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卖疾病的操作方式
根据澳大利亚药物学家的描述,贩卖疾病的操作方式分为5种:
把生命正常过程当做医疗问题
以脱发问题为例:就在美国默克公司发现第一种有效生发剂的同时,艾德曼这家全球公关公司也展开一场宣传活动。艾德曼提供给记者一堆研究资料,随即处处可以听到、看到、读到:“1/3的男性必须和脱发问题作斗争。研究证实,脱发会引起恐慌和情绪问题,头发稀疏的外貌可能在面试工作时降低录用机会。”但是大家有所不知,其实那项研究就是默克公司赞助的,当着记者的面讲出上述话语的医学专家,则是艾德曼花钱雇来的。
把个人问题和社交问题当做医疗问题
最成功的把健康的变成病人的当属我神经医学领域。汉堡精神科医生杜纳就得意地表示:“认定几乎所有人都不健康的理论,全部无懈可击。”具体例子就是前面提过的社交恐惧症。从前的害羞现在已经被罗氏药厂讲成是社交恐惧症,患者需服抗郁剂治疗。接受委托的广告商宣告上百万德国人患有社交恐惧症。不仅如此,他们还赞助专业会议和自救团体。一份营销专业期刊认为整个营销活动是“正面案例”:“它示范了如何针对某一疾病制造舆论。”
在本书第五章我们将看到,把任何人说成精神有病是多么简单的事。巴塞尔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科医生方岑说:“事实上,部分精神科医生的诊断已经过分到最后每个人都有毛病。”只要把正式认定的疾病数字拿出来一看,就能发现他所说的这种趋势:在美国,精神疾病的种类在第二次大战之后,已从26种增加到395种。
把致病风险当成疾病
案例:骨质疏松症。在药厂赞助的会议上,老年人骨头退化被解释成一种疾病。其他例子将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一一列举,以说明民众是怎么被设计,怎么被各种研究结果团团包围。又如血压和胆固醇,由于正常值被刻意降低,造成两种疾病的患者增加。未来几年,操纵致病风险因素的情况将变本加厉——这个结果,是即将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解密带来的。第十章将说明,为什么每个人身上都可以诊断出“有缺陷”的基因,又如何因此在最佳健康状态下被打上“还没生病”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