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汉斯啤酒厂企业分析报告
地址:西安市东元路116号
经营项目:酒类生产
资金力量:年收入5000万——1亿
宏观环境因素:80年代前期,中国人一年的人均啤酒消费量仅为0.5公升,全年消费总量不到一百万吨,时至今日中国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啤酒市场。尽管如此,中国啤酒的人均消费量与其它啤酒大国还相差甚远。中国每人每年平均消费21.5公升的啤酒,而日本和美国的这一数字分别为50公升和84公升。
(1)经济持续高度增长:
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后期是啤酒行业发展最为迅猛的黄金时期,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在15%以上,这段时间恰恰是中国经济的高速腾飞阶段。据官方预测,中国的“经济奇迹”余热未消,未来10年国内GDP年增长率不会低于7%。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啤酒纯消费量与人均GDP 呈正相关关系。伴随着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中国啤酒的市场容量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
(2)中高端市场走势良好:
几乎所有的大型啤酒厂家都把进军高端啤酒市场作为利润的重要增长点。以汉斯啤酒为例,2004年凭借占总产量20%的高端啤酒实现了50%的利润,高端啤酒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青岛、蓝马、珠江、宝鸡等企业也陆续推出了自己的主打高端啤酒产品,并将通过各种形式向餐饮、娱乐等中高档市场进军。国外巨头也纷纷发力,布下了各自的棋子。
目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形态中,年收入在四万元以上的社会中间阶层占到20%,并以年1% 的速度递增。就啤酒而言,口味普通、价格适中的产品已无法满足中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偏好。消费者对啤酒饮用体验的要求愈来愈挑剔,整个价格区间必将随之水涨船高,国外市场上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市场信息也清晰地显示出了价格升级的迹象:截至2004年底,高档和次高档细分市场的份额占到15%以上,且增速显著高于普通啤酒。
(3)低端市场潜力无限: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13亿人口中,农村人口占72%,而农村人口年人均啤酒消费量尚不足8公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受益者将是农村人口,随着工业化的进步,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将显著提高。据分析,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日常消费品的占有量上的差距消除后,中国啤酒市场的总体消费量将增加2000万吨。事实上,近几年来啤酒的消费增长正逐渐向农村深入和过渡,消费人口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同时,农村啤酒消费总体上还处于较低层次的功用性消费阶段,即消费行为一般只在喜庆宴饮或待客时发生。从行为学角度分析,虽然市场仍需要进一步开发,但发展潜力绝对不容忽视。
行业竞争特点:
(1)行业集中度不高:
在世界主要啤酒生产国中,中国是除德国外啤酒业行业集中度最低的国家。中国经济的市场化与国际化进程仍在进一步加快,啤酒业正在经历大浪淘沙的洗礼,中国啤酒行业未来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是大势所趋。但从目前来看,中国啤酒行业尚处于多层次品牌共存阶段。
(2)地域效应明显:
啤酒的保质期相对较短,这就决定了啤酒行业是一个地域性较强的企业。对绝大多数啤酒厂商来说,营业收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地市场的占有率。如燕京啤酒,目前中国市场占有率在10.5%左右,但在华北市场的份额达到45%,北京市场更是高达92%。
(3)规模决定效益:
啤酒行业属于传统行业,进入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但却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表明,在这个行业里,只有领导者才能够生存下来。为此,不仅国内外巨头四处跑马圈地,众多原先雄踞一方的二线啤酒“诸侯”也开始了中国范围的扩张性市场掠夺。
竞争激烈程度:各踞一方、较少正面冲突
竞争对手:燕京啤酒、青岛啤酒、
竞争对手实力:
(1)青岛啤酒
2004年公司共实现啤酒销售量371万吨,同比增长13.8%;实现销售收入86.2亿元;实现净利润2.8亿元;啤酒产销量中国市场占有率达到12.75%。作为国内最大的啤酒生产商和销售商,公司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内部的系统整合、管理流程的优化和协同效应的增强。在生产规模方面,青啤在2004年也进一步完善了国内市场生产布局。2004年6月公司出资6500万元获得甘肃农垦啤酒55%股权,为进一步扩大公司在西部地区的市场优势奠定了基础;8月青啤长沙公司10万吨啤酒项目一期5万吨投产,有助于公司在华南地区培育青岛啤酒主品牌、扩大市场份额。
(2)燕京啤酒
燕京目前在中国共有16家企业,在中国市场占有率10.5%,华北市场居优势地位,市场份额高达50%。2004年,燕京共生产销售啤酒264万吨,同比增长32%;实现销售收入46.7亿元,实现净利润2.7亿元,利润水平继续保持同行业领先水平。“燕京”牌商标品牌价值达到101.79亿元。燕京已经逐渐完成了从北京品牌到中国性名牌的蜕变。2005年,公司还投资6.8亿元进行五个大型项目的部署,在湖北仙桃、江西抚州、广西玉林、内蒙古包头、广东佛山等地全面开花,进一步完善中国的总体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