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说单反,所有的数码拍的黑白的层次影调和胶片都没得比(垃圾卷过期卷速度退散)。市面所有数码相机(中幅后背不讨论)中黑白处理最好的是理光的grd系列,没有之一。
黑白胶片有一个重要的性质是后期影响巨大,这是ps没得比的,冲洗的药液种类、药液浓度、温度、时间、搅拌速度与频率都将各种影响冲洗结果,不同的对比度、密度、灰阶表现可以说除了同一个罐子同时冲两卷甚至更多的情况,没有两卷冲洗完全相同的胶卷。这还是冲洗,扫描的区别就更大了,不同的扫描方式、扫描仪、参数设置都会有不同的结果。以上各种你如果会利用那么对出好照片有巨大帮助,但是不会用就是帮助搞砸的一打利器。
有兴趣上胶片试试就会上瘾的,数码是科技,胶片是魔法。
单反拍摄黑白照片也是……同学,单反就是从胶片时代成长起来的,单反拍摄和胶片拍摄是有交集的两个概念,可以是胶片单反,也可以是数码单反。
如果说是数码相机拍摄的黑白照片,和胶片拍摄的黑白照片区别的话,稍微复杂了那么一点点。
数码相机的传感器其实就是个色盲,光电二极管只能感受光的强弱,不知道光是什么颜色。
真的,不骗你,后来有个叫拜耳的家伙搞出来拜耳阵列(这家伙是柯达公司的)给每个传感器二极管蒙上一个滤色片,让它只能感受一种颜色,然后几个一组,形成阵列,它是一个4×4阵列,由8个绿色、4个蓝色和4个红色像素组成,在将灰度图形转换为彩色图片时会以2×2矩阵进行9次运算,最后生成一幅彩色图形。那些站错了队伍的像素,由处理器帮它做假证明。
美丽的照片不是景色美,也不是你技术好,是拜耳帮你画出来的……
然后拜耳滤镜还有个问题,就是比较细密的图形会晕,出现诡异的摩尔纹,于是又加上低通滤镜,模糊细节。但是你拍黑白的实际用不到对吧?于是这一切还要倒着算回来原来是什么样的。细节损失的太多了。当然还有适马和富士不愿意给拜耳称臣纳贡,自己搞了一套东西,这是后话。
而胶片拍摄黑白照片没这么复杂,但是也有说道。
胶片是在透明片基上涂覆卤素银,来记录影像的。卤素银在胶片上是分子状态,自由分布,所以不存在拜耳阵列,更没有去低通滤镜。
但是黑白胶卷也有差别,我当年用的黑白卷,上面写着全色胶卷,原来黑白胶卷还分全色、分色和色盲等类型。全色胶卷色谱广泛,记录信息细腻。分色只取了人肉眼比较敏感的波长,出来的照片鲜明锐利等等。
最后,胶片摄影还有一半工作在暗房完成,照片好不好不是你拍完就确定了,还要等胶卷冲洗扩印出照片才知道。胶卷送去图片社批量冲洗,过曝、欠曝的技术手法全部给你毁掉。
太长了,仅供参考吧。
数码的黑白是先拍出彩色,然后转成黑白,可控性还是很高的,不过宽容度不是特别的高。
黑白胶卷是直接就出黑白影像,宽容度非常的高,锐度也是相当的不错。前期后期可用调整手段非常多样。
目前就效果而言,黑白胶卷对比数码还是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的,值得一玩。
首先是成本,胶片冲印成本太高,数码的分分钟删减重拍,至于有人认为数码没有胶片的有感染力,是因为所谓的包容度的问题,如今的技术,利用好的CCD、CMOS加上好的镜头,加上优良的拍摄技巧,足以超越胶片的质感。
但不论数码如何出色,如果要排除来看还是需要像纸等传统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