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后面的小包其实在和服套中叫带,分男带和女带,材料多用材料选用博多织物、织锦、葛兰布式织物、盐濑厚织物、绸织物等。
常见的有丸带、间巾带、腹合带、袋带、单带、浴衣带、名古屋带、褂下带、中带、八尺带、六尺带等。
丸带,用宽60-80厘米,长380厘米的织锦、绸缎、纱、罗等织物对折填芯并缝合的筒状带。带子采用满地花,纹样典雅、华贵,一般用于新娘装、黑留袖和访问装。
间巾带,也叫老式丸带,带子宽度一般在57厘米左右,面料多为真丝织锦。
腹合带,也叫昼夜带,里布和表料用不同质地和色彩的布缝合,纹样加工一般为印花工艺。
袋带,一种双层筒状带子,一年四季通用。袋带与正式礼服配套使用,根据装饰花纹和材料的不同,还可以细分为:满地花袋带、六出花袋带、局部花袋带、纱袋带、盛装袋带等。
单带,无衬里和填芯的单层和服带。较多地采用条纹和写生风格的纹样,并与季节情调相协调,注重淡雅的色彩表现。
浴衣带,比单带更窄,宽度是21厘米,长度也比普通的要短。
名古屋带,大正末期产于名古屋,后因缝制和使用方便而得以迅速推广。名古屋带尾宽同普通和服带,首宽为尾宽的一半。
褂下带,系在两裆下面的带子,长380厘米,在德川时期,大奥和大名的宅第中常见有穿两裆系褂下带的妇女。
中带、八尺带、六尺带,是小孩子举行七五三祝贺仪式时,用于祝贺的不同长度带子的称谓。
带和带扬、带枕、带缔等附属品一起,缠在胸前、结在背上的东西。回顾带的历史,他曾经与绳索的功能没有多大区别。随着时代的发展,带的这种功能逐渐小时,成了纯粹的装饰品,与和服一起成为和服美不可缺少的部件。
带的长短大小,随时代发展有很大的变化。江户初期的带短而细,据文献《独语》记载:宽永年间有用“鲸尺二寸左右的纸来衬芯”,安庆版《女镜》中有二寸五分的记载。由此可见带的幅宽是从二寸左右,渐渐发展到现代的宽度的。一般认为现代带的宽度是从明治以后才定形的,长度为400厘米,宽度为30厘米。
将和服作为整体来看的话,带则在其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装饰部位。这是因为,从人体的装饰比例来看,人的胸和背是视觉的中心。几乎所有的时装设计师都是围绕胸和背来做文章的,把它视为时装设计的中心部位。日本已故的著名服装设计师君岛一郎曾在上海中国纺织大学演讲时,对自己的作品,作过“男性的肩背责任重大,而女性的肩背十分美丽”这样幽默而具有哲理的解析。从中可以看出,时装设计师是多么注重肩背着一部位的设计。和服的太鼓装饰部位就是一例。和服包括带是一个整体。带的实际也肯定要涉及到和服的形态、色彩、题材等,必须从总体上进行考虑。和服的装饰位置基本上位于下摆和肩的提放,而带的装饰位置是背上的太鼓及前胸和腹的部分,两者的组合形成了和服的总体。从立体造形看,系了带之后,人体的侧面外形起了变化,女性的人体体曲线更为为美丽。另外从日本女性的体形来看,下肢较短。系上太鼓之后,使女性的臀部抬高、身体的重心升高,从而拉长了下肢,取得了上下的平衡。
材料一般选用纺绸、绫、绉织物等,上面装饰扎染纹样、友禅染、小纹、刺绣图案或者是色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