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开展人口普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明确规定。今年开展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是摸清我国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
我国已进行过六次人口普查,世界各国也都定期开展人口普查。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及时开展人口普查,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的最新情况,既是制定和完善未来收入、消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也为教育和医疗机构布局、儿童和老年人服务设施建设、工商业服务网点分布、城乡道路建设等提供决策依据。
二、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及时查清人口总量、结构和分布这一基本国情,摸清人力资源结构信息,才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等状况,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 是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
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了显著改变,出现重要转折性变化,人口总规模增长惯性减弱,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开展人口普查,了解人口增长、劳动力供给、流动人口变化情况,摸清老年人口规模,有助于准确分析判断未来我国人口形势,准确把握人口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特征和新趋势,深刻认识这些变化对人口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对于调整完善人口政策,推动人口结构优化,促进人口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人口普查对人力、财力等资源的调动不亚于一场战争。一个省的普查问卷就要用几卡车来装,据悉,中央财政为此投入近7亿元。在地方,以北京为例,市级财政投入2.9亿元,各区县政府投入3亿元,总计投入将近6亿元。既然这样,为什么要上门登记人口普查呢?每家不都有户口本,派出所电脑系统不都有吗?
█ 人口普查是“活”的,反映人口的变化
定期开展人口普查的目的就是查清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变化,为制定规划,统筹安排财力物力,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平帝元始2年有1223.3万户,5959.4万人,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地记载中国各州、郡的户数和人口。
█ 人口数会影响决策者制定方针政策
通过人口的年龄数据可以知道有多少孩子需要上学、有多少老人需要照顾;通过人口的就业数据可以知道哪一类人群就业有困难,政府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促进就业的政策。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来临时,人口普查信息也可以帮助确定需要救助的人员数量。
█ 目前户籍登记办法难以完成人口登记的作用
从1958年的《人口登记条例》算起,我国的户籍制度已经走过了52个年头。户籍制度本是户口的登记统计制度,但在我国,户籍制度广受关注,甚至饱受争议。如今,户籍制度已不仅仅是一种人口登记制度,户籍上附加的“含金量”变成了城乡之间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
█ 可能让你受益,也可能让你成被忽略的一份子
每个人的受教育程度、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基本信息将在各级政府制定政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最终会使每个参与普查的人受益。比如北京此次人口普查 ,就决定摸清全市300万栋房屋的家底,便于以后抗震加固,这无疑是市民受益的事情。
因为一个国家每天的出生人口数和去世人口数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必须要通过人口普查来了解现存的新生儿、青年人、老年人的人口总数,做人口普查的意义就是能够及时更新一个国家的现存人口总数,进一步改善我国的生育政策,一般也是几年才做一次。
国家需要对人口做一下统计,人口普查意义挺大的,一个国家肯定要了解人口的数量状况,看看人口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