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化政策的重大成就 汉化政策的重大成就是:孝文帝把迁到洛阳来的所有的鲜卑人,从本质上和形式上,都改造成了汉人,从而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继“五胡”汉化之后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成就的取得,是由于汉化政策,符合当时文明程度较低的少数民族,向文明程度较高的汉族自然同化的规律。
形式上的改革,如“革衣服之制”;“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是必要的。如果仍以鲜卑人形象出现于河南洛阳,汉化就要大打折扣。但更重要的是本质上的改革,这包括“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和“定性族”两项。前者是把鲜卑人最终改造为汉人,后者是区别阶级。
关于“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前人谈得过少。殊不知汉语在“五胡”中已经通行,如果不学汉语,势难与汉族融合。这项政策推行最困难,但却取得了最大的成绩,不仅使鲜卑人成了一个身穿汉族衣冠,而又能口说汉语的汉人,而且发展了汉族和鲜卑族的文化事业。这里着重阐述。
一、声韵学的研究展开了。《洛阳伽蓝记》卷五城北凝园寺条记有:“洛阳城东北有上高景,殷之顽民所居也,高祖(孝文)名闻义里。……唯冠军将军郭文远游憩其中,堂宇园林,匹于邦君。时陇西李元谦乐双声,常经文远宅前过,见其门阀华美,乃曰:‘是谁第宅过佳?’婢春风曰:‘郭冠军家。’元谦曰:‘凡婢双声。’春风曰:‘伫奴慢骂。’元谦服婢之能,于是京邑翕然传之。”这则记载说明了洛阳连一个将军的丫环也懂得双声。这正是“断诸北语,一从正音”的结果。语言不是一下子可以学会的,需要研究。而这种研究甚至影响到了婢女当中,可见其深度、广度达到何种程度。
北朝末年,在鲜卑陆氏(步六孤氏)中,产生了我国一个著名的声韵学家陆法言。陆法言是《切韵》的作者,今之《广韵》原于《切韵》。《广韵》有陆法言的序文,序中说他“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以前所记者,定之为《切韵》五卷,剖析毫厘,分别黍累。”如果没有孝文帝的“断诸北语,一从正音”,鲜卑族中何能产生陆法言?而陆法言对音韵的精深研究,又可表明孝文帝的“断诸北语,一从正音”的政策成果之大。
二、鲜卑语的民歌翻译过来了。北朝乐府民歌原多是少数民族鲜卑语歌辞。《乐府诗集》卷二十五《企喻歌辞》说:“《古今乐录》曰:……企喻本北歌。《唐书·乐志》曰:北狄乐其可知者鲜卑、吐谷浑、部落稽三国,皆马上乐也。后魏乐府始有北歌,……此歌是燕、魏之际鲜卑歌也。”又如《敕勒歌》,《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引《乐府广题》说:“其歌本鲜卑语,易为齐言,故其句长短不齐。”如果联系孝文帝“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来看,便可知收集在《乐府诗集》中的一大部分北朝汉语民歌,是在孝文帝断诸北语以后译成的歌辞。
三、帝族和代迁户的汉文化水平大大提高了。《魏书·高祖纪下》说孝文帝“才藻富瞻,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北史·彭城王勰传》记元勰与孝文帝一起去代都,经过上党铜鞮山,路旁有十几颗大松树,孝文帝“遂住而赋诗”,叫元勰也作一首。孝文帝说:“吾作诗虽不七步,亦不言远,汝可作之,比至吾间,令就也。”元勰去孝文帝十步,“遂且行且作,未至帝所而就”。诗云:“问松林,松林经几冬?山川何如者,风云与古同。”真是又快又好。如果不是“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便不会有拓跋氏汉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更不消说七步成诗。
由此可知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推行之力,成果之大。这项政策取得成功,孝文帝所要求的移风易俗,便基本实现。
定姓族。拓跋珪曾令“国”(指八国)立大师、小师,以辨宗党,品举人才。大师、小师比大、小中正。可是拓跋珪没有定姓、族,所以孝文帝在太和十九年“制定姓族”的诏文中说:“代人诸胄,先无姓、族,虽功贤之胤,混然未分”(《魏书,官氏志》)。定姓、族是拓跋贵族的长期要求,孝文帝定姓、族正是适应他们的要求。
孝文帝“令司空穆亮、领军将军元俨、中护军广阳王嘉、尚书陆秀等详定北人姓,务令平均。随所了者三月一列薄帐,送门下以闻。于是升降区别矣。”(同上)所谓“详定北人姓,务令平均”,是说“升降区别”务必符合皇始以来代人功劳的大小。而这种区别,是为了品举人才。一姓本来就是一族,在定姓族中,孝文帝虽然将姓与族分开,根据皇始以来代人官品高下,规定何者为姓,何者为族,但实际上只是“详定北人姓”的高下区别。而所谓北人姓,即《官氏志》中所载一百二十姓。改姓在定姓族的次年(太和二十年)。
以勋臣八姓穆(丘穆陵)、陆(步六孤)、贺(贺赖、贺兰)、刘(独孤)、楼(贺楼)、于(勿忸于、万忸于)、嵇(纥奚)、尉(尉迟)为例,孝文帝说此八姓“皆太祖已降,勋著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官,一同四姓。”按唐时柳芳说过:“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九卿方伯者为乙姓,散骑常侍、大中大夫者为丙姓,吏部正员郎为丁姓。凡得入者谓之四姓。”(《唐书》卷一九九《柳冲传》)孝文帝所谓此八姓致仕,“勿充猥官,一同四姓”,即应做吏部正员郎以上的官吏。定出姓族,“班镜九流,清一朝轨”,以免“清浊同流,混齐一等”(《魏书》卷五十九《刘昶传》),这就是孝文帝的目的。
与定姓族,改姓氏同时,孝文帝曾下令“为六弟娉室。长弟咸阳王禧可聘故颍川太守陇西李辅女,次弟河南王干可聘中散代郡穆明乐女,次弟广陵王羽可聘骠骑谘议参军荥阳郑平城女,次弟颍川王雍可聘故中书博士范阳卢神宝女,次弟始平王勰可聘廷尉陇西李冲女,季弟北海王详可聘吏部郎中荥阳郑懿女。”所以下这个命令,是因为“于时王国舍人应取八族(即勋臣八姓)及清修之门”,而元禧却“取任城王隶户为之”。(《魏书》卷二十一上《咸阳王禧传》)
韩显宗云:“朝廷每选举人士,则校其一婚一宦,以为升降,何其密也!”(《魏书》卷六十本传)这话表明孝文帝完成了拓跋族在婚、宦两个方面的变革。韩显宗不识北方人物,因此不懂得孝文帝举士,校其一婚一宦的意义。倒是祖李真“多识北方人物”,他看到公孙睿、公孙邃同堂兄弟二人,“睿为封氏之生(甥),崔氏之婿,邃母雁门李氏,地望悬绝”,每每说“士大夫当须好婚亲,二公孙同堂兄弟耳,吉凶会集,吉凶会集,便有士庶之异。”(《魏书》卷三十三《公孙表传》附《同始弟同庆传》)元禧与隶户为婚,把自己降同北方人物看不起的庶人了。孝文帝为拓跋贵族制定婚、宦原则,举士较其一婚一宦,正是要使拓跋贵族同北方汉族人士,在阶级上结合起来。一旦汉化成功,这些贵族也就转化成了北方新的第一流的士族。音韵学家陆法言不就是这种人物么?
下引《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景宁寺条,中原士族杨元慎和梁朝名将陈庆之的话,作为孝文帝光宅中原,移风易俗成果的总括。
杨元慎说:“我魏膺籙受图,定鼎嵩洛,……移风易俗之典,与五帝而并迹,礼乐宪章之盛,凌百王而独高。岂卿鱼鳖之徒,慕义来朝,饮我池水,啄我稻粱,……”
陈庆之说:“自晋宋之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北人安可不重?”
http://zyk.yje.cn/jsp/search/show.jsp?ResID=350989
在这里,你自己对照吧
本人姓 <元>(现朝鲜族) 那我的祖先也是 鲜卑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