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大彬提梁壶,祖传至今至少五代,盖有时大彬制竖两行,底有营口福康带花方印,是真的还是假的?

价格大概在什么价位?
2024-12-12 20:50:4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我也有一个,至少也有百年了,跟你描述的一样
请问,你找人鉴定了吗?我也想知道

回答2:

现在见到的刻有时大彬款的紫砂壶绝大部分是仿品,有现在的新仿也有清代民国的老仿。
时大彬距今约300余年,据后人简要统计,其存世作品,包括见于著述的不过数十件而已。可见精贵之至。海内外也有许多私家收藏,因无从查考,莫辨真伪,因此暂不统算在内。时壶大多有「大彬」款识,以此识别。
他精选紫砂泥调配成各种泥色,用以制品,形成古朴雄浑的风格。他的早期作品多模仿供春大壶,后根据文人饮茶习尚改制小壶,并落款制作年月,被推崇为壶艺正宗。传世作品较多,北京、上海、南京、台湾等博物馆均有收藏。
国内现存于公家的,有以下几件时大彬作品∶
【三足盖壶[1]】时大彬最早的一件作品。通高11厘米(盖高3.47厘米) 鼎足盖圆壶
口径7.5厘米。现藏于福建漳浦县博物馆。1987年,福建漳浦县盘陀乡庙浦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卢瑞峰夫妇合葬墓出土。这件紫砂壶,泥呈粟红色,素面,无饰,但因泥坯不纯,烧结后就出现了梨皮样的黄白色小斑点,且有手感。壶身作平底、圈足、鼓腹状,显得十分平稳。肩上口沿缀短颈一圈,颈上置一较高的圜形壶盖,盖面与颈口的子母扣合口,相接严实。盖顶仿照春秋战国盛行青铜豆、敦、鼎、缶,盖上的环纽样式做出三个状似大指的扁足作为装饰,并兼有放置壶盖的作用。壶嘴稍稍高与壶口,好使壶内容量达到饱和。这是时大彬长期细心观察的科学设计,也是他善于移植传统工艺的最好的说明。刻在圈足内平底上的楷书"时大彬制"四字。 「六方壶」,红泥紫砂,系1965年于扬州江都明代墓葬中出土,有关专家大多认为是时壶真品。明墓系万历四十四年的。「六方壶」现存扬州博物馆。壶形制规整,壶底阴文刻「大彬」两字。 「紫砂扁壶」,刻有「源远堂藏、大彬制」七字。该壶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天香阁壶」,泥色紫黑。壶盖里刻「天香阁、大彬」五字。壶外观有大度 仿供春龙带壶
之气,雍浑古朴,或认为是时大彬的早期作品。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僧帽壶」。「僧帽」造型,在唐宋以来的瓷器造型中已不少见。时大彬借鉴于紫砂造型中,所作「僧帽壶」棱角分明,线条流畅,精雅独到。底款「生莲居大彬」五字。该壶现存于上海友谊商店。 大彬的作品,除茶具之外,还有文房清玩。其显著的艺术特点之一是自署款识。时大彬早先往往请人代笔署款。在交接许多文人雅士以后,时大彬便揣摩名家书体,发愤苦学。功夫不负有心人,时大彬终于写得一手好字。他削竹为刃,以竹代笔,在壶艺作品上署名。其书法深得许多名士的赞赏。以至于后来把大彬书法作为辨别作品真伪的标准之一。 时大彬两位高足,李仲芳与徐友泉,师出名门,但创作风格各异。时大彬对有些作品十分欣赏,因此就在待弟的作品上署上自己的名号款识。这是紫砂行业的一项「特权」,这是对自己徒弟的技艺的一种认可,也是最高的奖赏。那就有人讲∶「李大瓶、时大名」。即李仲芳做的壶,时大彬署的名。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在时大彬的流传作品中,也有其徒弟之作。但确切是哪一件,俱不得而知了。即便如此,此壶的艺术价值也与时壶等同了,甚至会高出一筹。
私人收藏
时大彬作品见于著述及收藏有人者,有以下诸品∶ 据清李斗《扬州名胜录》载∶(天雷坛)供物中有时大彬壶,盖与口合如胶漆,不能开。摇之,中有水声,斟之无点滴,数十年如一日。 开光方壶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载,梁曾见一「伶俐不如痴」钵盂。 盂上有菱角,荔枝如意,螭龙。取其谐音。 《前尘梦影录》载「耕夫携儿壶」。正面刻「负来而引道、冻馁而守仁」十字。阴面刻一耕夫携一小儿。又称「长白口参仙藏壶」。 潘伯英藏大彬壶四品。有「四时佳兴与人同」句。四壶之泥色形制具不得而知。 马思赞藏时壶,以方氏核桃墨向希文易得,马有诗记其事。 「澹明壶」,款有「澹明相公清玩,万历庚寅大彬」等十二字。 曲阜「孔东塘」藏两壶。「中壶」,色淡紫而胞浆明润,敦朴稳称。名「宝倾壶」。「小壶」,得自陈健夫,扁如柿饼,不得容杯水,柄下刻「大彬」。 周容《宜兴瓷壶记》载∶阳羡某氏藏「提梁壶」一。藏「汉觯壶」一。 近人张虹藏猪肝色大壶。整巧敦朴,兼而有之。底镌「叶硬经霜绿,花肥映日红,大彬制」草书十三字。 「披云楼」藏扁花盆形大壶,底刻「大宾制」书法古拙,于篆楷之间。「文房四考」曰∶「时大彬以紫泥茶壶,「大宾」即大彬也」。 「菱花式」壶,有「大彬」两字楷书款。 「六角壶」,底刻楷书两行,「万历丙申时大彬制」。 「为宝俭主人制」底款壶。清张廷济有「时少山砂壶为蔡少峰赋」。「宝俭堂」为明华亭马氏室名。 吴槎客藏时壶三品,注云∶予藏大彬壶三,皆不刻铭,一壶底有欧公诗二句为尤胜。吴槎客名骞,乾隆时人。着有《桃溪客语》等。 「六合一家壶」。吴槎客云∶「长洲陆贯夫绍曾搏合土也,为予赏大彬壶……,底盖为一壶者,合之注茶,渗屑无漏,名六合一家壶,离之为六。」 张燕昌家藏「菱花八角壶」,侧有款。见《阳羡陶说》。 「汉方壶」张叔未藏。张叔未「得时少山壶」诗∶「黄土谁搏作汉方,一时千载姓名香。品题不假朱王重,弓冶何渐赵董良。自富技能须绝顶,可撑文字到枯肠,重吟田把真无奈,赢得壶中日月长」。壶通高三寸余,方二寸二,楷书四引在底中。 清渔洋山人汪士祯藏「梅花壶」。汪有诗∶「苇村以时大彬所制梅花沙壶见赠,漫赋兹篇,志谢雅贶」。诗曰∶「阳羡茶壶紫云色,浑然制作梅花式。寒沙出治百年余,妙手时郎谁得知。感君持赠白头客,知我平生清苦癖。清爱梅花苦爱茶,好逢花候贮灵芽。他年倘得帆 便,随我名山佐茶宴」。 吴骞《阳羡名陶续录》载∶「叔未叔出示时壶命作图并赋,张上林。」诗曰∶「曾阅沧桑二百年,一时千载姓名镌。从今位置清仪阁,活火新泉活夙缘」。此乃张叔未之时壶。 (此壶疑与上述「汉方壶」为一壶。姑且存之。) 清张燕昌《阳羡陶说》载∶王汋山藏冷金紫小壶,款有楷书「时大彬制」。 陈鳣《松砚斋笔记》载∶倪氏「六十四砚斋壶」。 沙上九见一壶∶题「甲辰秋八月时大彬手制」。见于《阳羡陶说》
其他作品
另有两壶∶「张瓜国」藏「僧帽壶」。近人某赐蔡寒琼,后属李景康之时壶。
编辑本段鉴赏
包括国内一些学者的统计,其壶主要见诸著述,图存、传器。时大彬作品署款各不相同,或有不署名者,有款「大彬」两字,有加姓如「时大彬制」者,有刻有诗句者。不一而足。可待大家作进一步考证。从中也可知时大彬作品之概貌,也可了解时大彬作品流传的大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