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礼赞
从昨日到今日,时间一点一点的消逝,每一分钟,都有着不少灾区人民因抢救官兵与医生的资源不够,而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在网上,最新的消息和图片以及视频不断传来,而其中一则视频,更让我难以忘怀:视频的第一画面,是一座已经坍塌的楼房,这个地方曾经是一座美丽的校园。在坍塌的瓦砾堆中,一张稚嫩的小脸出现在眼前。那是一个一二年级左右的小女孩。经过了一天的掩埋,小女孩的脸由于过度饥饿和缺氧,原本红润的小脸已经变成了黑黄黑黄了。在她的脸上,依稀可以看见哭过的泪痕,还有那淡淡的绝望。小女孩的嘴巴还在一张一合,可是在视频中却听不到她的声音,想来小女孩在被废墟掩埋时曾经哭喊、求救,嗓子已经变哑了。看到这个小女孩,我心中很是感慨。四川的大地震,导致数以万计的人民围困在废墟中。他们和这位小女孩一样,在瓦砾堆之中无法自救,如果官兵不及时抢救他们,这些人民的生命将岌岌可危,受到死神的压迫。这时,只听一阵大喊:“这里有人!”一群官兵奔跑而来,激动地实施抢救工作。小女孩的脸上顿时充满了喜悦,大声叫着:“快来救我!”一位官兵低下头,对小女孩说道:“小妹妹,我们正在救你。你不要讲话,好好待着,耐心等我们!”小女孩听话地不讲话了,眼巴巴地看着官兵们。由于小女孩在废墟的里层,如果动用一些抢救的机器,可能会使废墟再度坍塌,危机小女孩的生命。不能动用机器,官兵们就围成一个圈,趴下来用手来刨着瓦砾。此时已是凌晨一点,这些官兵们已抢救了多个坍塌地点,早已累的不行了。可是,只要自己松懈一秒,那么困在废墟下的人民就有可能面临死亡的危险!为了受灾人民,自己苦点、累点,根本不算什么。官兵们就是秉着“早进一秒就可能多救一人”的信念,不间断地抢救着受灾人民。这时,小女孩周围的瓦砾终于被官兵们清理完了,小女孩成功地被解救了出来。四川7.8级地震惊动了世界,灾区人民的命运也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已启动一级预案。由中国地震局12人、北京军区某部工兵团150人和武警总医院22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陆续奔赴汶川灾区,负责搜索、营救和医疗救护任务。中国空军今天派出二十二架军用运输机,向四川地震灾区空运六千多名空降兵和四台指挥车,执行绵竹、安县、北川地区的抗震救灾任务。民政部也紧急调拨2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其他救灾物资正在调集运输中。而社会各界人士、中国多家企业公司、中国红十字会,也在援助四川。面对灾难,团结就是力量。当13亿中国人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的时候,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任何灾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母爱礼赞
人们常说,母爱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母爱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泓清泉。母爱伴着儿女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于是在儿女的成长中,融入了母爱的缠绵。 母爱如花。我的母亲慈眉善目,高高的鼻梁,一头秀发在脑后飘扬着,时常身着朴素的衣服,这就是我那朴实无华的母亲。母亲每天给我带来温暖,带来幸福快乐。母亲经常教育我做人要真诚,要实在。母亲也正是这样的人,真诚实在,花一样美丽的真诚实在,让我受用一生。 母爱如果。实实在在的成果,充实着我们每一天。记得有一天,母亲买回二斤毛豆让我剥,我说不剥,又不是我一个人吃,我人小吃得少,我才懒得剥呢。母亲听了,什么话也没说。第二天,我想到公园玩,母亲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你去公园玩,我又不玩,在旁边呆等,你玩得开心,这要花我的钱,我都不值啊!”母亲一说,我就知道在学我。她告诉我,有时候的付出,不一定是为了回报,而是为了别人的快乐。别人快乐,自己也会快乐。 母爱无痕。岁月流逝,母亲美丽的容颜也在流逝。鱼尾纹悄悄地爬上母亲的眼角,丝丝白发儿女债,历历深纹岁月痕。我们的顽皮催开了母亲的白发,我们的快乐催开了母亲的皱纹,我们天天长大已使母亲青春不再! 母亲对我们的爱,我们永远也补偿不了。母爱是一棵树,她顶着似火的骄阳,给我们投下一片绿色天地,母爱是一泓清泉,时刻澄清着我们的心灵,母爱是一支歌,激荡起我们快乐的旋律,母爱是一支红烛,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儿女。
仙人球礼赞
在我家的阳台上,有一盆不显眼的仙人球,这盆仙人球是爸爸和我特意从花卉市场上选购的,爱不释手。 听我爸爸说,仙人球,又名长盛球,为仙人科草木植物,它习性强健,生命力强,管理粗放,有句谚语叫做“养鱼养泥鳅,养花仙人球”,意思是说在鱼和花中,泥鳅和仙人球都是好养活的品种。它不仅可以美化居室、净化空气,而且能够吸收电脑的辐射,真是花钱买不到的健康守护神啊。 仙人球的身体像是一块圆翡翠,又亮又绿,又像一只可爱的小刺猬。它全身长满了一根根像钢针一样的刺,你可别小看这些刺,这可是它用来制服敌人的自卫武器呢!我被刺过,妈妈也被刺过,又疼又痒。妈妈多次想把它扔掉,可我不肯,不知怎么的我对它有一种割不开的感情,好像我的知心朋友一样,有股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使我越来越爱上这盆仙人球。 春天来临时,万物复苏,在仙人球“妈妈”的身下钻出了许多小苞苞,那是小仙人球。小仙人球显得那么渺小,那么脆弱,好像是小泡泡,一阵微风就把它们吹跑似的。而它们的妈妈不让别人碰和欺侮,仙人球却不断地往上钻,终于,在太阳公公和雨露姐姐的倍伴下,小仙球克服了重重困难,长大了。 春末夏初,仙人球队身上长出了花苞。说来也奇怪,仙人球开花十分有“次序”,总是两朵一起开,像一对姐妹,又像小姑娘头上扎的蝴蝶结。仙人球开的花纯洁芬芳,洁白无瑕,就像玉雕刻成的。又像一位美丽的仙子,穿着用雪锻织成连衣裙,在仙人球上跳舞,还不时的撒下令人陶醉的芳香。 记得在一次下雪的冬天里,雪花笼罩了整个仙人球,我扒开雪一看,那些刺不像原先那样钢尖有力,而是软软的,碰过去像碰棉花一样,又轻又软。我以为它死了十分伤心,可是第二年春天,它不仅奇迹般地复活了,反而长出了更多的小苞苞。 人们爱富丽堂皇的牡丹,爱千姿百态的秋菊,爱十里飘香的桂花&hllip;&hllip;我却爱这貌不惊人、名不见传的仙人球,不仅爱它顽强不屈的生命力,更爱它默默奉献的精神,我永远赞美仙人球。
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1017-1073)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周敦颐从小喜爱读书,在家乡颇有名气,人们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他的学问、气度,也感动过许多人来追随他学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程颐、程颢两兄弟,他们后来都成了南宋一代著名的理学家。
公元1072年,周敦颐来到江西,创办了濂溪书院,从此开始设堂讲学,收徒育人。他将书院门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号“濂溪先生”。因他一生酷爱莲花,便在书院内建造了一座爱莲堂,堂前凿一池,名“莲池”,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的心志。先生讲学研读之余,常漫步赏莲于堂前。后造就一篇《爱莲说》,其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至今仍脍炙人口。
可以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写(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说明了"近墨者未必黑'的道理.
······································
说行天下:小说网站上千个,总有一个适合您。 说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