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则愿庶几焉 某则愿和焉 分别说什么意思 是崔景偁拜师文言文里的 单个字解释

2025-02-23 10:04:1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余始识景偁(chēng)于京师,与为友,景偁以兄事余。既数岁,已而北面承贽(zhi),请为弟子。余愧谢,不获。且曰:“偁之从先生,非发策决科之谓也。先生不为世俗之文,又不为世俗之人,某则愿庶几焉。”(原文)
我当初在京城认识景偁,和(他)成为朋友,景偁用对待兄长的态度照顾我。已经上了岁数,不久又面朝北方(向我)奉上礼物,请求作为(我的)学生。我惭愧地谢绝了,没有接受(礼物)。(景偁)说:“我之所以跟从先生,并不是图取功名。先生您不写世俗的文章,也不是个庸俗的人,我的愿望有希望实现了。”(译文)
你说的那两个句子,我。。。只知道一个,不好意思啊,还望见谅哈
重点字词
 1.余:我,指本文作者张惠言。他是清代文学家。
  2.北面承贽:拜师。北面,面朝北,即向朝南坐的老师下拜。
  3.发策决科:科举考试中获得功名。
  4.庶几:有希望。
  5.偁之从先生:偁之所以跟随您。从:跟从,跟随。
  6.为:成为。
  7.为:写。
  8.为:做。
  9.既:已经。
  10.弟子:学生,门徒。
  11.谢:拒绝。(希望对你有帮助)

回答2:

余始识景偁于京师,与为友。景偁以兄事余,即数岁,已而北面承贽,请为弟子。余愧谢,不获,且曰:“偁之从先生非发策决科之谓也,先生不为世俗之文,又不为世俗之人,某则愿庶几焉。
所以这句的意思应该是——我(景偁)希望(和您)差不多一样啊。
这句百度上的解释几乎都是错的。要联系上下文才能解释通。用“则”,不用“之”,说明愿是动词(希望),而非名词(愿望)。庶几,意为几乎、近似、差不多。
第二句,没找到。。。你核实一下?是不是又哪里写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