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能够活下去,谁又愿意选择去死呢。项羽也是一样,如果真的能存活,他也不会选择自杀的。因为他在逃走之前突然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江东的那么多父老乡亲。还记得当时自己意气风发的带了那么多江东的男儿,想要干一番事业。虽然后来取得了成功,但没想到,最后跟随自己而来的江东男儿竟然没有一个存活下来,他现在已经成为了江东的罪人了。
如果现在自己逃走了,刘邦为了想要铲掉项羽,肯定也会进入江东,而自己早已和项羽是水火不容。刘邦进入江东以后,为了找到自己,说不定也会对江东进行一番血洗。而自己早已没有兵力和刘邦对抗了,如果自己逃走以后可能会害了江东的乡亲父老。所以项羽为了江东的人们,选择了成全刘邦,自刎在了乌江边上。
其实从项羽发动战争开始,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和武功,经历了多次战斗,却很少有失败的案例。他很多次甚至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他最大的一个缺憾就是没有把刘邦看得多厉害,甚至不是重视。他甚至有一次还和刘邦说,谁先入关谁就是王。
因为在项羽眼中最先入关的一定是自己,但是他刚打到城下,发现刘邦已经先踏一步进入了城里。甚至在有名的鸿门宴当中,亚父都已经准备好计划杀刘邦了。但是项羽这个人比较耿直,很少喜欢这种阴谋诡计,这也让让刘邦得以脱逃。如果当初鸿门宴不放走刘邦的话,可能根本就不会有项羽乌江自刎的悲剧。
项羽不过江东,正是表现了他的正直,就算是和刘邦最后一战,自己也要死在战场上,而不是狼狈的逃回江东去。
著名学者冯其庸在《项羽不死于乌江考》中,指出《史记》中,除《项羽本纪》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涉及乌江外,其余无一处写到项羽乌江自刎。
项羽率残兵败将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时,想到渡江以后还要卷土重来,重新进行一次楚汉战争,给百姓带来更大的灾难,于是选择牺牲性命来结束连绵数年的残杀,还天下一个太平世界。
首先就是项羽这个人的性格原因了,他是一个极其要面子的人,他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狼狈得逃回江东父老面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