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家人一起采购年货。年货是春节的必备之物,包括特色食品、过节衣服、饮料点心、喜庆材料(红灯笼、鞭炮、春联等)。采购年货的挑选闲逛过程中,既是与家人感情的交流,也是感受购物场所红色喜庆氛围的绝佳机会!
二、亲手贴春联和“福”字。贴春联是很有讲究的一件事情,首先要根据平仄音分清上下联(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即三声和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音,即一声和二声),然后准备胶带或者浆糊,让家里的小孩帮忙拿着,自己来贴上春联。这红红火火的春联自己亲手贴上喜庆感久久都散不去!
三、参与到年夜饭的准备中。年夜饭是春节时节一家人最欢乐的一顿饭了,做年夜饭时大家都忙里忙外得准备,你也不能一直玩手机哦,哪怕剥剥蒜、切切小葱、打打下手,也是与亲人的情感互动,并且光荣得成为年夜饭的贡献者之一。(如果能自己亲手包个丑得所有人的认识的饺子也是件蛮开心的事情!)
四、与家人一起除夕守夜看晚会。年夜饭快快乐乐的得差不多了,最惬意的莫过于全家人在电视机前放起小零食、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摆起龙门阵(聊天)。很多人说春晚越来越不好看了,但在我看来,节目只要喜庆就好,关键是和谁看,关键是电视机前十几年不变的亲情氛围!
五、亲手再放一次放鞭炮。很多年轻人一整年都在工作、学习,渐渐丢失了童年那种天真无邪的乐趣感。自己亲手放鞭炮,小心的点燃捻子,快速的捂住耳朵跑远,看着鞭炮的红碎屑子和火光蹦起缭绕,感觉瞬间穿越到儿时的春节时代,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注意遵守所在地区的燃放鞭炮规定和防火事宜)
六、发红包:过年了,给孩子们发点红包,孩子们高高兴兴的,过年的味道就出来了。
七、逛庙会,看传统喜庆节目。各地庙会都有各地相应的传统杂耍技艺以及可口小吃,而且可以感受人头攒动的热闹和此起彼伏的小贩吆喝声,感觉喜庆满满,另外还可以关注本地扭秧歌、踩高跷、舞狮子等节目的时间,拉着亲戚朋友一起看。
我们岁数越来越大,爱唠叨,过年时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一是少说,二是少吃少喝。过年时孩子们都回来,一定会带来很多好东西。有的东西我们喜欢,有的东西我们不喜欢。我们还是老观念,少花些钱,简单过个年。此时,我们不该说什么了,一是东西买回来了,说也没用,二是孩子们都四十多岁了,经济条件也可以,买东西是为了孝敬我们。我们不能驳了孩子们的情面,伤了他们的心,影响过年的欢乐气氛。少说或不说,是最好的选择。又省心,又省力,又省钱。有问题,过完年叫老伴去和孩子们沟通。我就坐享其成当老好人了。我们和孩子们多多少少存在点代沟。过年时,我们除了不说或者少说,我们还要少吃少喝,因为我们都老了,肠胃功能委缩退化了,吃多了消化不了。我现在对美食只是看看尝尝,绝不多吃,喝点小米粥,吃点豆包、馒头、煎饼、各种小咸菜就行。歇料、洒基本不喝。喝的主要是茶。喝茶我感觉很舒坦。饭后一定要出去溜溜弯,活动活动,千万别总坐家看电视玩麻将,防止下肢形成血栓……
以上是我多年来形成的习惯和做法,觉得很有益处,今天写出来,供大家参考。不一定对,多谅解
如果想念家人,就回家跟父母一起过年;如果想一个人过年,选择旅游过年也挺好。关键看自己想要什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