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叫鸱吻
经先秦发展,秦汉时代建筑工程技术达到一定水准,有能力营建一些气势恢宏、高大雄伟的建筑,但常常出现的雷击起火灾难不胜枚举。汉武帝曾于元鼎二年春营建柏梁台,但仅经十年,柏梁台便于太初元年失火毁损,此时的汉武帝听信越巫之言,越是烧毁的建筑,越要建造一个更大的建筑来镇住邪火,所以在此基础上营建了后世熟知的建章宫,期间有人上言:有种海兽,唤名为蚩,高高的尾巴盖过头顶,聚水之精,能够避免火灾的发生,可以安装在堂殿之上。于是建章宫正脊两侧多了两个似尾的构建,它的名字就叫做蚩尾。
在汉代画像砖,甚至是先秦时期的绘有简单房宇图的纹饰中,都发现了正脊两端,呈上翘形的三叉构建。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至少在汉代以前,鸱吻的原始形象已经出现,但均处于一种初期的尝试阶段。
时近晋代,才开始出现有关“鸱尾”的记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上面既然言蚩为海兽,为何在晋人笔下竟变成了与鸟有关的“鸱尾”?至于各种原因,我们只能加以猜测了,鸱为一种猛禽,用现在的话来称呼,叫做鹞鹰,有人认为,或上述蚩尾造型远观更像是鹞鹰的尾巴,所以便命名为鸱尾,各位朋友有兴趣的也可以考证考证。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在中国出现了很多佛教石窟石刻艺术,其中不乏描绘建筑的画面,为我们研究当时的建筑提供了一个视角。期间开凿最早的当为龙门石窟古阳洞,其中发现的鸱尾形象,向上翘起,尾部向正脊中央弯曲,没有特别的装饰,简约明朗;在云冈石窟中也能找到北魏建筑中鸱尾的影子。
隋唐时期改变了上述时期上翘内卷的部分造型,使鸱尾的形象进一步固化。其中隋朝鸱尾造像增强增强鱼鳍部分,鱼鳍增多,装饰效果提上一定位置,其中以河南隋朝李静训墓出土的石棺盖上的建筑形象最为代表。内侧曲线线条优美,使得正脊部分稳重中不失一种恰到好处的活泼感。
唐代时中国建筑上的一个顶峰时期,此时的鸱尾形象更加浑厚简明,较前时代相比其与主体建筑的融合度、匹配度更加精湛,使之成为整体建筑浑然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最早的鸱尾实物形象就是在陕西礼泉县唐太宗昭陵献殿遗址内发现的鸱尾,高约1.5米,最宽处1米,厚度大约为0.8米,线条流畅,大气华贵。自中唐时期开始,鸱尾的形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被梁先生称之为中国古代建筑史学上最具有历史价值的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为例,突出了突出了鸱尾下端“吻”的分量,表现为一个兽首,形象夸张,张嘴吞脊,尾部逐渐向鱼尾过渡。有人认为正式因为这种夸张的造型,使得鸱尾的名字变成了鸱吻;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和随佛教传入中国的摩羯形象一样,借此认为鸱尾便是佛教中的摩羯。另外值得留意的是,此时的鸱吻上方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丁字形的附属物——叫做抢铁。
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非常精细的描绘了宋代宫殿的形象,此时的鸱吻形象尾部除呼应相对外,向天际略微翘,鱼尾形象更加柔韧,富于动感,此法与北宋年间的“建筑国家标准”《营造法式》中的描述一致;另现存建筑物中山西太原的晋祠、河北正定隆兴寺等处,均能找到北宋遗韵。
明清两代
在清朝高士奇撰写的奇闻异书《天禄识余·龙种》中描述螭吻,“形似曾,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此时的鸱吻的形象渐渐以“龙吻、螭吻”的形象规制下来,较前代相比,更加显得稳重厚实。明清两代的鸱吻还有一个典型的变化就是上面抢铁(唐代形成的)逐渐演化成了一把宝剑。相传这把宝剑是是“神功妙济真君”许逊的,上插宝剑的说法,其一是妖魔鬼怪最怕许逊这把扇形剑,放在屋顶,可以辟邪;其二是怕鸱吻擅离职,所以要把它死死困在屋顶上,好好工作。但是在明清两代,这把剑的样子也是不一样的,明代的宝剑上做五朵祥云,向内,即龙首方向微倾斜弯曲;而清朝宝剑则没有这些特征,仅鱼鳞装饰。
北京故宫太和殿上的鸱吻造型是典型的清朝官式,它的大小尺寸有二至九样,八中不同的规格,故宫太和殿的鸱吻是现存最大的鸱吻,由13块琉璃件拼装而成,高3.4米,宽2.7米,重量达到4300公斤,显示了皇家的威严。鸱吻的这种崇高地位,在清朝一代来看,不光从建筑上的重要性能看到,而且从“迎吻”的仪式上也能看得出来,清朝工部的《工程做法则例》中规定“文官四品以上,武官三品以上及科道官排班迎吻”。
当然了,皇家的很多建筑方式在民间同样会以多种不同的样式体现出来,比如在清朝的很多名门望族家的建筑物上那各样也出现了多种类型的鸱吻形象,多以鱼的形象展示出来,在江南一些地区叫做“鳌鱼”,据明人陆容《菽园杂记》所载:“鳌鱼,其形似龙好吞火,故立于屋脊上。”据解,鳌是传说中的大龟或者大鳖,但是也有人认为应该是在南方海域偶见的鲸鱼。但不管怎么说,此时的鸱吻在民间,随着主人的身份,其上所赋予的含义也有所不同,据说大家熟悉的《乔家大院》所描述的山西巨户乔家,寓意招财进宝,且不外露,所以正脊上的鸱吻多为闭口,而同样是山西巨富的王家大院,则是张口,寓意希望家里能够有人出仕为官,为民说话,光耀门楣。有机会去山西旅行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