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音乐旋律优美,跌宕起伏。其旋律本身就蕴含丰富的和声。如:《高山流水》,旋律在向前发展时,四度、五度、八度,甚至跨度更大的音程错落有致,相得益彰。西方古典音乐从形式上是非常注重和声的,这一点在一些多声部作品中得以体现。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合唱)》,不论人声还是交响乐队,其音乐和声丰富,旋律气势恢宏。可以这样说,优美的旋律一定蕴含了优美的和声,优美的和声造就了优美的旋律,二者协调而统一。
先看看和弦就明白了
135 246 357 572 613 724这是常用的几个基本和弦
中国祖上留下来的音符是没有4和7的,在这种情况下
怎么弄和弦,难道只弄135和613两个一大一小和弦?
另外一个问题, 在古代中国新疆音乐我想着应该有4和7吧
他们民族的音乐特点搁那放类,我想着肯定有
没4和7就不叫和弦了,充其量是个二声部
和弦最基本是三个音符按一定的音程关系构建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