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 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重视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 增强体育课程的综合性
(三)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
(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七)重视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
(八)改革体育考试和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
一、指导思想
1、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目的,不断优化课程结构。
2、改变传统理念,充分为学生服务。教学形式充分体现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参与、校园体育文化的大课程观理念。
3、创造条件努力实现以学生为本的“三自主”教学模式,营造生动、活波、主动的教学氛围,进一步完善体育课评价体系。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有制度、有组织、有要求有记录,每个学生每周至少要参加2-3次课外体育活动,有效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切实贯彻周济部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口号。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体育意识,激励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二、改革方案
1、在原体育课的基础上,打破以自然行政班级上课传统模式,以体育选项课的形式开设体育健康课。如开设: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综合素质等七项内容,供学生自愿选择上课内容。
2、通过选项课教学,提高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与终身体育意识,掌握1、2项适合学生个人终生受用的运动项目,全面提高《大学生健康标准测试》的达标率。
3、改进教案格式,从新设计教案本,将课的内容、目标任务细化。加入理论内容,每次课7-10分钟。设计课的强度曲线,认真做好课后总结与分析。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在我的书上找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