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经济的新趋势正朝着区域集团化、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区域集团化是指由国家出面,为了达到对内加强经济合作和对外加强竞争实力之目的,通过协定或条约的形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结合在一个集团中的状态或发展过程。区域集团实质上是一种区域性的一体化经济组织,欧共体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目前,经济一体化正逐步突破洲际局限,向泛洲化方向发展。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必然形成其对内加深一体化而对外加强贸易壁垒的双重结果,导致非集团的各国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保护主义盛行。这些都制约着国际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的自由发展。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我国商品与经济一体化成员国商品的竞争实际上处于不平等的状态之中。经济一体化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虽然标榜其开放性,对非成员国却存在着很大的排他性,这种排他性正是产生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原因。前者指用贸易伙伴国便宜的进口商品来取代在国内需要用较高成本生产的商品;后者则指用一体化成员国成本较高、较昂贵的进口商品来取代非成员国较为便宜的进口商品。这就意味着我国商品有时在价廉物美的情况下,也不一定能进入一体化成员国市场。
再者,由于不同政治体制国家,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家的一体化合作,导致了部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的我国减少投资。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经济大国美国不仅与发达的加拿大合作,而且与发展中的墨西哥联盟。墨西哥是一个与我国生产结构相类似的发展中国家。如果美国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它就会首先选择与自己有优惠互利条件的成员国——墨西哥,而不会选择中国了。另外,90年代,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共体两大区域集团都将发展重点放在各自区域集团内部,或者为了竞争,将资金投向美国、西欧、日本这些发达国家。
面对外部压力,我国只有面向世界,迎接挑战,才能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站稳脚跟,不断前进。
第一,应牢固树立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一部分的观念,不仅打开国门,而且要积极冲出国门,建立和发展跨国公司,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对外贸易比重增加。这些都决定了我国国有企业必须走国际化的道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商品和劳务流向国外市场,外国的资金和技术进入我国市场,中国经济日益同世界经济接轨,为我国经济走向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广东半球实业集团公司,是由湛江家电公司经过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联合与兼并,发展成为具有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企业集团,其经营范围目前已发展到东南亚、北美、俄罗斯、东欧等26个国家和地区。他们还计划用15年至20年时间,实现“年产值100亿,创汇6亿美元”的奋斗目标,向更大的跨国集团企业迈进。事实证明,我国企业建立和发展跨国公司是可以做到的。
第二,要积极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价值1000多亿美元的外国先进技术与设备。据报道,我国每投入1美元引进技术、设备,便能创造3.9美元的产值,这些先进技术和设备主要来自亚太地区。截至1991年底,我国共批准在海外办各类非贸易性企业900余家,总投资额为28亿美元。我国在国外兴办的企业分布在世界88个国家或地区,其中亚太地区尤其是港澳地区占相当大比重。这些都说明我国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这种合作不仅有利于区域内资金、技术、劳动力的流通和合作,而且有利于在区域内的自由贸易,以部分抵销一体化保护主义的影响。
第三,加强同北美和西欧的贸易往来。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共体是当今世界上两个科技实力最大的区域集团,这是中国不能忽视和丢失的市场。要想打进这两个区域集团,有两种方法可以尝试:(1)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加强向北美、西欧出口能源、工业原料及有竞争力的制成品;(2)利用对第三国的投资作跳板,进入集团内部市场,如我国可以通过向墨西哥的投资,进入美国市场。
第四,我国仍应保持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
此外,在国内宏观调控上,应优化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其中包括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对外资的吸引力。良好的投资环境应包括稳定的政治局势、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较高质量的劳动力等,在政策上应给予相应的优惠,如降低土地使用费,提供低息贷款以及优惠的原料、能源和劳动力等。当然,提供优惠的前提是要保护国家的利益并能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要上一个新台阶,就应抓住国际机遇,主动迎接挑战,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让中国早日成为世界经济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