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分为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计算机网络安全为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即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物理安全为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免于破坏、丢失等。逻辑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计算机网络安全不仅包括组网的硬件、管理控制网络的软件,也包括共享的资源,快捷的网络服务,所以定义网络安全应考虑涵盖计算机网络所涉及的全部内容。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不因偶然或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泄露,使网络系统连续可靠性地正常运行,网络服务正常有序。
扩展资料: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要求:
1、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腐蚀度、虫害、振动和冲击、电气干扰等方面,都要有具体的要求和严格的标准。
2、选择计算机房场地,要注意其外部环境安全性、地质可靠性、场地抗电磁干扰性,避开强振动源和强噪声源,并避免设在建筑物高层和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还要注意出入口的管理。
3、提高网络反病毒技术能力。通过安装病毒防火墙,进行实时过滤。对网络服务器中的文件进行频繁扫描和监测,在工作站上采用防病毒卡,加强网络目录和文件访问权限的设置。在网络中,限制只能由服务器才允许执行的文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算机网络安全
■什么叫计算机安全?
国际标准化委员会的定义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和采取的技术的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显露。”
美国国防部国家计算机安全中心的定义是“要讨论计算机安全首先必须讨论对安全需求的陈述,......。一般说来,安全的系统会利用一些专门的安全特性来控制对信息的访问,只有经过适当授权的人,或者以这些人的名义进行的进程可以读、写、创建和删除这些信息。”
我国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司的定义是“计算机安全是指计算机资产安全,即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
■ 网络安全分类(三类)及基本功能
根据国家计算机安全规范,可把计算机的安全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实体安全,包括机房、线路,主机等;二是网络与信息安全,包括网络的畅通、准确及其网上的信息安全;三是应用安全,包括程序开发运行、输入输出、数据库等的安全。下面重点探讨第二类网络与信息的安全问题。
网络信息安全需求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
1.基本安全类
包括访问控制、授权、认证、加密和内容安全等。
访问控制是提供企业内部与外界及内部不同信息源之间隔离的基本机制,也是企业的基本要求。但是提供隔离不是最终目的,企业利用Internet技术的最终目的应当是在安全的前题下提供方便的信息访问,这就是授权需求。同时,用户也希望对授权的人的身份进行有效的识别,这就是认证的需求。为了保证信息在存储和传输中不被纂改、窃听等需要加密功能,同时,为了实施对进出企业网的流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就需要引入内容安全要求。
2.管理与记帐类
包括安全策略管理、企业范围内的集中管理、记帐、实时监控,报警等功能。
3.网络互联设备安全类
包括路由器安全管理、远程访问服务器安全管理、通信服务器安全管理、交换机安全管理等。
4.连接控制类
主要为发布企业消息的服务器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包括负载均衡、高可靠性以及流量管理等。
国际标准化委员会的定义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和采取的技术的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显露。”
美国国防部国家计算机安全中心的定义是“要讨论计算机安全首先必须讨论对安全需求的陈述,......。一般说来,安全的系统会利用一些专门的安全特性来控制对信息的访问,只有经过适当授权的人,或者以这些人的名义进行的进程可以读、写、创建和删除这些信息。”
我国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司的定义是“计算机安全是指计算机资产安全,即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
计算机安全可分成三类,即保密、完整和即需。
保密是指防止未授权的数据暴露并确保数据源的可靠性;完整是防止未经授权的数据修改;即需是防止延迟或拒绝服务。
安全措施是指识别、降低或消除安全威胁的物理或逻辑步骤的总称。根据资产的重要性不同,相应的安全措施也有多种。如果保护资产免受安全威胁的成本超过所保护资产的价值,我们就认为对这种资产的安全风险很低或不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