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全称工商管理硕士,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每年考试的专业代码是125100,要参加每年12月份管理类联考,属于专业硕士学位范畴(不属于学术硕士范畴)。
培养目标:MBA是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中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中高层次管理人才,兼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其他硕士研究生只是培养科研型和教学型人才,更偏向理论,不参与实践。
招生对象:MBA的招生对象一般为大学本科毕业、并有三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的工商企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或者专科毕业5年以上,并有2年以上管理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而其他硕士研究生可以招收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招收在职人员。
培养方式:MBA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专业实践,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个性与心理、目标与愿望等方面的挑战,更具有职业竞争的实力,而其他研究生则侧重于理论学习、学术研究。
MBA起源:MBA 学位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HBS)创立,并逐步被全球各大商学院认可,开设相关课程,设立相关学位。1991年引入中国,开始试点。
课程分类:
第一种是供任职公司高层管理者报读的课程,常利用工作时间之余修习,名为高阶工商管理硕士(Executive MBA,简称EMBA),2016年不需要参加管理类全国联考,2016年之后也需要参加MBA联考。
第二种是供在职管理者报读,以增进其管理知识的普通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就是我们说的MBA,分为在职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和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
考试科目:
英语:总分100分。
题型分布为:
1、综合填空完型填空20道,每题0.5分,共10分;
2、阅读4篇文章,40分;
3、新题型考试,10分包括段落标题选择、文意理解选择2种;
4、翻译15分;
5、写作25分两篇作文:书信作文,10分,话题作文,15分。
【管理类综合】:总分200分。
此试卷由数学、逻辑和写作构成,其中数学占75分,逻辑占60分,写作占65分。
数学和逻辑均为单项选择题。数学分条件充分性判断和问题求解两大部分,其中问题求解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条件充分性判断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逻辑为30道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写作要求写两篇文章,1.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 2.论说文 35分 形式从命题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案例分析中选一种。
报考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a)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后,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经历者。
b)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并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历者。
c) 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经历。
4. 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5.年龄不超过40岁。
6.须有人事档案所在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这同样强调了您和工作单位的良好关系)。
MBA是英文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缩写,中文叫工商管理硕士。
MBA诞生于美国。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努力,它培养了为数众多的优秀工商管理人才,创造了美国经济发展的神话和奇迹。MBA被誉为“天之骄子”和“管理精英”,成为企业界乃至社会敬重和羡慕的特殊人物,甚至在公众心目中被视为“商界英雄”。据统计,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等高层主管,绝大多数都是MBA。这一惊人的事实,是对MBA教育的成功业绩的最好说明。MBA意味着超群的能力、胆识、品德;代表着财富、地位、权力、荣誉;预示着希望、成功和辉煌。
七十与八十年代,可说是世界各国MBA的黄金时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济上处于好景,企业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特别是来自著名大学的商学院毕业生,MBA学位于是形成供不应求的现象。由于学生对MBA趋之若骛,世界各地知名与不知名的院校,纷纷设立了MBA课程,在美国,MBA课程更是数不胜数,形成了泛滥的情况的出现。平心而论,限于师资、图书设备以及学生本身的学术根基薄弱等因素,某些院校的MBA课程,质素上确是有问题。八十年代后期为MBA的高峰期,到1991年,修读MBA课程的学生开始略有下跌。其后若干院校对MBA课程进行革新,1993年开始报读人数又再回升。
对外国(尤其是美国)MBA课程的批评,过去一直都有,但近年特别严历。有的批评来自商界主管人士,有的则是商学院任教的学者。批评的焦点是各院校培养出来的MBA人才不能满足商界的要求。简单来说,商界所需要的企管人才要具备以下才能:具有领导技巧,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与人沟通,以及具有团队的合作精神。
在学者当中,近年批评最激烈的首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管理学著名的闵议伯教授(Henry Mintzberg)。闵氏认为:“MBA课程训练出来的毕业生犹如雇佣兵,除了少数的例外,他们对任何行业或企业都没有承诺感。这些MBA课程创造了一套错误的企业价值观。”闵氏对著名的哈佛商学院“纯”案例教学法的批评尤为猛烈,认为案例方法只训练人们对自己几乎一无所知的事务妄加发言(见“MBA Newsletter”,1993年11月)。此外,亦有批评者认为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强调个人表现,不重视团队工作(teamwork),其强调评分法(每班低成绩的学生须占百分之十)助长的个人竞争而不是团队合作,因而导致企业不良的后果(见“Business Week”,1993年7月19日)。
除上述外,其他对管理教育的批评(包括MBA与BBA)尚有下列数项:课程的割裂性,毕业生沟通技巧差,以及缺乏商业首先等。针对有关批评,各著名商学院进行了反思,并对MBA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
(一)按综合性(integration)原则设计了MBA课程,不是按职能(function)独立分科讲授,其中卓有成效的有美国的Babson学院等。 印第安纳大学商学院亦进行课程重整与综合,减少重复的地方,使教材更合逻辑性。据有关资料透露,哈佛大学商学院把MBA第一年的十一门必修课程浓缩为四门综合性课程(见“MBA Newsletter”,1993年11月)。明尼苏达大学亦于1993年9月开始把MBA课程综合化,并分为三个“核心”:基础核心(Foundation Core)、职能核心(Functional Core)和领导才能核心(Leadership Core)。
(二)重视团队合作精神:建立团队文化已成为各MBA课程的一个主流思想。印第安纳大学要求学生分组,在课室内外均进行合作。哈佛大学亦对一年级MBA的team project增加25%,并规定队合作的研究计划应达到一个最低数目。此外亦改变学科的评分会,减少目前学生的剧烈竞争状况。
(三)重视学生的“软性”技巧(“soft” skills)训练。美国若干大学已在精心设计一些有关课程(特别是行为科学学科方面),并进行试验,例如透过学期研究计划,课堂报告,人际活动等方法,对领导才能的软性技巧进行训练。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亦要求新入学的二年制全日学生参加一项“外展训练学校”开设的课程,为期一周,训练学生的毅力、领导才能与团队精神,效果显著。
(四)重视商业道德的训练:重视商业道德是世界各地MBA课程的一大趋势。法国ISA的MBA课程甚至采用一套新颖的方法,把学生送到阿尔卑斯山的一间寺院进行道德训练。该校不认为在一些MBA课程加上道德观念的探讨就能使学生变得更有商业道德。
(五)重视沟通技巧的训练:美国达特茅斯大学Tuck商学院及纽约大学均聘有专责教授负责管理沟通技巧的讲授。
(六)课程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美国各商学院在负责审订质素的机构AACSB的指引下已纷纷把各课程变得更为国际性、全球化,这趋势在八十年代中已开始。目前享誉正隆的大学商学院(LBS)与法国的INSEAD, 不论在课程上或学生的组成上均以国际性作标榜。
以上是几个当前MBA课程发展的大趋势,是对批评者的一个回应。可以预见,今后MBA课程会更趋向实用化,严谨化和合理化的道路发展。
工商管理硕士
篮球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