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养生理论怎么发展的?

2024-11-24 05:18:0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当今中华养生学说与方法备受公众的推崇及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说明中华养生学说与方法具有深厚的科学理论基础,这个理论基础源远流长,经历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理论概括与积累,并得到养生实践的检验。

(1)先秦时期的养生理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历史时期,称为先秦时期。

先秦诸子在探讨自然规律及其生命奥秘的过程中,提出有关养生理论观点。这里仅就周易、道家、儒家、杂家等有代表性的学术思想作一简介:①周易养生理论

《周易》亦称《易经》,又简称《易》,“易”有变易、简易、不易三义。《周易》是阐述宇宙天地万物自然变化的理论。宇宙万物时刻在运动着、变化着,天体的运转,地壳的变迁,四时寒暑、昼夜晨昏的更替,无一例外,人也是如此。《易经》将这种变化称之为“变易”,这种变化无论在宇宙,还是人体生命活动,都有一定的规律,变化不息,循环不止。

《易经》着眼于宇宙天地,立足于人类自身,以求得在认识宇宙运动变化规律中探讨生命的奥秘,从而得知生与死的缘由和规律。《周易》在探讨宇宙、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机理之后,又提出人生的知变、应变、适变的原则,并以此作为人类生活、行为和养生、防病的规范。

②杂家养生理论

先秦杂家学派出现稍晚,约在战国时期,以《吕氏春秋》为代表,全书160篇,涉及养生的约50多篇,内容丰富。主要的养生观点有:“毕数之务,在乎去害”、“趋利避害,顺应自然”等。

③《管子》养生理论

《管子》的作者承袭了老子关于“道”是宇宙本原的思想,但他还明确提出了“道”即精气的观点。管子认为,“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主张存精以养生及虚其欲以存精。《管子》除了在起居有时、节制饮食、适应四时等方面提出看法外,特别强调精神乐观,认为“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保持乐观情绪,对于健康生活是十分必要的。

④道家养生理论的诞生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

《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源于自然的规律,即道法自然才能够长寿。这是道家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道家倡导的“清静无为”、“返朴归真”、“贵柔”等主张,对养生学也有很大影响。

“形神兼养”,老子主张去物欲以养形,致虚静以养神。庄子认为:“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在养形方面,则主张以形达郁。

⑤儒家养生理论的诞生

儒家学派创始于春秋末期,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养生观,首先强调精神调摄。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人生存在着欲望是正常的,但能在社会许可的条件下实现欲望,不可过分,应遵循“礼”的原则。

同时,儒家养生思想强调重视身体护养和注意饮食卫生。

(2)秦汉隋唐时期的养生理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从秦汉到隋唐,养生术得到长足的发展。秦始皇、汉武帝等梦求长生不老之术,促进了人们对养生术的探索,涌现出华佗、嵇康、葛洪、孙思邈等养生学家,也出现了食丹、服石等荒诞怪异的养生术。

①节养术和服饵术的提出

节养术和服饵术由汉唐时期著名的养生学家孙思邈所提出。孙氏撰写的医学名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有不少养生的内容。其中的重要养生方法就是节养术。他认为,人的精气就像一盏油灯中的油,而生命活动就像灯火光辉。每个人拥有的“油”的量都差不多,如果不注意节养,就好像油灯用大灯芯,油很快就会耗尽,寿命即短;若能注意节养,就像用小灯芯,油尽灯熄则慢,寿命自然延长。

节养的要领主要在于:避免精气的过度损伤。具体来说,就是要注意节制房事,思想清静,心无妄想,耳无妄听,要“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好、少恶行”,对名利之事和非名利之事都毫不在意,将精气的损耗减少到最低限度

“服饵”是通过长期内服药物,以减断谷食、益寿延年的方法,也见于孙思邈《千金要方》。

服饵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去三虫,二是避谷,三是服食。三虫指长虫、赤虫、蛲虫,是人体的大害。若不去除,服补药必不得药力,必须用“去三虫方”杀除。所谓“避谷”就是断绝五谷,此法来源于道家。“三虫邪怪”靠五谷而生的说法,认为通过避谷,可以去除三虫,达到长生不死。孙氏曾用茯苓、松柏子等,希图代替谷食,但没有成功。服食就是长期用药物。《千金要方》记载有“服食方”三十二首,如茯苓酥、杏仁酥等,皆具有一定延年益寿作用。

②养老术的遵守

养老术为孙思邈所倡导。孙氏认为人到老年后,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在生理上,阳气日渐衰减,身体逐渐虚弱;心力减退,忘前失后,饮食无味;皮肤失去光泽,头发变白枯槁,四肢沉重,懒于动作。随着衰老的到来,疾病日增。在心理上则容易产生“万事零落,心无聊赖”的衰老感和失落感,以及性格上的变异,影响躯体健康。因此,老年更应注意养生。

孙氏主张,老年应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自身的摄养。首先,在思想上要“反俗”、超脱,别人高声说话而我声音不高,别人发脾气而我不恼怒,心无妄想,耳无淡闻易消化,切忌繁杂;要坚持做轻体力劳动和适度运动,如散步、导引吐纳等。所居之处宜雅净素洁,衣服、身体要勤洗,务使洁净。这样,自可神安而长寿。

③食丹、服石术的兴起

食丹术始于秦代。秦始皇拼命追求长生之术、不老之药,也由于冶金技术的发达,出现了一批专讲长生之术,炼长生不老之药的人,称为“方士”。他们搜集一些荒诞的神仙之说和奇方异术,用汞、铅、丹砂、硫黄等炼制“仙丹”。晋代食丹以求长寿之风盛行;唐代则愈演愈烈,唐太宗等就曾服过“仙丹”。

与食丹同时盛行的还有服石。所谓服石,就是用由矿物类药物组成的方药,如由钟乳石、紫石英、白石英、硫黄、赤石脂等组成的“五石散”。据说服后可使人“心情开朗,精力转强”,颇能满足沉溺于声色的统治者和士大夫的需要。

服食“仙丹”或“五石散”后,可起到一时的兴奋作用,如全身发热躁动,性欲增强。但对人体有害。如有名李抱真者,服“仙丹”后,性情暴躁,体质衰弱,最后被宦官陈弘志等害死。唐穆宗、唐敬宗等几个皇帝及杜伏等大臣都深受其害。

由于食丹服石术危害健康,遭到有识之士反对,孙思邈就大声疾呼:“宁食野葛,不食五石。”

(3)宋元时期的养生理论

宋元历时400余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中期。这一时期,先后产生了陈直、邹铉、邱处机、朱震亨等养生学家,并有《养老奉亲书》、《摄生消息论》、《保生要录》、《泰定养生主论》等专著问世。这些著作既丰富了前人的养生理论,还发展了古代的养生方法。

①饮食养生术的进一步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认识到食物养生的重要性。孔子认为食物要精细,烹调要得当,进餐要定时,不要吃变色、变味、腐败的食品。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第二十六卷中专门讨论饮食养生,是现存最早的食养专篇。其中记载果实类30种、蔬菜类63种、谷米类24种、鸟兽类45种,大多数是有补养作用的日常食品。孙氏认为,如果不了解饮食宜忌,就不足以保全性命。他指出,食物既能保养生命,还能治疗疾病,并提出了少食多餐、食宜清淡、知饥即食等原则。

宋代对医学特别重视,饮食养生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贡献最大者当推陈直。陈直又名陈真。宋代元年任泰州化县(今江苏兴化)县令。他在《养老奉亲书》中系统总结了唐代以来食物养生的成就,阐述了饮食调养的作用和具体方法。

陈氏认为,饮食在保证人体健康、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果饥饱失宜、调停无度,便会生病。他指出,饮食应少量多餐,使脾胃易于消化;食物宜温热熟软,而忌粘硬生冷,以防伤脾胃。

陈氏极力主张喝牛乳。他认为,牛乳性味平和,能补血脉,益心气,长肌肉,使人体健康强壮,面目光润,老而不衰,并对生乳的适应范围和食用方法作了详细说明。

有了疾病,他主张先用食疗的方法,认为食疗治病,优于药物疗法。因为食物既可排邪,又可安定脏腑,而药物则总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食疗不愈,再考虑用药物治疗。②药物养生方法走上正轨

服食药物延年益寿,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医书,其中记载用动物的睾丸、阴茎及植物中的松果、柏子仁等祛老复壮。西晋张华的《博物志》认为黄精有缓老延年的作用。在东汉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轻身”、“延年”,药物已达165种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食丹服石之风盛行,药物养生术走向歧途,不少人成为丹石药物的牺牲品。唐代以后,这种流弊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开始崇尚用动、植物养生。宋代,对金石药物的毒副作用认识更加深刻,药物养生走上正轨。宋代注重对方药的收集和研究,由朝廷组织整理的《太平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等医学著作中,都收集大量延年益寿的方剂。其时的许多养生方剂,如还少丸、不老丸等,都是抗衰延寿的名方。

唐宋以后的养生方剂,大抵可分为补肾、补脾、补阴、补阳几大类,选药以地黄、枸杞、人参、黄芪、山药、黄精、麦冬等甘平滋补者为多。宋元时期还推崇使用称为血肉有情之品的动物药,如鹿、龟等。这对明清时期的药养术影响很大。如《景岳全书》的抗老名方“全鹿丸”,方中即有角胶、鹿茸、鹿肾、鲜鹿肉、鹿尾等,配合人参、熟地、菟丝子益气养血、滋阴补阳药物,达到益人体阴阳气血、益寿延年的作用。

③倒仓术的推介

倒仓术见元代朱震亨的《丹溪心法》。震亨又名溪,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朱氏自幼好学,日记千言,年轻时潜心孔孟之道及程朱理学。30岁后专攻医,撰写了《丹溪心法》、《格致余论》等医学著作,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他一生操劳而精气充沛,又享高寿,可见其养生有道。

仓,是指人的肠胃;倒仓,就是倒去肠胃中的糟粕。朱氏认为,人遇到适口食物,常有进食过量的时候。这些过量的食物会和体内的停痰淤血纠缠在一起,日积月累,郁积成聚,伤身损寿,所以要用“倒仓术”将其去除。倒仓术的具体方法是:取雄性黄牛肉5至10公斤,用长流水煮烂,以布滤去渣滓,将所得的汁液再倒入锅内,用小火熬成琥珀色。熬成后,首先喝一小杯,过一会又喝,断断续续直到喝几十杯。喝了后会出现呕吐,以适量多吐为有效。吐后安静睡一二日,如果感到饥饿就喝点稀粥。三天后则可喝点淡菜汤之类,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朱氏认为此法有推陈出新、扶虚补损的作用;人到中年以后用此术一二次对祛病延寿大有帮助。

(4)明清时期的养生理论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在这历时5个多世纪的历史阶段,我国的养生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涌现了张介宾、高濂、曹庭栋等著名养生学家,并出版了《寿世青编》、《养生四要》、《修龄要旨》、《遵生八笺》、《寿养丛书》、《老老恒言》等养生专著,老年养生理论等进一步完备。同时提出了养形术和中兴术等养生方法。

①老年养生方法的完备

养老之法始于唐代孙思邈,宋代陈直根据前人的成果和自己多年的研究体会,撰成《养老奉亲书》,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老年养生专著。该书对老年人的起居养护、饮食调治、用药宜忌等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元代邹铉将《养老奉亲书》多次刊行,并流行到日本、朝鲜等国,《四库全书提要》对其评价极高。

明清时期,老年养生理论进一步完备,其中最有影响的著作是高濂的《遵生八笺》和曹廷栋的《老老恒言》。《遵生八笺》对老人的四时顺养、饮食调治、起居调理、药物补养等都作了有相当深度的讨论。

《老老恒言》的作者曹廷栋是清代著名的养生学家,他遵循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格言,博览众书,提出对老年人衣食住行的简便易行的养生方法,对老年人的安寝、盥洗、散步、昼卧、夜坐、衣、帽、带、鞋、床、帐、枕、席、被褥、便器等逐一分析宜忌,指导取舍。论述虽无惊人之处,然大都周详切用。如“安寝”中,分段介绍如何就寝、睡时采取何种姿势、手足如何放置、就寝时间,如何护头、护肚、护肩颈等,皆论有法。这些方法既简便易施,又行之有效。

明清时期有关养老术的著作还有:明代的《寿世保元》、《红炉点雪》,清代的《长生秘诀》、《养真集》等。这些著作都以不同的角度讨论了老年人的养生和长寿问题。

②养形术和中兴术的倡导

明末著名医学家张介宾,极力倡导养形术与中兴术。张氏出身名门,博览群书,学富五车,于天文、地理、史学、兵法均有知晓,中年后潜心医学,对养生方法颇有研究。

明代以前的养生学家多注重精神对健康长寿的作用,而张氏在《景岳全书?治形论》中则系统阐述了形体与精神、形体与生命的辩证关系,认为形体依赖精神生命的物质又依靠精血滋养而维持不衰,而养形主要在于保养精血。具体而言,一方面要节制色欲,以防止精血的损伤;另一方面要经常服食温补精血的药物。张氏所创的“全鹿丸”就是温补精血的名方。

在《景岳全书》中,张氏提出了“中兴”的养生方法。所谓中兴,就是加强中年时期的养生。张氏认为,人的衰老在中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只是一时尚未显露,并且中年时期是人体由盛到衰、元气逐渐衰弱的转折时期。若能在此期间加强摄养、“再振根基”,就会给老年期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如果中年时期不注意养生,则会加速衰老的到来。中年养生的关键在于恢复元气。通过保养精神、运动形体、填补精血等方法,使趋于衰弱的元气得以恢复,自可强身延寿。总之,我国的养生理论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在探索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道路上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留下了许多宝贵遗产。对这些遗产,我们要努力去整理、挖掘和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为增强中华民族的体质、延长人类寿命发挥更大的作用。二、道教、儒教、佛教的养生方式

中华养生学除了与医学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之外,还深受宗教、哲学、伦理道德及民风习尚的影响。在中华传统养生文化中,道教文化、儒教文化、佛教文化占据重要地位。它们不仅为中华养生文化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为中华养生实践提供了独具特色的养生方式,至今仍被人们所喜爱。

回答2:

中华养生主要是指以中医养生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科技和健康理念,提供各种养生服务。这些服务包括中医诊断、中药调理,针灸、推拿、拔罐等传统疗法,以及膳食调理、运动保健、心理疏导等多方面的保健方法和建议。中华养生致力于帮助人们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回答3:

的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