际分工呈现出日趋深化的特征。在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分工深化格局中,中国当前处于何种地位?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对提升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又具有怎样的影响?这些正是本文试图寻求解答的核心问题。

>>>>>>> 一、国际分工的深化趋势及其动因

>>>>>>> 国际分工既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形成的最基本动因,也是一国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作用的最核心基础。从传统国际分工理论创立至今的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分工已经经历了由产业间国际分工到产业内国际分工,再到产品内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历程。国际分工的传统概念已经无法完整全面地反映当代国际分工的全部内容,国际分工的动力也不再仅限于自然要素的秉赋差异。从技术条件和制度背景上看,国际分工的深化可以说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如果说通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使用全球资源的成本降低和远距离多时空经营交易的便捷可行是分工深化的技术条件的话,那么由投资政策自由化所引致的要素流动障碍的消除则是跨国分布和组织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大大扩展,因而是企业而不是国家主导国际分工走向的制度保障。

>>>>>>>> 分工内容的多层性是当代国际分工深化的首要表现。当代国际分工实际是包含着不同产业之间、相同产业不同产品之间和相同产品内不同工序不同增值环节之间等多个层次的分工。如果说古典国际分工的边界是产业的话,当代国际分工的边界则更在于价值链,价值链上的国际分工成为国际分工深化的崭新结果。价值链是指设计、制造、分销、服务等—系列相互关联的增值活动。价值链分工的基础是生产活动和其他功能性活动更加专业化的细分,从而导致从最终产品的分工向价值增值全过程的分工转移。传统要素密集度决定国际分工地位的理论依然适用,但是要素的涵义已经大大拓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传统要素的作用趋于减弱,而技术、信息、人才和创新机制等知识要素的作用趋于增强,并且这些要素具有高度的国际流动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价值链各环节所需要素的比重不一,因而,分工可以是传统所定义的劳动要素密集型产业、资本要素密集型产业和技术要素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分工,也可以是同一产业同一产品的价值链上具有劳动要素密集、资本要素密集、技术要素密集或其他要素密集性质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分工。

>>>>>>> 分工主体的多元性是当代国际分工深化的又一表现。古典贸易理论主要揭示了国家间产业分工,并进行相互贸易,以提高收益的依据,其对应的环境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分工。直到上个世纪末,对国际分工格局的理论论述仍然是以发达国家间的水平分工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进行垂直分工为基本特征,表现为:发达国家间大量进行的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大量进行的产业间贸易;发达国家专业化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发展中国家专业化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

>>>>>>> 而今天,传统分工的国别边界已明显弱化,是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而不是国家成为分工的主体。分工关系从国与国转变为企业与企业之间,而这些企业中的相当部分是受制于同一个控制体系或有固定合同联系的分包商,而非外部世界市场。其核心表现是大型跨国公司日益倾向于更加狭隘的专业化,而将越来越多的功能分包给分布在全世界的独立的公司;大型跨国公司日益倾向于更加集中在知识密集、非有形的功能如产品设计、研究和开发、管理服务及营销和品牌管理等增值环节,而将更多的生产性环节分包给世界各地的合同制造商,甚至完全退出生产。

>>>>>>> 分工实现方式的多样性是当代国际分工深化的另一种表现。国际分工的传统涵义是指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建立起的劳动联系,世界市场是传统分工实现的必由之路,通过世界市场上的国际交换实现国与国之间的生产联系或分工关系成为必然的途径。但是,作为与世界经济相对应的企业形式,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使得市场以外的制度安排得到了更为深刻的发展,国际交换的内涵大大丰富。传统上被定义为超越国民经济的交换原来只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之间,但现在也可以发生在同一国家(跨国公司设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分支机构之间)、同一企业(跨国公司内部)、同一产品(不同生产环节)内。于是,国际间的生产联系并不一定通过外部市场建立,国际分工的实现方式从单纯依赖外部市场上的国际贸易实现分工,转向外部市场与内部市场并存的多元格局。在内部市场上,国际分工既可能通过股权投资方式进行,也可能通过非股权式的分包方式进行。选择何种方式更多由产业特征或企业战略决定,而不是由传统上所谓的各国生产者的行为决定。

>>>>>>> 二、跨国公司是国际分工深化的微观基础与主导力量

>>>>>>> 产业组织理论早已揭示了社会化分工是企业优于一般手工生产和家庭作坊的全部意义,早期的跨国公司将这种有效分工的范围延伸至国际,如今,全球化运作的跨国公司更将生产分工深入到价值增值的各个链接点上,从而为国际分工的深化提供了微观基础。

>>>>>>> 在非全球化环境下,尽管跨国公司的生产因其跨越国界而具有国际性,甚至因跨越多国而具有世界性,但是因为这些散布在世界各国的分子公司在海外各点所生产的产品主要供应当地市场或返销母国,世界各国的生产过程之间并不具有内在的生产关联性。国际分工只是发生在最终产品之间,而国际贸易则成为国际分工实现的唯一途径。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当跨国公司进入区域一体化,甚至全球一体化经营阶段,分散在海外各地的子公司不再是独立运作或仅与母公司发生联系,而是保持着与母公司及其它分子公司间高度一体化的联系。跨国公司依据不同区位建立在要素密集度之上的比较优势,将生产活动和其他功能性活动进行更加细密的专业化分工。每一个海外投资企业所服务的对象不再是分散、独立的海外某个市场,而是整个跨国公司体系所占据的区域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由此,跨国公司体系内产品、技术及人员在遍布全球的分子公司之间的跨国界流动程度更强,分工联系更为紧密,世界各国的生产过程经由跨国公司分支机构的活动建立起有机的内在联系,形成了“世界生产体系”的实体部分。这里,生产的含义不仅限于制造过程,而是广义的增值过程。在制造业领域,这种增值过程包括从研发、制造、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在服务业领域,增值过程更是贯穿于服务提供的全部阶段,比如一项保险产品的生产过程就包含了后台数据处理与服务、风险预测精算和产品设计,以及后期销售诸个环节。正是由于这种一体化的生产体系导致在特定部门或特定产业中,核心跨国公司或跨国垄断巨头对全球该产业或部门的控制加强,令国际分工超越了产业和国家的边界,而转向企业内部、产品内部。
>>>>>>>> 在跨国公司看来,遍布于世界各地的各个分支机构的国别归属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各个分支机构在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中的确切位置。全球价值链被分为三大环节:其一是技术环节,包括研究与开发、创意设计、生产及加工技术的提高和技术培训等分环节;其二是生产环节,包括后勤采购、母板生产、系统生产、终端加工、测试、质量控制、包装和库存管理等分环节;其三是营销环节,包括销售后勤、批发及零售、广告及售后服务等分环节。当国际分工深化为增值过程在各国间的分工后,传统所谓的产业结构的国际梯度转移也因此演变为增值环节的梯度转移。就增值能力而言,以上三个环节呈现出由高向低再转向高的U形状,因此由生产制造环节向研发和营销环节的转移是增值能力和分工地位提升的显著标志。而生产环节中又可区分为上游生产(母板及中间投入品生产)和下游生产(终端加工),越接近于上游的生产因其与技术研究的相关性强,从而增值能力越是强;越接近于下游的生产因其与技术研究的相关性弱,从而决定了增值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在跨国公司体系内的角色与地位的次要性及可替代性。这也正是众多东道国积极竞争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的动因之所在。

>>>>>>>> 三、在华跨国公司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
>>>>> 在华跨国公司正通过其经营战略和组织战略的调整对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产生影响。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放外商直接投资以来,跨国公司在华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投资,其一是委托加工,包括:(1)来料加工(由外国总公司免费提供材料,只委托加工;(2)来样加工(从国外获得样版,在中国制造同样的货品);(3)来件加工(国外零件到中国组装,可以拆卸方式);(4)补偿贸易(提供中方机器设备,以生产的产品偿还)。其二是直接投资,设立独资企业、合资企业或合作企业。相比于委托加工,直接投资具有更为长远的战略意图。90年代中后期以来,扩大在华直接投资规模和系列化产品制造是跨国公司全球化运作的重要组成,从制造性投资到应用性研发机构的设立、从分散设点到系统化布局,跨国公司不断强化着中国在其全球经营战略中的地位,中国也在有意无意间已被纳入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体系之中。

>>>>>>> 这种纳入固然使中国在传统国际贸易之外,获得了新的参与国际分工的途径,为中国进入服务于全球市场的世界主流分工网提供了契机,但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廉是跨国公司向中国投资的基本动因,中国在跨国公司内部化国际分工系统中被作为低增值环节生产基地的结果便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极易在国际间转移、极易遭受外部需求约束和较低增值能力的影响,在中国向世界供应的生产规模急剧增长的同时,中国劳动力要素的价格并未获得同步增长。所谓中国通货紧缩输出论恰恰从一个反面说明了中国劳动力实际收入水平的相对下降。

>>>>>>>> 如果说开放之初,中国在引进跨国公司时的首要目标是后者带来的资金、后者带动的出口的话,那么现阶段,我们的目标应该升级为后者所能带动的技术进步和后者对中国产业结构的提升作用。相比于资金投入和出口促进,跨国公司在转让技术和开发技术方面的贡献难如我愿。表现之一是跨国公司并不会因为我国内出让了市场而无偿出让专利技术,甚至即使国内支付了高额的专利费或技术转让费,获得的也并非是一流或前沿的技术;表现之二是跨国公司在中国所进行的当地化研发仍是受控于其全球化运作和全球化资源整合的战略需要,廉价延揽中国国内高科技人才,从事应用性研究仍是普遍的动机。

>>>>>>> 于是,从“七·五”到“十·五”规划的近20年中,尽管跨国公司的投资明显促进了电子、电器、汽车、通讯设备等这些新兴工业在中国的发展,但这些产业又在相当程度上是采用较高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即以主要部件的进口装配为典型特征,在技术上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比如中国汽车工业承担的大多是低附加值的初级零部件,如一般的铸件和机械加工件,而高新技术零部件,如电喷系统、ABS、安全气囊等机电一体化产品则需进口。中国计算机产业并不具有自我开发的操作系统和中央处理器,生产商完成的主要是进口部件的组装工作。另一方面,跨国公司通过全行业并购,既控制了国内原有产业集群和产业分工链条的形成,又将并购后的企业固化于全球价值链的某个环节,令中国的产业升级相当程度上受制于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和分工部署,国内感光行业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便是明证。

>>>>>>>> 四、世界加工厂:中国当前所处的国际分工地位

>>>>>>>> 近两年来,对中国现实分工地位的研究已经演化为有关中国是否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讨论和争辩。“世界工厂”的最初含义是指一个特定国家或区位的生产结果是向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源源不断地提供制造品。世界工厂的形成不仅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的庞大规模和生产的成熟发达,而且显示了这个国家或地区与外部世界的贸易能力,表现为占有世界工业品出口的相当份额。

>>>>>>>> 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的英国,把世界工业生产的1/3—1/2和世界贸易的1/5—1/4掌握在自己手中。19世纪末,发展中的美国也建立起大机器工业生产,美国在电气、汽车、化工、药品等制造领域对欧洲产生了极大的挑战与压力;20世纪70年代,日本迅速崛起,在众多被认为由西方坚不可摧的大企业所垄断的工业部门取得了全球性的领导地位,如汽车、摩托车、手表、照相机、光学仪器、钢铁、造船、履带式雪上汽车、自行车、钢琴、拉链、收音机、电视机、音响设备、计算器和复印机等等,尤其是日本的电子、家用电器和汽车产品席卷全球市场,好不风光。

>>>>>>> 上述“世界工厂”的出现同时还伴随着一批主导企业和品牌的诞生及发展,由于这些企业在世界制造业领域的垄断性优势,被誉为“世界工厂”的特定国家或区位因此具有主导世界范围众多制造领域的创新产品、生产潮流和生产标准的领袖地位,例如,在日本作为“世界工厂”的年代,汽车业的丰田、日产和本田;家用电器业的松下、东芝、三菱和日立;钟表业的精工舍、西铁城和东方表等等厂商和品牌在世界市场上都是耳熟能详的。

>>>>>>> 对比而言,毫无疑问,当今中国的制造业离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的目标仍非常遥远。尽管中国已有10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成为世界第一,但中国企业及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度和影响力微乎其微。1985-2000年的15年间,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从20亿美元增至410亿美元,同期,中国出口额从260亿美元增长为2490亿美元。1991年,中国所有产业的出口中外国子公司所占份额为17%,制造业中占16%。2001年,所有产业出口的50%和制造业出口的44%来自于外国子公司。

>>>>>>> 客观估计中国在地区乃至全球分工中的参与度及作用力需要跃出国际贸易这个单—的判断指标。表1显示1985-2000年间,中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中技术产品方面的竞争力提高的速度尤其可观。1985年,初级产品和资源密集型制成品的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量的49%,200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12%;非资源密集型制成品的出口比例则上升到87%,其中,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例从1985年的3%提高到22%,包括通讯设备、自动化数据处理设备和计算机零部件在内的10种主要产品已在当今世界贸易中占相当地位。

>>>>>>> 然而我们不得不注意:1989年,外国子公司出口只占中国全部出口的9%,而2001年,这一比重已提升至48%;在高技术密集产业,外国子公司所占比重从1996年的59%升至2000年的81%,其中外国子公司在电子集成设备出口值中的比重增长了5倍,已达91%,仅英特尔的出口额就达4亿美元。2000年,外资企业在自动控制数据处理设备业的出口份额也高达85%,领先的IBM出口额为15亿美元,尾随其后的西格特和爱普生也各自在10亿美元上下。2000年,以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和西门子等为首的外国子公司占据了中国移动通讯业出口的96%,2001年,摩托罗拉的出口额比2000年的11.2亿美元又有所提高,达到17.3亿美元。而中国国内企业大多集中在低技术部门,尤其是玩具、旅行箱包和纺织纤维等方面。于是,以表1所判断的中国分工地位便不再可靠。

>>>>>>> 可以说,正是逐利的跨国公司选择了中国在其分工体系中承担起全球加工厂的角色,从而强化着中国向世界制造业中心过渡的盲目自信。跨国公司的目标导向并非是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而恰恰是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劳动要素密集的独特优势,将在中国的投资点作为其—下游生产性角色的固定化。200年前,当国际分工仅发生在原材料开采及加工制造之间(三次产业之间),“世界工厂”显然比“原材料生产地”具有更强的增值能力,具有更高的分工地位。而在知识密集环节与劳动密集环节的分工体系下,在主要来自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正将更多的生产性环节分包给世界各地的合同制造商,甚至完全退出生产,让特别是集中于发展中国家的合同制造商从事生产的今天,“世界加工厂”的位置显然是极为被动且极具风险的,即便是“世界工厂”也并不是最大利益的获得者。在充当制造基地的过程中,中国的企业及其品牌并没有在世界市场上占据显要的位置,更别说是领袖的位置,这是中国目前被冠之以“世界工厂”的美名,而却截然不同于以往历史上数个“世界工厂”的最大差异,也是最值得担忧的。只有当中国本土的企业有效吸收并转化直接投资的正向效应,积累起将国内生产要素与外来生产要素融合的竞争能力时,才有望使国家跨越自然资源秉赋所决定的静态分工位置,成功实现国际分工地位的自主性提升。

回答2:

国际分工的深化趋势及其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微观基础是跨国公司在全球投资
的广度扩张,及其产品、技术、人力资源等在遍布全
球的分子公司之间的跨国界流动。」与以往年代的跨
国公司相比,全球化运作的跨国公司不仅避免了依
赖单一或分散的国家资源的传统限制,而且体现了
一种在全球范围有效利用并整合全球要素的分工体
系和分工协作关系,从而令当代国际分工呈现出日
趋深化的特征。在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分工深化格局
中,中国当前处于何种地位?跨国公司大举进人中
国,对提升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又具有怎样的影响?
这些i1:是本文试图寻求解答的核心问题
一、国际介工的深化趋势及其动因
国际分工既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形成的最基
本动因,也是一国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作用的最核
心基础。从传统国际分工理论创立至今的一个多世
纪以来,国际分工已经经历了由产业间国际分工到
产业内国际分_r.,再到产品内国际分_[_不断深化的
历程。.国际分工的传统概念已经无法完整全面地反
映当代国际分工的全部内容,国际分工的动力也不
再仅限于自然要素的秉赋差异从技术条件和制度
背景上看,国际分工的深化可以说是经济全球化的
必然产物、如果说通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突飞猛进
发展、使用全球资源的成本降低和远距离多时空经
营交易的便捷可行是分工深化的技术条件的话,那
么由投资政策自由化所引致的要素流动障碍的消除
则是跨国分布和组织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大大扩
展,因而是企业而不是国家主导国际分.工走向的制
度保障〕
分工内容的多层性是当代国际分工深化的首要
表现。当代国际分工实际是包含着不同产业之间、相
同产业不同产品之间和相同产品内不同工序不同增
值环节之间等多个层次的分工r二如果说古典国际分
工的边界是产业的话,当代国际分工的边界则更在
于价值链,价值链上的国际分工成为国际分工深化
的崭新结果。价值链是指设计、制造、分销、服务等一
系列相互关联的增值活动价值链分_l的基础是生产活动和其他功能性活动更加专业化的细分,从而
导致从最终产品的分工向价值增值全过程的分工转
移。传统要素密集度决定国际分工地位的理论依然
适用,但是要素的涵义已经大大拓宽。在经济全球化
的背景下,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传统要素的作用趋
于减弱,而技术、信息、人才和创新机制等知识要素
的作用趋于增强,并且这些要素具有高度的国际流
动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价值链各环节所需要素的
比重不一,因而,分工可以是传统所定义的劳动要素
密集型产业、资本要素密集型产业和技术要素密集
型产业之间的分工,也可以是同一产业同一产品的
价值链上具有劳动要素密集、资本要素密集、技术要
素密集或其他要素密集性质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分
工。
分工主体的多元性是当代国际分工深化的又一
表现。古典贸易理论主要揭示了国家间产业分工,并
进行相互贸易,以提高收益的依据,其对应的环境是
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分工。直到上个世纪末,对国际
分工格局的理论论述仍然是以发达国家间的水平分
工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进行垂直分工为基本
特征,表现为:发达国家间大量进行的产业内贸易;发
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大量进行的产业间贸易;发达
国家专业化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发展
中国家专业化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而今
天,传统分工的国别边界已明显弱化,是企业(特别是
跨国公司),而不是国家成为分工的主体。分工关系从
国与国转变为企业与企业之间,而这些企业中的相当
部分是受制于同一个控制体系或有固定合同联系的
分包商,而非外部世界市场。其核心表现是大型跨国
公司日益倾向于更加狭隘的专业化,而将越来越多的
功能分包给分布在全世界的独立的公司;大型跨国公
司日益倾向于更加集中在知识密集、非有形的功能如
产品设计、研究和开发、管理服务及营销和品牌管理
等增值环节①,而将更多的生产性环节分包给世界各
地的合同制造商,甚至完全退出生产。
分工实现方式的多样性是当代国际分工深化的
另一种表现。国际分工的传统涵义是指各国生产者
通过世界市场建立起的劳动联系,②世界市场是传统
分工实现的必由之路,通过世界市场上的国际交换
实现国与国之间的生产联系或分工关系成为必然的
途径。但是,作为与世界经济相对应的企业形式,跨
国公司的大发展使得市场以外的制度安排得到了更
为探刻的发展,国际交换的内涵大大丰富。传统上被
定义为超越国民经济的交换原来只是发生在不同国
家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之间,但现在也可以发生在同
一国家(跨国公司设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分支机构之
间)、同一企业(跨国公司内部)、同一产品(不同生产
环节)内。于是,国际间的生产联系并不一定通过外
部市场建立,国际分工的实现方式从单纯依赖外部
市场上的国际贸易实现分工,转向外部市场与内部
市场并存的多元格局。在内部市场上,国际分工既可
能通过股权投资方式进行,也可能通过非股权式的
分包方式进行。选择何种方式更多由产业特征或企
业战略决定,而不是由传统上所谓的各国生产者的
行为决定。
二、跨国办司乏闯际介工深裕的
微呢墓础与主导力量
产业组织理论早已揭示了社会化分工是企业优
于一般手工生产和家庭作坊的全部意义,早期的跨
国公司将这种有效分工的范围延伸至国际,如今,全
球化运作的跨国公司更将生产分工深入到价值增值
的各个链接点上,从而为国际分工的深化提供了微
观基础。
在非全球化环境下,尽管跨国公司的生产因其
跨越国界而具有国际性,甚至因跨越多国而具有世
界性,但是因为这些散布在世界各国的分子公司在
海外各点所生产的产品主要供应当地市场或返销母
国,世界各国的生产过程之间并不具有内在的生产
关联性。国际分工只是发生在最终产品之间,而国际
贸易则成为国际分工实现的唯一途径。但在全球化
背景下,当跨国公司进人区域一体化,甚至全球一体
化经营阶段,分散在海外各地的子公司不再是独立
运作或仅与母公司发生联系,而是保持着与母公司
及其它分子公司间高度一体化的联系二跨国公司依
据不同区位建立在要素密集度之上的比较优势,将
生产活动和其他功能性活动进行更加细密的专业化
分工。每一个海外投资企业所服务的对象不再是分
散、独立的海外某个市场.而是整个跨国公司体系所
占据的区域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由此,跨国公司体
系内产品、技术及人员在遍布全球的分子公司之间
的跨国界流动程度更强,分工联系更为紧密,世界各
国的生产过程经由跨国公司分支机构的活动建立起
有机的内在联系,形成了“世界生产体系”的实体部
分r这里,生产的含义不仅限于制造过程,而是广义
的增值过程、,在制造业领域,这种增值过程包括从研
发、制造、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在服务业领
域,增值过程更是贯穿于服务提供的全部阶段,比如
一项保险产品的生产过程就包含了后台数据处理与
服务、风险预测精算和产品设计,以及后期销售诸个
环节。正是由于这种一体化的生产体系导致在特定
部门或特定产业中,核心跨国公司或跨国垄断巨头
对全球该产业或部门的控制加强,令国际分工超越
了产业和国家的边界,而转向企业内部、产品内部。②
在跨国公司看来,遍布于世界各地的各个分支
机构的国别归属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各个分支机
构在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中的确切位置。全球价值
链被分为三大环节:其一是技术环节,包括研究与开
发、创意设计、生产及加工技术的提高和技术培训等
分环节;其二是生产环节,包括后勤采购、母板生产、
系统生产、终端加工、测试、质量控制、包装和库存管
理等分环节;其三是营销环节,包括销售后勤、批发
及零售、广告及售后服务等分环节。当国际分工深化
为增值过程在各国间的分工后,传统所谓的产业结
构的国际梯度转移也因此演变为增值环节的梯度转
移。就增值能力而言,以上三个环节呈现出由高向低
再转向高的[IJ形状,因此由生产制造环节向研发和
营销环节的转移是增值能力和分工地位提升的显著
标志而生产环节中又可区分为上游生产(母板及中
间投人品生产)和下游生产(终端加工),越接近于上
游的生产因其与技术研究的相关性强,从而增值能
力越是强;越接近于下游的生产因其与技术研究的
相关性弱,从而决定了增值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在跨
国公司体系内的角色与地位的次要性及可替代性。(孙
这也正是众多东道国积极竞争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和
地区总部的动因之所在,
调整对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产生影响「自上世纪go
年代中国开放外商直接投资以来,跨国公司在华主
要以两种方式进行投资,其一是委托加工,包括:(I)
来料加工(由外国总公司免费提供材料,只委托加
工;(z)来样加工(从国外获得样版,在中国制造同样
的货品);(3)来件加工(国外零件到中国组装,可以
拆卸方式);(})补偿贸易(提供中方机器设备,以生
产的产品偿还)。其二是直接投资,设立独资企业、
合资企业或合作企业。相比于委托加工,直接投资
具有更为长远的战略意图。90年代中后期以来,扩
大在华直接投资规模和系列化产品制造是跨国公司
全球化运作的重要组成,从制造性投资到应用性研
发机构的设立、从分散设点到系统化布局,跨国公
司不断强化着中国在其全球经营战略中的地位,中
国也在有意无意间已被纳人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体
系之中。
这种纳人固然使中国在传统国际贸易之外,获
得了新的参与国际分工的途径,为中国进人服务于
全球市场的世界主流分工网提供了契机,但由十劳
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廉是跨国公司向中国投资的
基本动因,中国在跨国公司内部化国际分工系统中
被作为低增值环节生产基地的结果便是显而易见
的。由十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极易在国际间转移、极
易遭受外部需求约束和较低增值能力的影响,在中
国向世界供应的生产规模急剧增长的同时,中国劳
动力要素的价格并未获得同步增长。所谓中国通货
紧缩输出论恰恰从一个反面说明了中国劳动力实际
收人水平的相对下降。
如果说开放之初,中国在引进跨国公司时的首
要目标是后者带来的资金、后者带动的出口的话,那
么现阶段,我们的目标应该升级为后者所能带动的
三、在华跨闯}h}司
对中国国际介工地位的影响
在华跨国公司正通过其经营战略和组织战略的
技术进步和后者对中国产业结构的提升作用。相比
于资金投人和出口促进,跨国公司在转让技术和开
发技术方面的贡献难如我愿。表现之一是跨国公司
并不会因为我国内出让了市场而无偿出让专利技
术,甚至即使国内支付了高额的专利费或技术转让
费,获得的也并非是一流或前沿的技术;表现之二是
跨国公司在中国所进行的当地化研发仍是受控于其
全球化运作和全球化资源整合的战略需要,廉价延
揽中国国内高科技人才,从事应用性研究仍是普遍
的动机。
于是,从“七·五”到“十·五”规划的近20年中,
尽管跨国公司的投资明显促进了电子、电器、汽车、
通讯设备等这些新兴工业在中国的发展,但这些产
业又在相当程度上是采用较高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
式,即以主要部件的进口装配为典型特征,在技术上
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比如中国汽车工业
承担的大多是低附加值的初级零部件,如一般的铸
件和机械加工件,而高新技术零部件,如电喷系统、
ABS、安全气囊等机电一体化产品则需进口。中国计
算机产业并不具有自我开发的操作系统和中央处理
器,生产商完成的主要是进口部件的组装工作。另一
方面,跨国公司通过全行业并购,既控制了国内原有
产业集群和产业分工链条的形成,又将并购后的企
业固化于全球价值链的某个环节,令中国的产业升
级相当程度上受制于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和分工部
署,国内感光行业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便是明证。
叨、世界加工厂:中国当前所处的
闯际介工地位
车、化工、药品等制造领域对欧洲产生了极大的挑战
与压力;20世纪70年代,日本迅速崛起,在众多被
认为由西方坚不可摧的大企业所垄断的工业部门取
得了全球性的领导地位,如汽车、摩托车、手表、照相
机、光学仪器、钢铁、造船、履带式雪上汽车、自行车、
钢琴、拉链、收音机、电视机、音响设备、计算器和复
印机等等,尤其是日本的电子、家用电器和汽车产品
席卷全球市场,好不风光。
上述“世界工厂”的出现同时还伴随着一批主导
企业和品牌的诞生及发展,由于这些企业在世界制
造业领域的垄断性优势,被誉为“世界工厂”的特定
国家或区位因此具有主导世界范围众多制造领域的
创新产品、生产潮流和生产标准的领袖地位。例如,
在日本作为“世界工厂”的年代,汽车业的丰田、日产
和本田;家用电器业的松下、东芝、三菱和日立;钟表
业的精工舍、西铁城和东方表等等厂商和品牌在世
界市场上都是耳熟能详的。
对比而言,毫无疑问,当今中国的制造业离真正
意义上的世界工厂的目标仍非常遥远。尽管中国已
有10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成为世界第一,但中国
企业及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度和影响力微乎
其微。1985-2000年的15年间,中国吸收的外商直
接投资额从20亿美元增至410亿美元,同期,中国
出口额从260亿美元增长为2490亿美元。1991年,
中国所有产业的出口中外国子公司所占份额为
17%,制造业中占16% 2001年,所有产业出口的
50%和制造业出口的44%来自于外国子公司。@
客观估计中国在地区乃至全球分工中的参与度
及作用力需要跃出国际贸易这个单一的判断指标。
表1显示1985-2001)年间,中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发
近两年来,对中国现实分工地位的研究已经演
化为有关中国是否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讨论和争
辩。“世界工厂”的最初含义是指一个特定国家或区
位的生产结果是向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源源不断地
提供制造品卢世界工厂的形成不仅意味着这个国家
或地区制造业的庞大规模和生产的成熟发达,而且
显示了这个国家或地区与外部世界的贸易能力,表
现为占有世界工业品出口的相当份额。
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
的英国,把世界工业生产的1/3一1/2和世界贸易
的1/5一1/4掌握在自己手中。19世纪末,发展中
的美国也建立起大机器工业生产,美国在电气、汽
生了巨大的变化,高、中技术产品方面的竞争力提高
的速度尤其可观。1985年,初级产品和资源密集型制
成品的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量的49% , 2000年,这一比
例下降到l2%;非资源密集型制成品的出口比例则上
升到87%,其中,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例从1985年的
3%提高到22%,包括通讯设备、自动化数据处理设备
和计算机零部件在内的10种主要产品已在当今世界
贸易中占相当地位。
然而我们不得不注意:1989年,外国了公司出口
只占中国全部出口的9%,而2001年,这一比重已提
升一至48%;在高技术密集产业,外国子公司所占比重
从1996年的59%升至2000年的81%,其中外国子公
司在电子集成设备出口值中的比重增长了5倍,已达
91%,仅英特尔的出口额就达4亿美元。200()年,外资
企业在自动控制数据处理设备业的出口份额也高达
85%,领先的IBM出口额为巧亿美元,尾随其后的西
格特和爱普生也各自在10亿美元上下。200()年,以
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和西门子等为首的外国子
公司占据了中国移动通讯业出口的96%, 2001年,摩
托罗拉的出口额比2000年的11.2亿美元又有所提
高,达到17.3亿美元。而中国国内企业大多集中在低
技术部门,尤其是玩具、旅行箱包和纺织纤维等方面
于是,以表】所判断的中国分工地位便不再可靠。
可以说,正是逐利的跨国公司选择了中国在其分
工体系中承担起全球加工厂的角色,从而强化着中国
向世界制造业中心过渡的盲目自信。跨国公司的目标
表1 1985-2000年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
┌———————————┬——┬———┬———┬———┬———┐
│商品 │类别│1985 │1990 │1995 │2000 │
├———————————┼——┼———┼———┼———┼———┤
│I.市场份额 │ │1.6 │1.8 │4.8 │6.1 │
│ 1.初级产品 │ │2.4 │2.6 │2.5 │2.3 │
│ 2.资源型制造品 │ │1.1 │1.3 │2.1 │z.7 │
│ 3.非资源型制造品 │ │1.5 │3.4 │6.1 │7.8 │
│ 低技术 │ │4.5 │9.1 │15.5 │1 B.7 │
│ 中等技术 │ │0. 4│1.4 │2.6 │3.6 │
│ 高技术 │ │0. 4│1.4 │3.6 │6.0 │
│ 4.其他 │ │0.7 │0.7 │1.4 │1.8 │
├———————————┼——┼———┼———┼———┼———┤
│1l.出口结构 │ │100.0 │100.0 │100.0 │100.0 │
│ 1.初级产品 │ │35.0 │14.6 │7.0 │4.7 │
│ 2.资源型制造品 │ │13.6 │8.2 │7.4 │6.9 │
│ 3. '1t资源型制造品 │ │50.0 │76.2 │x4.6 │87.1 │
│ 低技术 │ │397 │5 3.6 │53.5 │47.6 │
│ 中等技术 │ │7.7 │I 5.4 │16.9 │17.3 │
│ 高技术 │ │2.6 │7.3 │14.2 │22.4 │
│ 4,其他 │ │1.4 │o.x │1.o │1.1 │
├———————————┼——┼———┼———┼———┼———┤
│III.十大主要出口产 │* │14.2 │30.2 │38.5 │41.5 │
│ 品 │巾 │2.5 │7.3 │8.4 │8.5 │
│894婴儿车、玩具、游戏 │本 │1.2 │4.6 │7.2 │5.5 │
│及运动用品 │* │0.4 │1.9 │3.S │4.9 │
│85l鞋 │* │3.6 │0.3 │1.6 │4.1 │
│764电讯设备 │* │0.1 │4.4 │4.1 │3.9 │
│752自动化数据处理设备 │* │3.8 │0.3 │1.8 │3.6 │
│845外套、针织制品 │* │1.8 │5.5 │4.8 │3.5 │
│759计算机零部件 │ │0.3 │3.6 │3.6 │2.8 │
│843外套、女装、纺织纤 │ │O.S │I .4 │2.3 │2.3 │
│维 │ │ │0.8 │1.3 │2.3 │
│831旅行用品(箱包) │ │ │ │ │ │
│893塑料制品 │ │ │ │ │ │
│821家具及配件 │ │ │ │ │ │
└———————————┴——┴———┴———┴———┴———┘
导向并非是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而恰恰是充分
挖掘和利用中国劳动要素密集的独特优势,将在中国
的投资点作为其下游生产性角色的固定化。200年
前,当国际分工仅发生在原材料开采及加工制造之间
(三次产业之间),“世界工厂”显然比“原材料生产地”
具有更强的增值能力,具有更高的分工地位。而在知
识密集环节与劳动密集环节的分工体系下,在主要来
自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正将更多的生产
性环节分包给世界各地的合同制造商,甚至完全退出
生产,让特别是集中于发展中国家的合同制造商从事
生产的今天,“世界加工厂”的位置显然是极为被动且
极具风险的,即便是“世界工厂”也并不是最大利益的
获得者。在充当制造基地的过程中,中国的企业及其
品牌并没有在世界市场上占据显要的位置,更别说是
领袖的位置,这是中国目前被冠之以“世界工厂”的美
名,而却截然不同于以往历史上数个“世界工厂”的最
大差异,也是最值得担优的。只有当中国本土的企业
有效吸收并转化直接投资的正向效应,积累起将国内
生产要素与外来生产要素融合的竞争能力时,才有望
使国家跨越自然资源秉赋所决定的静态分工位置,成
功实现国际分工地位的自主性提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