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的教师,悲剧的结局
顶你,加油
新学期文学老师John Keating(RobinWilliams)的到来如同一阵春风,一反传统名校的严肃刻板。影片开头校训“传统,荣誉,纪律,卓越”似乎预示着后来的反抗和悲剧。
Keating老师带学生们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老师自由发散式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的追问人生的路途,甚至违反门禁,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这一切让我们看后不禁热血沸腾,我们也正处在年少轻狂的年龄段,对一切既成的传统都有一种天然的反抗情怀。正是有了Keating老师的教诲,尼尔才会放开自己展现表演天赋,诺克斯终于大胆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查理才完全放开了自我,胆小的托德也通过基廷找回了勇气。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这是影片中的经典台词,一群身形在黑夜的森林中穿梭,他们在追求灵魂的自由。这种自由和生命的高峰体验也是我们都曾体会和热情追求过的,但是人永远处在自由与限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挣扎中,自由也是相对的,纯粹的自由并不存在。一个人如果狂热地致力于实现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由就很可能转化成个人欲望的极度膨胀,最终导致毁灭。
Keating老师的教育方法对于传统的教育史一种很大的抨击,像一股新鲜的新鲜的血液满载精神的力量让学生们体会到从未有过的生命的活力,但是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将人放在浩渺的宇宙中,力量又是多么微弱,很多情况下我们无法超越时代和命运,只能在大潮流中选择自己小小的自由。
Keating老师倡导自由并没有错,但是他还应该教会学生把选择尽量控制在理性可行的范围内。影片中的尼尔是一个有理想,有热情,充满着青春朝气的少年,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等着他,但是他选择自杀来祭奠自己的自由的理想让我们在悲痛之余不禁沉思,“死亡”难道就是尼尔唯一的选择么?我们热爱理想,我们向往自由,我们的心可以飞翔在广阔的天空,但是现实中我们的双脚只能踩在大地上行走。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大多数时候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只能学会去适应,心理咨询的一个目标不就是让来访者学会适应么?但不是消极的适应。如果我们的理想和自由无法满足,死亡难道是唯一的途径么?我不赞成随随便便放弃生命,只有活着才会有希望和机会,而且有时选择生比死需要更大的勇气。
我们中国的古人常说中庸之道,这并不是人们所谓的消极折中,而是一种顺应事物发展规律,不走极端的大道理。“不知命无以成君子”,生命本身就有很多不确定和不能掌控的因素。孔子七十岁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将外在和内在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我觉得这种自由才更为可取。
我们应该有尼尔最求理想和自由的热情,但同时要有理智和成熟的头脑。很喜欢一句话“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并有智慧将二者区分。”这种智慧大概就是一个人一生要修炼的课题。总之,革命需要流血牺牲,但是不能轻易放弃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