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
就职时间:2014年2月3日,耶伦正式宣誓就职。
人物简介:珍妮特·耶伦(Janet L. Yellen),女,1946年8月3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布鲁克林,美国布朗大学经济学学士,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犹太裔经济学家及经济学教授,柏克莱加州大学哈斯商学院的名誉教授,第十八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由前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提名。曾两次荣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的杰出教学奖。曾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副主席(任期2010年10月4日-2013年10月4日)。现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成为了美联储百年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掌门人,也成为了从上世 纪八十年代以来保罗·沃尔克之后的首位民主党主席。
人物经历:
珍妮特·耶伦生于美国纽约州布鲁克林,在位于布鲁克林贝伊里奇的汉密尔顿堡高中毕业。
1967年,以优等生成绩获得布朗大学经济学士学位;
1971年获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1971至1976年曾任耶鲁大学助理教授;
1977年至1978年间担任美联储理事会经济学家;
1978至1980年间担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讲师;
1980–1982,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
1980年,珍妮特·耶伦于柏克莱加州大学哈斯商学院从事研究工作,并对全职及兼职工商管理硕士学生任教宏观经济学,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现为该学院的名誉教授。
1994年至1997年,任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委员(由前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提名);
1997年至1999,任职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同时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经济政策委员会主席。
2004年6月14日,开始成为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于2009年轮任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委员。
2010年4月28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珍妮特·耶伦接替唐纳德·科恩出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副主席。美国参议院银行,房屋及城市事务委员会于2010年7月以17票对6票,表决通过确认珍妮特·耶伦出任副主席。
2010年10月4日,珍妮特·耶伦宣誓就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副主席,任期4年,至2014年10月4日完结。同时,珍妮特·耶伦开始其14年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委员任期,至2024年1月31日完结。
2013年10月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美联储现任副主席珍妮特·耶伦接替伯南克出任下一任美联储主席。
2014年1月6日,参议院以56票对26票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对耶伦的提名。[1]
2014年2月3日,耶伦正式宣誓就职。
主要学术成就:
1997年获耶鲁大学威尔伯十字勋章;
1998年获布朗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2000年获巴德学院人文主义文学名誉博士学位;
1980年,耶伦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从事研究工作,现为该学院名誉教授,并曾两次荣获该学院的杰出教学奖;
耶伦是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她曾任美国西方经济学协会副会长、美国经济学会副主席,以及耶鲁大学董事会成员等职务。耶伦在宏观经济学方面有许多研究论著,主攻方向为失业率的原因、机制及影响。著有《失业与劳动力市场》、《货币与财政政策》、《国际贸易与投资政策》。
研究论著
The Fabulous Decade: Macroeconomic Less
ons from the 1990s (with Alan Blinder), The Century Foundation Press, New York, 2001. ISBN 0-87078-467-6[5]
《令人惊艳的十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宏观经济经验与教训》,巴曙松 白海峰等译,法律出版社2014年8月版。
人物家庭
耶伦的丈夫为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名誉教授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乔治至今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执教。其子罗伯特-阿克洛夫(Robert Akerlof)现于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进修应用经济学博士后课程。
人物评价
2015年10月,美国财经杂志《彭博市场》公布了第五届全球金融50大最具影响力人物,美联储主席耶伦位列首位。
政策立场
金融危机发生后,即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耶伦也认为美国高失业率将持续存在,这使得经济增速持续低于潜在增长率,经济面临的通缩风险大于通胀风险,耶伦驳斥了财政赤字必然导致高通胀的看法,为宽松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辩护。因此,即便美国2011年曾经面临通胀压力,耶伦等美联储鸽派人物还坚持主张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利率在创纪录的低位”。
珍妮特·耶伦演说
在汇率方面,耶伦影射批评了中国刚性的汇率政策,认为这是导致2007年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她对美元汇率的看法中性,认为美元汇率对经济的影响有两面性,要避免美元汇率波动过大。 耶伦明确指出,“选择和美元挂钩,中国势必受到美国货币政策的通胀效应影响。”
“鸽派”人物
“鸽派”是外界普遍会给耶伦贴上的“标签”。在美联储决策层内部,“鹰派”与“鸽派”之争由来已久。两派立场的核心分歧在于对抗通胀和确保就业两大主题上的态度,“鹰派”反对通胀,“鸽派”更担心就业市场疲弱、经济增长乏力。
艾伦·格林斯潘 (Alan Greenspan) 1926年3月6日生于纽约市。1948年获纽约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50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77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54年至1974年和1977年至1987年先后任纽约市工业咨询公司(汤森-格林斯潘公司)董事长兼总裁。1970年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顾问,1974年至1977年任主席。1977年后任国会预算局顾问、通用电缆公司、摩根公司、通用食品公司、莫森信托公司和飞马公司等公司的董事。1981年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1981年至1983年任全国社会保险改革委员会主席。1982年任总统国外情报顾问委员会成员。
1987年8月被里根总统任命为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1991年7月,布什总统任命格林斯潘继续担任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1996年2月,克林顿总统提名他连任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6月20日参议院以压倒多数批准了提名。格林斯潘同时还兼任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主席。2000年1月4日,克林顿总统再次任命他为美联储主席,同年6月20日,他第四次就任该职。2004年5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提名他继续担任美联储主席。同年6月17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布什的这项提名。6月19日,格林斯潘宣誓就职,开始其第五个任期。
1998年7月,格林斯潘被授予美国“和平缔造者”奖。2002年8月,英国女王授予格林斯潘“爵士”荣誉称号,以表彰他对“全球经济稳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2005年11月10日,格林斯潘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
格林斯潘爱用双关语,喜爱音乐和运动。曾梦想成为一名职业音乐人,在从纽约著名的朱利亚音乐学院退学之后,曾在纽约时报广场派拉蒙剧院下面的一家时髦的夜总会里演奏萨克斯管。
1952年与画家琼·米切尔结婚。后离婚。1997年4月,与比他年轻20岁的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电视台记者安德烈亚·米切尔 (Andrea Mitchell) 结婚。
多次访问中国。
现在正在选举,结果还没出来呀.格林斯潘还是有希望的!
本·伯南克(英文:Ben Shalom Bernanke,1953年12月13日-),美国经济学家,现任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1953年12月13日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的奥古斯塔,1975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79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05年6月,伯南克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2009年12月,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2009年年度人物,伯南克当选。2010年1月28日,获得美国国会参议院最终投票确认连任,任期4年,从2010年2月1日开始。
伯南克在南卡罗来纳州一个名叫狄龙的小村子长大,父亲是当地的药剂师。伯南克小时候就表现出了自己在智力方面的潜质,小学六年级时赢得南卡罗来纳州拼字比赛冠军,如果不是后来在“edelweiss”(高山火绒草)这个单词中多加了一个“i”,他差一点就赢得了全美单词拼写锦标赛的冠军。
1979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伯南克有神童的称号,大学入学考试SAT成绩1590分,离满分仅差10分,被哈佛大学录取。
伯南克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17年,曾担任经济学系主任。2002年被布什任命为美联储理事。2005年6月,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10月被任命为下任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接替格林斯潘。
伯南克是知名的宏观经济学家,主要研究兴趣是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史。他是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曾编著《宏观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原理》等教材。
2009年8月奥巴马提名其连任美联储主席。
2010年11月4日,《福布斯》杂志英文版推出了2010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本·伯南克排名第八。[1]
学习经历
伯南克1953年12月13日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的奥古斯塔,
1975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79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6年2月-现在 美联储主席
2002-2006年 美联储理事
1985-2002年 普林斯顿大学
本·伯南克 - 职业生涯
伯南克的大部分生活都与校园紧密联系在一起。完成学业后,他直接把身份转换成了教师从事学术工作。1979-1983年,伯南克博士担任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助理教授;1983-1985年,他担任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副教授。这期间,他发表了一篇影响深远的论文,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停滞的根源所在。他并不重视美联储允许货币供应下降而造成的损害,而是将关注重点转移至美金融系统失灵的问题上。
1985年,伯南克博士转到普林斯顿大学担任经济和政治事务教授;1996-2002年,他出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主任,为这所名校吸引了不少经济学人才。在普林斯顿大学任经济系主任期间,伯南克除在学术方面颇有建树外,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也显露了天赋。他从不认为自己比同事们更聪明或者职权更大,而是习惯于倾听不同的声音。他也从不参与政治纷争。在从事教学活动期间,伯南克博士还是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访问教授(1989-1990)纽约大学经济学访问教授(1993年)。
2002年8月5日,伯南克博士进入美联储,作为决策委员会的侯选成员,并于2003年11月14日被推选为美联储委员会正式委员。2005年6月,伯南克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但是其实,早在正式进入美联储之前,伯南克博士就已经担任过一些美联储的职务,他是费拉德尔菲亚联邦储备银行(1987-89)、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1989-90)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1990-91、1994-96)的访问学者,此外,他还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学术顾问小组的成员(1990-2002)
本·伯南克 - 美联储主席第一任
在进入美联储后,伯南克迅速展示了自己善于引导市场和决策层就某一焦点问题展开辩论的才能。2002年冬,美国经济界开始担忧通货膨胀的危险,他此时就出面暗示,美联储可能采用包括印发更多货币等非常规措施,来制止通货膨胀的出现。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金融市场的高度关注。汇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金评价说:“伯南克关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讲话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在向市场保证,美联储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来防止通货膨胀)。”
2005年初,世界金融市场再次将注意力投向伯南克的“世界正在遭受储蓄过剩煎熬”的经济新理论。他在这一理论中指出,美国的经常性账目逆差并不是美国人肆意挥霍消费的恶果,而是世界其他地区国家过分节俭的结果。伯南克的这一新理论已经成为了本年度经济界争论的一大焦点。
同时,伯南克在美联储中也以自己支持设立通货膨胀目标的坚定立场而出名,在这一点上,他少见地和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意见相左。
在美联储工作期间,伯南克以善于合作、为人坦诚而深受同事的赞赏。他习惯运用其学术背景和对最新数据的缜密分析来解决当下的经济问题,然后用非专业人士也能理解的语言让人们了解他的想法,把复杂的经济问题讲得通俗易懂、直截了当。一位同僚这样概括未来的主席:“他性格有点腼腆,平常衣着朴素,与布什在高层经济决策职位上偏好选择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士相比,他显得非常另类。”
连任
2010年1月2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获得美国国会参议院最终投票确认连任,任期4年,从2010年2月1日开始。
伯南克的第一届任期即将于2010年1月31日届满。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夏天提名伯南克连任。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伯南克连任问题受到争议。反对者认为他未能及时提示风险,避免危机的发生。支持者则认为伯南克在应对危机方面贡献巨大,有效稳定了金融市场,使美国经济免于陷入第二次“大萧条”。[2]
本·伯南克 - 政策主张
伯南克有一个绰号“印刷报纸的本”,这个绰号起源于他与格林斯潘在通货膨胀问题上的分歧,公众赐予伯南克这个雅号是基于他的一个观点:如果有需要,就可以通过大量印刷钞票的方法来增加流动性。
但是,伯南克认为这个雅号曲解了他的本意,他主张设定一个明确的通胀目标,即要在一定时期内使通胀率保持在某个特定水平。他认为,这样做既可以引导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也有助于美联储提高其价格稳定目标的可信度。
2002-2003年,在解决美国的通货紧缩问题上,伯南克就已经在业界获得极大的知名度,他当时极力鼓吹降息,结果导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降到1%(45年来的最低点)。
对于石油价格的上升,伯南克认为,石油和其它常规能源供应吃紧且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而全球经济的快速扩张带来需求的增长,在这种局面下,能源消费者可能在今后几年内感受到沉重的压力。虽然从长期来讲,能源价格的上涨有可能致使经济增长放缓,但我们认为,已然居高不下的油价不大可能进一步大幅上涨,因此油价对经济的长期影响应该在可控制范围内。
关于美国的“双赤字”问题,伯南克认为,美国外债膨胀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经常项目的实质性转变”,这种转变将这些国家从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借款者变成净放款者。穷国的钱对美国经常项目赤字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于“全球储蓄过剩”与房地产泡沫,伯南克指出,在经历低迷后的世界经济复苏后,企业投资欲望低迷,而大量的金融资产在国际上到处寻找投资目标,美国乃至多国股市的崩盘仍使不少资金持有者心有余悸,于是,住宅房地产便成为最受青睐的投资领域之一。资金进入美国后,首先抬升股价,从而既鼓励消费者也鼓励投资者。当股市资金充溢时,这些资金又转向债券市场,导致房价上升,消费更加活跃。
伯南克还有一个理论贡献,就是主张在宏观经济模型中加入更多的经济指标来决定货币政策的取向,以便实现更加有效的经济稳定。并且,他也撰写了大量的论文来说明他设计的一些方法。
本·伯南克 - 《时代》2009年年度人物
北京时间2009年12月16日,美国《时代》周刊宣布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当选2009年年度人物。伯南克被认为处理金融危机措施得当,成功避免通货紧缩。[3]
《时代》周刊给出伯南克当选的理由是,在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他以“富于创意的领导能力”,令情况没变得“更糟”。
周刊总编辑理查德·施滕格尔在杂志网站发表声明说:“衰退是年度故事。如果没有伯南克,情况本会更糟。”
资深记者迈克尔·格伦沃尔德说,伯南克“以创意领导帮助确保2009年成为虚弱复苏而非灾难性衰退之年”,“对金钱、职业、储蓄和国家未来具有无可比拟的支配力”,是“引领世界最重要经济体的最重要选手”。
本·伯南克 - 学术成就
在2002年之前,伯南克全部职业生涯都是在学术界度过的,学术成果丰硕,其中最有名的是他与合作者在一篇展望格林斯潘之后美联储政策的评论文章中,提出要给通货膨胀设定一个量化的控制目标,在一定时期内使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特定的水平,以便引导公众预期。
伯南克博士主要著作包括货币和宏观经济学,他出版过两本教材。他获得过Guggenheim和Sloan奖学金。他是美国计量经济学会和美国艺术与科学学会的会员。伯南克博士曾担任美国经济研究局货币经济计划主任,也曾担任美国经济研究局商业周期协调委员会成员。2001年7月,他被任命为《美国经济评论》编辑。此外,他还担任过一些民间和专业组织的工作,如出任纽约Montgomery小镇教育委员会的成员等。
本·伯南克 - 主要著作
《微观经济学原理》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摒弃了以往教材对数学推导的过度依赖,更多地通过范例给出直观的经济学概念和观点。作者引入了一些核心原理,然后通过大量的事例给予说明,应用为数不多的核心原理解释绝大部分经济现象。书中还配有与这些原理相关的问题和练习题,以供学生课后练习使用。正是通过对这些原理近乎不厌其烦的分析与应用,以确保大多数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时能够对它们有深刻的理解并能扎实地掌握,相比之下,传统的百科全书式教科书使学生陷于众多复杂繁锁的细节知识中,以至于学生在结束课程之后,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本书的另一特色是加强了对学生的经济学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鼓励读者用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解释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实际问题。作为微观经济学入门水平的教材,它体现微观经济学的现代特征,并拥有相关网站支持,适合大专院校经济管理各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作为普通读者了解微观经济学的读物。
《宏观经济学原理》
这本教材涵盖宏观经济所有内容,不仅对古典框架和凯恩斯主义框架的宏观经济经典理论分别有详细阐述,而且对宏观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议题和数据的讨论都有描述。这本书和其他宏观经济学教材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以现代、应用性的视角对经典的理论予以回顾,对整个宏观经济领域都有深入浅出的描述。灵活的章节设定可以让老师们根据课时需要而加以选择;每个章节后面对概念和框架的小总结,可以帮助学生们梳理思路。另外、课后练习可以让学生们分析些真实数据而增强对宏观经济的感觉,这些数据也是实际经济生活中政策制定者、经济学家、政府官员们用到的数据。
这本书非常经典、通俗易懂,是一本理解现代宏观经济的参考书。了解经济学的人就会选择这本书。
《通货膨胀目标制:国际经验》
本书由伯南克等人根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的经验提炼而成。它以案例研究的方式,对这些国家在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过程中面临的重大宏观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货币政策的决策和执行的经验做了系统的总结。通过这样一个分析视角, 我们对货币政策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以及如何运作, 就有了具体而微的理解。
本·伯南克 - 决策言论
2010年10月15日上午美联储主席在表示,因为通胀率仍然过低,同时失业率居高不下,美联储准备采取新的行动,以刺激疲软的经济,在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发表的讲话中,伯南克阐述了采取新一轮非常规经济刺激措施的理由。伯南克明确指出,通货膨胀低于美联储的目标运行,是采取更多的措施刺激经济的首要原因。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