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有人认为与遗传有关,但未得到证实。本病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所引起的皮肤继发性炎症。精神因素、饮食习惯、维生素B族缺乏、嗜酒等对本病的发生、发展均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治疗主要在于保持皮肤清洁,限制脂肪饮食和酌用药物治疗。
1.限制脂肪性食物和甜食,如肥肉、奶油蛋糕、巧克力等,多食蔬菜和水果。
2·每晚用温水涂少量硫磺香皂或硼酸皂洗脸。清除面部油腻,清洁皮肤。
3.遵照医嘱用药物治疗,需耐心坚持方能有效。
4.中医治疗:潮红、渗液、结痂时可以清热、解毒、利尿为治则,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仅有痒而无渗出时,以养血、润燥、祛风、清热为治则。
全身治疗: 1.维生素B2、B6和复合维生素B等; 2.瘙痒剧烈时,可给镇静止痒剂等; 3.炎症显著或炎症范围较大时可短期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抗生素。
值得注意的是要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尤其是维生素A的食物要适量多吃,猪肝、胡萝卜、蛋黄等,以纠正毛囊皮脂角化异常,防止毛囊堵塞。有人研究,缺锌也可产生脂溢性皮炎,应在膳食中补充含锌高的食物,如动物肝、瘦肉、禽类、坚果类等,以纠正人体内锌含量相对不足。避免高碘饮食很重要,因高碘饮食可使毛囊角化或堵塞,要控制海带、紫菜等海产品的摄入。
除上述之外,还要多吃含维生素C、B1较丰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适量的增加谷物杂粮、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对脂溢性皮炎大有益处,占总热能的18.8%,碳水化物356克,占66.3%,维生素A515微克视黄醇当量,维生素E41.7毫克,维生素B11.32毫克,维生素B21.09毫克,维生素C159毫克,尼克酸12.1毫克,钙1037毫克,铁28.1毫克,锌13.4毫克,硒24.9毫克,铜2.7毫克,镁469毫克,磷1412毫克,钠3486毫克,钾2959毫克,胆固醇38毫克,膳食纤维19.6克。
本病一般诊断不难,但应提高警惕与红斑型天胞疮鉴别,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引起严重后果。治疗中还应注意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限制多脂及多糖饮食,忌饮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用热水肥皂洗头,避免诸如篦头发等各种机械性刺激。
脂溢性皮炎不会传染现代医学称脂溢性皮炎、脂溢性湿疹。中医称“白屑风”、“面油风”,俗称脱发。
脂溢性皮炎的病因是营养障碍,消化不良、过食甘肥,辛辣,过量饮酒,维生素B缺乏,代谢不全等因素,使毛根萎缩,脆而易断,急性高热,产后血虚,病毒感染,损害毛母细胞。还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男性雄激素、女性雌激素分泌过多,肝硬化,红斑狼疮,精神创伤,过度疲劳,过量服用抗凝血,抗神经类药物等因素,使血热淤滞,肌肤失养,风邪侵入毛孔而形成。
临床表现分:(1)干性型:症状是整个头皮不断产生干燥的小鳞屑,诚糠秕状,易于脱落。脱屑后皮肤轻度潮红,伴有脱发。(2)湿热型:成片状油腻性黄色鳞屑痂,炎症明显,有渗液。头皮瘙痒,胸闷、口苦、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多发于头皮、额、眉弓、腋窝、胸、背等皮脂较多处,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头发逐渐细软、稀疏、脱落。
传统医学治以清热凉血,补益气血,多有良效。
1:中成药疗法
药名:白金丸。
服法:每服4.5克,日2次。
疗效:连续服用1个月,可获良效。
2:内服处方:首乌、黑芝麻、野菊花、地肤子、白藓皮、生地、白蒺藜、羌活各15克,丹皮、赤芍各12克。
服法:水煎,日1剂,服2次。服药期忌食烟酒、油腻食品。
外洗处方:头部痒甚者用松针30克。
用法:水煎取液,外洗头部,日1次。
疗效:用药1个月,有效率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