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人约于1000年前由太平洋中部、即传说中的哈瓦基乘木筏迁徙到新西兰,并从此定居下来。如果时光倒退1000年,你就会在南太平洋上看到这样一幅奇妙的景象:7条长长的独木舟上,坐满褐色皮肤、脸上和身上刺满彩色花纹、胸前挂着奇特木雕的青年男女,他们兴奋地将船向同一方向划去。顺着他们划向望去,海洋尽头的天空中,似乎有一片形状独特的云彩在飘荡。当他们真正看清这片“云彩”时,才发现那不是云彩,而是一片新大陆上的雪山之巅。这片新大陆就是今天位于大洋洲的岛国——新西兰。那些“奇装异服”的褐色人种就是最早发现新西兰的“毛利人”。所以新西兰最早的名字叫“奥蒂罗”,这当然是毛利语,意思就是“白云绵绵的土地”。
你好!
如今,1000多年过去了,毛利人依然保留着当年风俗习惯,他们身上依然有色彩斑斓的纹身,他们生活中依然充满造型怪异的木雕。在新西兰,你时刻都能从这些纹身和木雕中感受到毛利文化的存在,感受到一个民族的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生活。今天,生活于城市的毛利人,依然继承了毛利族的传统文化。他们对族人聚首的时刻,如葬礼尤为重视,分散各地的家人都珍惜会面的难得时刻,总是千方百计回乡团聚。说毛利人一旦离开人世,便会与祖先会合,并凭着他们赐给的力量,赋予子孙精神力量与指引。毛利人极重视他们的传家宝物,如权杖、绿玉项链等,深信它们蕴藏着祖先的灵气。他们会将这些家传之宝传给世代子孙。过去,毛利人与他们居住的环境有极密切的关系,并创造及流传着许多相关的神话传说,如有关森林之神和大海之神的传说等。
毛利人是天生的艺术家,尤其对音乐和舞蹈有独到之处。从传教士那里学习赞美歌的旋律和和声,再经过巧妙的运用,发展成毛利人明朗愉快的音乐。和夏威夷草裙舞类似的毛利歌舞,除了在罗托鲁阿毛利人居住地伴以毛利音乐进行表演外,在新西兰的节日庆典上,也是主要保留节目。传统歌曲、舞蹈的流传,成为今日毛利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840年,毛利人和英国皇室在新西兰怀唐伊镇签订了《怀唐伊条约》,奠定了毛利人与新移民之间的合作关系,为毛利人和非毛利人共同居住在新西兰提供了依据。《怀唐伊条约》的签订,保留了毛利人的土地及其他资源的拥有权,使这种独有民族的文化精粹得以保存,现在成为新西兰一大旅游特色。
除了音乐和舞蹈外,在美术方面,毛利人也具有风格鲜明的文化特征。毛利人的手工艺术作品,与澳洲土著人的作品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说明在他们的天性中,都富有艺术创造能力。作品朴素、自然,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思想与追求,没有一丝一毫的矫饰。其中,木雕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品。无论是独木舟上的雕刻,城镇、村寨人口处的雕刻,还是集会场所门前及周围的雕刻等,皆充分显示了毛利人将雕刻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中。而目前这种木雕品已成为赠送友人的最佳礼物。
走在新西兰的大街上,你可以看到身材粗壮的大汉胸前用红线挂着一块黑色的木牌,那也是常见的毛利人手工木雕。别以为那只是个小小的装饰品,由此却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没有文字的毛利人呢。那时,他们为了使自己民族的历史得以代代相传,最初只是用口头传说,后来就在木头上雕刻各种象形的记号来记录。由于木雕在毛利文化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直到今天,几乎有毛利人的地方,就随处可见大到四五米高、小到可以挂在胸前的各种木雕制品。
在许多毛利人聚居的地方,都设有专门的木雕学院。在这里受过专门培训的学员,分散到各地再去教其他的毛利人。罗托鲁阿毛利人文化村,门口一座用毛利人木雕制成的红色大门,令人过目难忘。那个高高在上、张开大嘴、吐出舌头人像,与毛利人的迎宾仪式上吐舌头的习俗同出一辙,最早产生于毛利人认为见到野兽时做出这种鬼脸,可以吓退野兽,保护自己。后来这种形式演化到毛利人见到陌生人也要吐舌头、做鬼脸,这种绝无仅有的会客方式,显然成了毛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你在这种有点吓人的面容面前不被吓退,毛利人马上会把你当作他们的朋友,用欢快的歌舞欢迎你。多么奇特的交友方式!
最能淋漓尽致发挥毛利人木雕艺术才华的地方无疑是在独木舟上。与太平洋诸岛上的土著居民一样,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以独木舟为重要交通工具,并最早创造出了这种独特的海上运输工具——独木舟。造型丰富、多种用途的独木舟,反映了海洋民族的生活智慧和卓越的航海技术,以及强劲有力的海洋文化。
毛利族等土著居民以广袤的太平洋为自己的耕地,驾着独木舟从事生产,并往来于各岛屿之间。这种独木舟的式样有多种多样,大小也各异:有的船舷处附有边架,两边都有边架的独木舟,称双边架独木舟;一侧附有边架的,称单边架独木舟有的在两条独木舟上并铺一块宽阔的甲板,为大型独木舟,它可以增加负载;有的是仅能坐几个人的小巧灵活的小独木舟;有的则长达15米,可搭乘50人左右,为远洋独木舟。比较考究的独木舟,往往在船首、船尾、船舷甚至船桨上都雕刻美丽的装饰图案。至于作战用的独木舟,则要更宽更长些,有的可长达30米,雕刻也更加精美。
他们也把独木舟作为殉葬珍品,这种独木舟的体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独木舟上的人物形象与真人等高,但貌似魔鬼,狰狞恐怖。而且人体上的重要器官,如眼睛、牙齿和生殖器的表现都极度夸张。古代毛利人相信人死后还存在灵魂,把这种布满雕刻图案的独木舟放人死者墓穴中,又称作“灵魂之舟”。雕刻此种木雕品是其他地区所罕见的,作为一种原始美术品,它为我们了解和认识古代大洲土著民族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很好的形象资料。
在国际友谊博物馆就收藏着一定数量的出自新西兰毛利族艺人之手的艺术品,它们是作为国际友好交往的礼品来到中国的。如1974年新西兰毛利族访华团团长威尔逊赠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的毛利人木雕像,以巧妙的装饰变型和富于幻想的手法,刻画了一个毛利人祖先的形象。它瞪眼伸舌,形象怪异,以螺钿嵌于眼部,更增添了几分生动。又如1984年新西兰毛利族访华团赠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木雕嵌螺钿五桨船模型,玲珑秀气,表现独木舟的造型,是毛利人海洋文化的直接反映。船体狭长,设有五桨,船舷上半部刻着规则的、连续性的蛇形图案,蛇眼以螺钿代之。船首加附鸟首装饰,这是代表图腾祖先的雕刻物,赖以保护航海的安全。船尾雕刻的装饰物,也有图腾的含义。
毛利人的艺术,是一种可以引起人们灵魂深处共鸣的艺术,是一种自然的声音。在提倡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通过接触这种独特的文化艺术,我们可以触摸到一种完全不同的历史,可以感受到一种跨越地域的、原始的、粗犷的美,从而了解、学习更多的人类文化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