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啊!
家乡过年风俗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后来,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我国有许多家乡风俗,不同的省城有不同的家乡风俗:
1.扫尘日
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意义,意思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等。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买年货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春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糖饵果品等,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要买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3.贴春联
在春节前要在房子的大门上贴上红纸黄(黑)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贴上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剪出美丽的窗花(红)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到)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4.放鞭炮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炸,于是有了放鞭炮的习俗,这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5.家人团聚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家人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意思是更岁交子。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6.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拜访亲朋好友。拜年的方式也很多: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许多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一些人想出了不用跑不用说,而是寄信,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7.给红包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身体健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年。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做作龙形,放在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就是由家长用红纸包住钱分给孩子。压岁钱可以在晚辈拜年后当面给出,也可以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8.守岁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关于除夕的由来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它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夕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夕”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于是以后的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9.贴年画
也有很多人在春节挂贴年画,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现在,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10.分岁酒
除夕夜合家同堂,摆酒聚餐,或邀请好友亲朋同食,开怀畅饮,称“分岁酒”。因为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分界线,吃分岁酒,意思是新旧岁由此夜而分。因此,这餐饭不论贫富,都要尽量办得丰盛些。“分岁酒”又称“年夜饭”,吃分岁酒非常讲究吉祥,过去酒席上会用十只朱砂高脚红碗,盛着十样冷盘,叫“十全”。其中除鸡、肉外,要有花生(结子)、柑桔(大吉)、鲤鱼(跳龙门)、豆腐(家门清洁)等。吃过分岁酒,大家自寻娱乐,往往彻夜不眠,叫“守岁”,也叫“望年夜”。
老乡啊!
家乡过年风俗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后来,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我国有许多家乡风俗,不同的省城有不同的家乡风俗:
1.扫尘日
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意义,意思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等。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买年货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春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糖饵果品等,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要买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3.贴春联
在春节前要在房子的大门上贴上红纸黄(黑)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贴上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剪出美丽的窗花(红)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到)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4.放鞭炮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炸,于是有了放鞭炮的习俗,这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5.家人团聚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家人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意思是更岁交子。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6.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拜访亲朋好友。拜年的方式也很多: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许多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一些人想出了不用跑不用说,而是寄信,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7.守岁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关于除夕的由来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它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夕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夕”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于是以后的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8.贴年画
也有很多人在春节挂贴年画,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现在,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9.分岁酒
除夕夜合家同堂,摆酒聚餐,或邀请好友亲朋同食,开怀畅饮,称“分岁酒”。因为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分界线,吃分岁酒,意思是新旧岁由此夜而分。因此,这餐饭不论贫富,都要尽量办得丰盛些。“分岁酒”又称“年夜饭”,吃分岁酒非常讲究吉祥,过去酒席上会用十只朱砂高脚红碗,盛着十样冷盘,叫“十全”。其中除鸡、肉外,要有花生(结子)、柑桔(大吉)、鲤鱼(跳龙门)、豆腐(家门清洁)等。吃过分岁酒,大家自寻娱乐,往往彻夜不眠,叫“守岁”,也叫“望年夜”。
年节。从农历腊月廿四起(部分地区和土家族自腊月廿三起),至腊月三十日,是湖 南各地非常重视的传统节日。廿四日相传为灶神上天之日,旧俗在廿三日夜备果品祭灶, 求灶神上天奏事时多言好事。各家在廿四日团聚过“小年”,廿八日打扫庭除。最为隆重 的当属腊月三十除夕夜,游子远归,合家欢聚吃团圆饭,谓之年饭。年饭以丰盛为要,鸡 鸭鱼肉蛋蔬,满桌杯盏,但许多地方仍保留着传统而独有的菜谱。鱼是各家各户必不可少 的一道菜,寓“年年有余”;郴州人兴吃酸萝卜猪肝肠,象征为人要有肝肠;洪江一带喜 吃春粉,米粉上盖有鱼、肉、鸡、鸭、蹄花、生姜各两块,以示好事成双;有的人家还备 有一碗四季葱拌豆腐,表示“四季清吉”。在大年三十夜,民间有守岁之俗,合家围炉团 坐,辞旧迎新,许多地方有烧柴蔸火习惯,取“财头”谐音,希望新年大吉大利。
春节。旧俗一般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止。新正初一鸡鸣即起,庭前燃放爆竹, 谓之“开财门”、“开门红”。燃烛敬天地、拜祖先,然后出门拜五方,称作“出行”或 “出方”。节庆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其中最为热闹的是耍龙灯。龙灯的品种繁多,如长龙、 老龙、幼龙、鳌龙、草把龙等。玩龙灯一般是初五出灯,十五收灯,游行于街巷与田垅之 间,遇宽敞人多之处即舞弄一番。在湘西辰溪一带,有的玩龙灯直至正月三十日,要玩遍 周围数十里的同姓村寨,俗称“玩家门灯”。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各家均要吃元宵,以 示团圆和谐。
有客人前来拜年的时候,要放鞭炮迎接。客人入座以后,还要送上两枚槟榔。这槟榔被誉为元宝,也就是祝福发财的意思了。
长沙过年还有这样的讲究:就是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四方。说的是大年初一是做儿子的应去父母家拜年;初二做女婿的应随堂客去岳父母家拜年。初三初四就是亲朋戚友互相拜年了。
在湘潭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耍狮子的。不光是湘潭,这一习俗在湘中一带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舞龙灯先要“接龙”:舞龙的队伍经常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舞的时候,一条龙上下飞舞、左旋右转,伴随着欢快的锣鼓,节日的气氛更加浓烈。
这样行么?~
湘人对于亲戚之心理,以能蝉联为乐。故姑舅、姨表间多为婚姻。
近来开通之家,亦有不行请水及报庙诸礼者。
瓦棺之制,近有用之者。
现在省城一带,设灵床者少。
近来仕宦之家,多有不用三淋冠及草屦者,则以大帽摘缨去顶,以麻布或白大布蒙之。
穿白布鞋等等。
第八章P5
光绪初,湖南巡抚卞宝第、布政使庞际元、署布政孙翘泽尝禁止之(指长沙迎城隍赛会),遂有哄焚藩署之案,斩首犯王四疤子、曹桂生以徇,不赛会数年。
厥后赛亦渐衰。
近则官府又悬为厉禁矣。各属闻风,亦多变其旧俗。(任继甫选录)
贺神戏,一曰围鼓戏、傀儡戏、灯戏、影戏、花鼓戏之类(按:此处均指其宣扬神权迷信的部分而言),皆得于祠神时用之。
近则长沙商埠茶园京班日新月异,湘班亦设茶园,以供社会人民之娱乐,而祠神之剧无复旧日之殷矣。(任继甫选录)
第九章:
麻雀(即今之麻将):麻雀牌以竹片及骨为之。十年前湘中尚无此戏,盖近年由宦商及苏、扬倡家传来,而流行日广。省城及湘潭、常德三处商业繁盛,妓馆林立,此风盖尤甚也。“
长沙、常德、岳州滨临湖湘,交通利便,新博戏之输入先于各属,近年麻雀之风披靡全省,然实起自长、岳,波及他郡。
湘省制买赌具,如布帛菽粟之陈列市肆,罔有顾忌,聚赌者恣以为乐,法令相视若具文,则世风靡靡陷溺溺,溺锢习而不知其所返矣。
第十章
长沙有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之谚。
辜天佑《长沙县乡土志·长沙岁时记》冬至节,有冬至大如年之说,俗聚宗祠祀祖,长沙各乡祠堂均举行。
过小年,祭灶,求其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农家雇工解约或续雇,均于是日午饭后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