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唱蹦子、吉剧、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是由东北民歌演变而来的东北土生土长的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之一。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东部三盟一市。
虽然二人转偶尔会有些低俗的词句和动作,但还是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和观赏价值的。因此,现代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对二人转如此评价:她好像一个天真、活泼、淘气、灵巧、泼辣甚至带点野性的姑娘,既很优美,又很自重,也可以说是带刺儿的玫瑰花。
二人转集中反映了东北民歌、民间舞蹈和口头文学的精华,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东北人文化生活中最普及的一种民间文化。在东北,上自七、八十岁老人,下到几岁孩子,都会唱上几口,什么《王二姐思夫》、《西厢记》、《猪八戒背媳妇》、二人转小帽等。唱二人转,几乎是东北人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东北人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文化。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
二人转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同时揉进了其他演唱形式的一些曲牌、民间小唱逐渐演变而成,因此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在民间中流传着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可以说,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
二人转最初就来源于地头文化,过去的东北农村,文化生活很贫乏,在田间地头,随意一块空地,一男一女不用任何道具就可以畅快淋漓的唱上一出,二人转给寂静的山村带来了欢乐。那些动作比如扔手绢,转扇子、互相打情骂俏,以及唱腔都是一种发泄,一种随意。东北人生来强壮,过去靠游牧或渔猎生存,放荡不羁的性格使人们可以无所避讳地谈性。东北的冬季十分漫长,农民只好坐在炕头上磨嘴皮子,这时“荤段子”就成了他们插科打诨的作料。因此解放前的二人转里就有很多“荤性”,“荤口”,演员在台上口无遮拦率性而为,“荤嗑”、“粉词”满天飞,用以吸引观众。甚至有人说,二人转是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一盘“农家菜”,是东北民风民俗的一种体现。如果二人转没有了性文化,失去了它的“粗”和“俗”,二人转也就失去了生命力,也失去了农村广大市场,也不能称之为二人转了。
二人转由男(“下装”)、女(“上装”)二人(“一副架”)演唱,“上装”以“手玉子”、“下装”以小木棒为道具。基本曲调有“文咳咳”、“武咳咳”、“喇叭牌子”、“大救驾”、“四平调”、“十三咳”、“红柳子”、“胡胡腔”、“小翻车”、“大悲调”等。常演节目有《打鸟》、《卖线》、《阴功报》、《古城》、《蓝桥》、《西厢》、《坝桥》、《双锁山》、《华容道》、《游宫》、《报号》、《赔妹》、《盘道》、《禅鱼寺》、《杨八姐游春》等。
原生态的二人转被称为“黄色”二人转,经过改造的二人转被称为“绿色”二人转。但东北人却认为,二人转最抢眼的地方就是“浪”字,略带点色的段子在二人转中表演得出神入化,既直露、火爆、不羁,又让初来乍到的你在冷不丁目瞪口呆、面红耳赤之后,心里暗自叫绝,咧嘴儿会心一笑。一笑之际,彻底放松,台下的观众在笑声中显露了其生活真实的一面,二人转毫不掩饰它彻底的娱乐精神。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还有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称“拉场戏”;伴奏乐器以二胡、板胡、唢呐、电子琴为主。
二人转的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四功”即唱、说、扮、舞;“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四功“唱”为首,高亢红火,风趣幽默,讲究味、调、劲;“说”指说口,多采用民间生动活泼的语言,以插科打浑为主,机智灵活;“扮”则指扮演人物以形写神,以假乱真,讲究“二人演一角,人分神不分”,“一人演多角,人不分神分”;而“舞”更是别具一格,肩功、腰功、步法很有特色,尤其腕子功,包括平腕、翻腕、甩腕、压腕、绕腕、抖腕等多种,不一而足,令人拍手称奇。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动作。
解放前,民间艺人在农闲季节,邀集成班,多数是“唱屯场”,演唱在夜间进行。三五日后,请当地乡绅当“齐头”,向各家各户“齐钱”或“齐粮”(即收钱或收粮)。少数是到城镇“串店门子”,在大车店中演唱,在演唱中向观众(多为旅客)“齐钱”。
解放后,人民政府关怀、支持二人转的繁荣发展,举办二人转老艺人训练班,新学员培训班,请老艺人向学员传艺,组织二人转艺人互相观摩,特别是近年流行的通俗唱法和电声乐器等也已揉进二人转中,逐渐演变成现在的一门综合曲艺形式,表演形式与唱腔也更加丰富了。二人转的不断发展完善,充分体现了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和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在演唱内容上除优秀的传统节目外,增加了反映现实生活的节目,在表演形式方面基本上剔除了“浪”、“逗”等低级趣味的东西,随着女演员的不断增多,男串女装的现象也已少见了。
二人转,评剧,啦场戏,吉剧,龙江剧,东北大秧歌,小品,小帽,东北民歌,等等,二人转 有九腔十八调,72嗨嗨
http://baike.baidu.com/view/8958.htm
一、东北的多民族体系
东北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很难科学地理清体系。
东北史学家金毓先生在《东北通史》一书中写道:“古代之东北民族,大别之为四系。一曰汉汉族,居于南部,自中国内地移植者也。二曰肃慎族,居于北部之东,三曰扶余族,居于北部之中。四曰东胡族,居于北部之西。”这四系中还有一些小系,在历史长河的流动过程中,几经分合蜕变,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过大体上还可以沿用金毓先生之说,以此四系来考察曾在东北这一地域繁衍生息的古老民族。
我们不想从这些古老民族的活动中寻找二人转直接的源头。也不应主观地把二人转今日的一些表现形成同古老民族的艺术活动加以简单的类比。东北地域的艺术毕竟与东北的地域的民族文化紧密相关。考察东北各古老民族的发展变化的轨迹,对东北二人转性格的影响,对东北民风民俗的形成,对东北人的艺术活动和审美特点,会有深层的了解。
肃慎,亦称息慎或稷慎,是东北民族的一大体系。周秦以前叫肃慎;汉魏晋时叫挹娄,南北朝时叫勿吉;隋唐时叫靺鞨,辽金元明时叫女真;清代统一女真各部始称满洲,后来简称为满族。
肃慎族住在长白山北,松花江、黑龙江一带。《山海经·大荒北经》:“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不咸山就是今日的长白山。《晋书·文帝经》:“魏景元三年四月,肃慎来献楛矢石弩弓甲貂皮等。”从贡献的物品看,多是渔猎的工具和珍贵的猎物。但是魏晋以前的汉朝文献中,肃慎亦称为挹娄。《后汉书·东夷传》:“挹娄,古肃慎国也。到魏晋之后的南北朝时期,挹娄又改称勿吉。满语”林木丛杂地多沮洳之地曰窝集,亦曰沃沮。”肃慎人活动在北沃沮一带,沃沮与勿吉读音相似,因此也叫勿吉国。
隋时,“勿吉国一名靺鞨”(《北史·勿吉传》),也是沃沮和沃吉的音转。唐代,靺鞨建立起渤海国,是肃慎族系的一大发展。公元926年,渤海为契丹族的辽国所灭。到宋代,继契丹族而兴起的是女真建立的金国。《松漠纪闻》载:“女真即古肃慎国也。”契丹族的辽国和女真族的金国均与宋有战有和,后金为元所灭。
金代女真人大批南迁,受汉族等其他民族影响较大。到明代,在东北边疆的女真人又逐渐发展起来,按居住地区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17世纪初,以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为核心,吸收部分野人女真,形成了满洲这一新的民族共同体。
可见,今日的满族属古肃慎族体系,它同历史上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族既有族系上的关联,又在经历不同时代的过程中,形成一些各自的特点。尤其是满族和汉族的交融,在二人转的剧目和表现方式及风格特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体现。
东北另一大古老民族体系是东胡。东胡一名始见于西周初《逸周书·王会篇》:“东胡,黄罴。”《山海经·海内西经》:“东胡在在泽东,夷人在东胡东。”东胡族中的乌桓一系,多与汉、女真、蒙古族同化。蒙古放崛起,灭金与南宋,建立大一统的元帝国,蒙古族与肃慎后裔之满族并存,以至于今,这是从今日蒙古族上溯至东胡的一系。
东北又一古老民族体系是扶余族。扶余族人原居于北方中部,后分三系:居故地者叫扶余,后被高句丽吞并;一系为高句丽,立国于鸭绿江岸,且占据辽河以东一带,终为唐高宗所灭,另一系是立国于朝鲜半岛的百济,唐以后,高句丽人多迁居朝鲜半岛,为今日朝鲜族先人之一。
此外,今日仍居东北北方的鄂伦春、鄂温无、达斡尔、赫哲等族,其社会制度、经济状态、民俗文化,与东北古老民族有关联处,又难完全划归某一体系。
东北的汉族也是早在先秦时代就来到东北的一大族系。汉唐以后,因战争的影响,汉人时多时少,宋元以后逐渐增多。明清以来,更有大量“闯关东”的流民涌入,其祖籍多为山东、河北等地。海路,由山东半岛,经渤海,至辽东半岛,多为山东籍人居北的东部,陆路,经山海关,沿辽西走廊北上,多为河北籍人,居东北的中部。他们不仅带来了农工百艺,也带来了秧歌、莲花落、什不闲、大鼓等山东、河北的民间艺术。在同满族等本土民族的交流融合过程中,促进了东北文化的发展及二人转艺术的孕育形成。
二、东北的民风民俗
了解东北二人转,自应了解东北的民风民俗。“风俗”二字,“对则小别,散则义通”。区别在于因自然条件不同各久而成风,因社会环境不同积久成俗。东北地域的民风民俗,便是在东北各民族长期活动中形成各自的风格,而且互相影响。
民风民俗,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待人接物、婚丧嫁娶和年节时令等方面。
关于居住的习俗,东北同关内其他地区一样,也经过巢居、穴居、室居等几个阶段。东北的先民曾在树上做巢居住。《北史·室韦传》:“贷勃、次对二山多草木,饶禽兽,又多蚊虻,人皆巢居,以避其患。”这是学习飞禽的居住方法。
与野兽争夺岩洞或修凿岩洞而居,是旧石器时代的穴居方式。《易经》:“穴居而野处。”辽宁喀右的鸽子洞就是这样的洞穴。黑龙江省依兰的倭肯哈达洞,是满族先人肃慎族人的文化遗址。穴居是天寒地冻的北方民族的特点。《北史·室韦传》:“冬月穴居,以避太阴之气。”所胃穴居,“依山水掘地为穴,架木于上,以土覆之,状如冡墓,相聚而居,”还有挖一半坑穴的半穴居,穴居最值得注意的是火炉和火墙。这是北方民族的一大发明。宇文懋昭《金志》:“穿土为床,嗢火其下,而寝食居其上。”这是火炕的原始形式。
人居住在地面上是一大进步。东北先民经过巢居、穴居、半穴居的漫长岁月,发明了火炕和火墙,逐步改善了生存条件,特别是汉族到东北,带来汉族的居住方法,东北人便逐步住在地面上来。
蒙古族的圆顶毡房,鄂伦春、鄂温克等族的“撮罗子”是为了渔猎游牧的方便,东北各地还有就地支棚的“窝棚”和山墙开门的“马架子”等简陋的住所。而且大多就地取材,山区用木杆支架、芧草覆顶,平原则以泥土打墙抹顶辽西多石,便以石垒墙。金元以后,有关东北居室有了文献的详细记载。《宁可塔记略》:“房屋大小不等,材料极大,只一进三间、五间,或有西厢,俱用草盖。”《黑龙江外记》对满族住房和居住习俗,记述更为具体“草屋南向者,三楹或五楹,皆以中为堂屋,西为上屋。”“草屋一苦可二十年,土屋须岁岁抿墁。土屋谓之平房,列肆者多,家居者少。至以瓦为之,不过佛殿数楹,非仅陶瓦难得也,御寒不如草舍,故人家不用。”东北二人转就是在东北农村大院中,伙房里、大门前,甚至民房的屋地上,为乡亲演唱。
东北的食俗,也与气候和环境有关。
东北的先人与其他地域的先民一样,也经过采摘果实,捕鱼猎兽和种植五谷等发展阶段。
满族喜欢吃粘食,比如粘豆包、粘火烧,春节蒸粘糕也叫年糕。后来也成为东北汉族喜欢的一种食物,除年节外,多在春种、夏锄、秋收农活繁重时食用。满族善于养猪,喜欢吃猪肉,祭祀时吃大肉,去掉头蹄内脏,将猪解成十大块煮熟,祭祀后切片分吃,也叫福肉。白肉血扬也是这种清水煮法。东北汉族过年杀猪,也吃白肉血肠,并有吃年猪的习俗。某家杀年猪,必遍请村中乡邻吃肉。客人多寡,意味着主家人缘好坏,酸菜白肉血肠,客人边吃边啧啧称赞,酸菜切得细,白肉片得薄,血肠煮得正是火候。客人临走时,如见主有的年猪肉已被吃得所剩无几,第二天早晨,主家便会发现门前的篱笆上挂着无数块猪肉,每块或三竹,或五竹不等,系昨天来的客人所赠送,为主家过年时食用。还有满族火锅,早已成为满汉族均喜欢的吃法,小户人家无铜锅,就用铁马勺放火盆上吃,俗称“小黑驴上坑”。
满族不吃狗肉。这和汉族特别是朝鲜族区别很大。狗肉、冷面、打糕、辣椒和腌菜,是族特色食物。
满族、朝鲜族和蒙古族的先民喜欢饮酒。文惟简《虏廷事实》载:“女真风俗初甚淳质,其祖宗者,不知人主之为贵。邻人酝酒,欲熟则烹鲜系吧,邀而主于其家,无贵贱老幼围坐而饮酒,酣则宾主迭为歌舞,以相夸尚。”孟琪《蒙鞑备录》:“鞑人(蒙古人)之俗,主人执盘盏以幼客,客饮若少留涓滴,则主人更不接盏,见人饮尽乃喜。”“凡见外客醉中喧哄失礼,或吐或卧,则大喜,曰:‘客醉则与我一心无异了。’”从中可见东北各族先民古朴醇厚的民风。
蘸大酱,吃生菜,是东北人一种很习惯的吃法。大葱、大蒜、小萝卜、小白菜,以及曲麻菜、婆婆丁、小根蒜等野菜,均可生吃。
二人转某些节目中的报菜名、点菜名,具体地描述了东北人的饮食习惯。东北人表现在饮食方面的爱好,浓烈实在,也与艺术上的审美趣味相通。
东北人的穿戴,以实用为主,审美次之,冬季主要是为了御寒。棉袄棉裤,皮帽,靰鞡。腰扎腰带,腿扎腿带。只有富贵人家才身着长袍马褂,皮袄皮裤。东北妇女的明显区别是,旗人(满族人)天足,汉人缠足,旗人发髻梳头顶,汉人发髻梳颈后。
东北气候寒冷,各族人民大都没有经常沐浴的习惯。惟有高句丽族例外,徐竞《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载:“旧史载高丽,其俗皆洁净……晨起必先沐浴,而后出户,夏月日再浴,多在溪流中,男女无别,悉委衣冠于岸,而沿流亵露,不以为怪,浣濯衣服,冰?丝麻,皆妇女从事,虽昼夜服勤,不敢告劳。
在婚丧嫁娶方面,东北各民族风俗不尽相同,随着汉族人口的增多,渐趋融合,宇文懋昭《金志》载:女真族“贫者以女年及笄,行歌于途。其歌也。乃自叙家世,妇工容色,以伸求侣之意,听者有求娶欲纳之,即携而归,后复方补其礼,偕来女家,以靠父母。“文惟简《虏廷事实》载:“虏(女真族)中每至天月十六夜,为之放偷……至有室女,随其家人出游,或家在僻静处,为男子劫持去,候月余日方告其父母,以财礼聘之。”可见满族的先民,在爱情婚姻方面,较汉詶自由开放得多。
办丧事,大唢呐则吹秦出如泣如诉的声音,苍凉悲怆,沁人肺腑,而且满目皆白,白衣白帽,白灵白幡……
东北风二人转的《洪月娥做梦》、《蓝桥》等节目中都有大段关于东北婚丧民俗的详细描绘。而通过唢呐表述的东北乡亲浓重的情感,对二人转的音乐唱腔有一定的影响。
东北的岁时节令,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同其他地区无大差别。而一些与农事关系密切的节日,则独具特色。
春牛节:立春第一天,老历书上有牧童骑牛背吹横笛的《春牛图》其实这时的东北依然冰雪满地,只能在日出以后,用树枝打牛,表示春天来了,准备耕种。
农历正月二十五日为慎仓节。有的地方在院里院外洒烧柴灰的灰圈,圈越大象征粮仓越满,还有吃小根蒜馅儿蒸饺,叫做“填仓”饺子。
农历二月二日,气温开始转暖,俗称“二月二,龙抬头”。有烀猪头,炒糖豆的风习,还有“洒龙道”引龙入室的习俗:太阳出来以后,用簸箕盛 柴灰,从水缸下洒到井台上,这叫“洒龙道”。洒完再打上水倒入水桶里,不言语,不回头,直到把水倒在水缸里,“龙”就入室了。
农历三月十六是东北长白山区特有的纪念日——“老把头”生日,挖参人、狩猎户和伐木者祭奠“老把头”孙良,孙良是从山东莱阳到长白山来采参的先行者,心地善良重义气,不丢弃同行朋友。死后被尊为长白山的一位山神。另外,伐木工人又尊老虎为“山神爷”,伐过木桩,不许人坐,有人说是“山神爷”的饭桌,大概因为早年留下的木桩较高,像饭桌的高度;也有人说是“山神爷”座位,可能因为后来伐木留下的木桩矮了,相当于座位。
农历四月开犁前,满族有吃“波罗叶饽饽”的习俗:采集又大女娕的栎树叶,俗名波罗叶,把糯米或黄米面檊成薄饼,包上小豆泥馅,然后将洗净的波罗叶抹上油合成半圆形,上屉蒸熟后,饼上可见叶脉的花纹而且有一股独特的清香味,也可以把高梁米面或玉米面铺在波罗叶上,将韭菜、豇豆、荟豆捣碎加盐作食品,往往是在祭祀时或有农事重要活动时食用。辽南也有在开犁时吃咸黄花鱼和高梁米饭的,正如秋天关场院门(即秋收后)吃高梁米面萝卜馅饺子一样,也算一种有纪念意义的改善生活。
农历五月十三为雨节,俗语:“大旱不过五月十三”相传这一天关公单刀赴会,一定会下点磨马雨。这一天在东北有关帝庙,在辽东一带,还传说农历五月十八是“小神爷”(乌龟)的生日,江河涨水最怕龟群下来的旋涡塌了河岸,因而这一天也有在河岸给“小神爷”烧香上供的。
农历六月六日虫王节,庄稼最怕害虫,这一天杀猪宰鹅供虫王爷,请求庇护庄稼不受虫害,又有六月六晒皮毛衣物,防虫防潮的习俗。
农历七月七,均知是“乞巧节”。另传夜晚看银河明显光亮,预示这一年的收成好,粮价低,如银河暗淡,则收成不好,粮价高。
农历九月九重阳节,重逢吉日,秋收已毕,准备采集药材野果和冬猎。有时选这一日到山顶饮酒,庆祝这个进山的吉日。
还有把冬至当冬节过的,多吃面食,腊八则喝腊八粥,紧接着过小的,过春节,民间又道新春。
东北各族的民风民俗,更肯体真实地现了东北人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尽管各民族的民风民俗不尽相同,自由开放的精神是共同的,这种自由开放的具体表现是,较少封建礼教的束缚,更多的是人性的坦然流露,这对二人转艺术品格的形成至关重要。
三、东北人独特的性格与审美取向
东北各族的先民,大都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在大风大雪中,与豺狼虎豹相搏,千百年来,铸就了那种勇武、剽悍、粗犷、豪放、憨直、朴重的民族性格。古老的肃慎族,因长于骑射和善于制做“楛矢石弩”而被称为“引弓之民”。《渤海国记》中记载当时东北的一句民谚:“三人渤海当一虎。”《后汉书·东夷传》:“其人粗大强勇而谨厚。”皓《松漠纪闻》:“其人憨朴勇鸷不能别生死。
高士奇《扈从日知录》:“其人勇悍善骑射,喜渔猎,耐饥寒辛苦,骑上下崖壁如飞。”这些描述,都是对东北先民性格的形象写照。
徐渭《南词叙录》中写道:“听北曲(元杂剧)使人神气鹰扬,毛发洒渐,足以作人勇往之志,信胡人之善于鼓怒也,所谓‘其声噍杀以立怨’是已。”“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很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徐渭是在将南曲与北曲相比较来立论的。北曲所以能“使人神气鹰扬,毛发洒淅”,是北方人“壮伟很戾”的民族性格所决定的。辽、金占据北方半壁河山,与宋对峙二三百年,蒙古族统一大江南北,建立起大一统的大元帝国,满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大清帝国,延续近三百年之久,直至辛亥革命,无论是辽、金、还是元、清、元不是以马上而得天下,蒙古族因弯弓射雕而自命为“天之骄子”。清代的历朝统治者,总是念念不忘八旗子弟们不可一日废弛骑射的马上功夫。以骑射勇武称雄的民族意识,早已融注在东北各民族人民的血液之中,勇武、剽悍、粗犷、豪放的性格,正是这种潜意识的外化。
清代初期,统治者为了稳定政局,巩固业已取得的政权,将祖居东北的满族人,大批南徙,加官进爵,赖以强化统治集团的势力。与此同时,关内汉族人口大量流向关外,使东北汉族人口剧增,高达东北地区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东北的汉人,大都来自山东、河北等我国北方诸省。“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些原本就是慷慨豪迈性格的北方汉人,来到东北之后,在大风大雪的磨炼中,在本土各族人民的那种固有的勇武、剽悍、粗犷、豪放性格的影响下,变得更加勇敢、坚强、豪爽和大气。王肯《土野的美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东北有茫茫大草原、莽莽大森林,刮大风,下大雪,吃大块肉,喝大碗酒,抽关东大叶,花钱大手大脚,说话大声大气,待客大盘子大碗,吃了管添……总之,不大不过瘾。”大,就是强烈、痛快、火爆、豪放、粗犷……这确定是东北人性格的主导方面。
与东北人这种主导性格紧密相关的,是东北人的热情、热心、热心肠、热肠古道……东北地广人稀,客不多见,偶有客人过访,无不倾其所有,以待来客。杨宾《柳边纪略》中载:“十年前行柳条边外者率不裹粮,遇人居直入其室,主者则尽所有出享。或日暮让南炕宿客而自卧西北炕。马则煮豆麦锉草饲之。客去不收一钱”“若有而匿,不与人,或与而不尽,则人皆鄙之。”这是一幅足以展示东北人热情好客性格的风俗画。
东北人这种实在厚道的遗风,今日犹存,特别在农村,客来尽自家之所能相待,饭桌上四碗菜,厨房还有四盆菜备用,管吃管添。
东北人貌似粗野,言语坦直,路风不平,肯上前相助,亲友乡邻和同事有难,更是相帮相助,直至今日,待人处事实实在在,说话也实实在在,依然是东北人看人看事的一个重要标准。不喜欢假模假式和假言假语。当然东北也有那种办事沾奸取巧和言语花哨的人,不为乡亲看得,还会送以“花架子”、“花舌子”等绰号,东北人这一可贵的性格,主要是因为他们大都是从数千里外“闯关东”来到东北,必然会产生相互提携甚至生死与共的心态,实在、坦直是在对东北这片黑土地共同开掘开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敢于“闯关东”,即敢于与命运相抗争,他们是山东、河北等地中处境最为艰难,而又思想较为开放、头脑较为灵活的一部分人。
来到千里之外的东北,人地生疏,为适应新的环境,他们要善于谋划,攻于心计,练就了各种应变能力,于是,形成了东北人性格的另一侧面,开放、不保守、兼容,少门户之见,于粗犷、豪放、憨厚、质朴中透出几分狡黠。
东北地区虽然冬季漫长,风雪肆虐,酷寒难挨,但因地广人稀,地大物博,又少有水,旱,虫灾发生,肥得流油的黑土地,只要肯付出劳动,总会得到回报。这与人口稠密、灾害连年的山东、河北等地相比,自是轻易于得到衣食温饱这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因此,东北人又有一种几乎是生俱来的“苦中求乐”的欲望。问艺人为什么愿意演出二人转?回答是“好不”,问观众为什么愿意观看二人转?回答还是“好乐”。好乐,是东北的一种审美取向。二人转的丑的艺术和喜剧精神,与东北人“好乐”的审美取向是密不可分的,高贵者不屑于看二人转,赤贫者无心看二人转,于艰难困苦中尚可聊以卒岁的东北人,苦中求乐,对二人转便情有独钟了。
“闯关东”以光棍汉涌入东北,遂使东北地区人口比例严重失调。男多女少,光棍汉们多为性饥渴所困扰。当他们排遣、宣泄这种性饥渴心理,不满足于只讲一些与性爱有关的故事笑话,只在“对哨”时“哨”几句与性有关的“哨口”时,也将二人转作为排遣、宣泄这种心理的载体。二人转中的性爱描写,过多的性撩拨、性挑逗,致使二人转这独特的艺术形态,存在低俗、粗俗和庸俗的一面,时至今日,亦未能完全剔除,是有其历史根源的。
以上,不厌其烦地介绍了东北的地理疆域和历史文化的变迁、东北的民族体系和风民俗、纱北人的性格特点,目的是把二人转放在这个广阔而独特的时空里来考察。这些篇章,初看起来与二人转艺术没有直接的关系,然而,当我们深入地探究二人转的源流,特征和流传二百余年至今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时候,我们感到不能不深入教室它赖以生长的土壤,不能不具体了解爱护并培育它的父老乡亲。这些才是二人转的根,这些才是决定二人转的灵魂、生命力和基本特色的根。
东北民俗百花齐放,二人转魅力无穷
东北地区地大物博,民风淳朴,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其中,二人转作为东北民俗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幽默风趣的内容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二人转的起源
二人转起源于清朝末年,是东北农村民间小曲和戏曲小调的结合。当时,东北农民会在田间地头唱一些山歌小调来抒发情感。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小调逐渐融入了一些小品的元素,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二人转。
二人转的表演形式
二人转的表演形式以一男一女两名演员为主,他们通过说唱、表演、舞蹈相结合的方式,演绎各种生活场景、社会事件和民间故事。二人转演员通常会身着传统服饰,男演员头戴瓜皮帽,身穿长袍马褂;女演员则梳着两把头,身穿花袄。
二人转的特色
二人转最大的特色在于其表演的幽默风趣和贴近生活。演员会运用各种方言、双关语、谐音梗等技巧,逗得观众捧腹大笑。二人转的表演还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融入了一些东北特有的文化元素,如东北的方言俚语、风俗习惯等。
二人转的传承
二人转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开展二人转的传承和保护工作。通过成立二人转传承基地、举办二人转比赛、培训二人转演员等方式,二人转这一珍贵的艺术形式得以不断传承和发展。
二人转在现代社会
在现代社会,二人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东北地区,而是逐渐走向全国,成为一种流行的艺术形式。二人转的舞台从农村田间地头扩展到了电视屏幕和剧场舞台。越来越多的二人转演员登上了春晚舞台,让全国观众领略到东北民俗的独特魅力。
其他东北民俗
除了二人转之外,东北还有许多其他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秧歌、大秧歌、唢呐、皮影戏、剪纸等。
秧歌
秧歌是一种以舞蹈为主的民间舞蹈,在东北农村非常流行。秧歌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各具特色。常见的有跑旱船秧歌、扭秧歌、高跷秧歌等。
大秧歌
大秧歌是东北民间的一种歌舞剧,以其宏大的规模和热闹的场面而著称。大秧歌通常在春节期间表演,演员们会身着鲜艳的服饰,手持彩扇、锣鼓等道具,表演各种民间故事和生活场景。
唢呐
唢呐是一种中国传统乐器,在东北农村广泛流传。唢呐的音色高亢嘹亮,通常用于婚礼、寿宴等喜庆场合。东北的唢呐演奏技艺十分高超,有“北唢呐,南琵琶”之说。
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民间艺术,在东北地区也有流传。皮影戏是以动物皮革或纸张制成的人物剪影,通过灯光投射在幕布上表演各种故事。东北的皮影戏以其精湛的剪纸工艺和生动的表演而著称。
剪纸
剪纸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民间艺术,在东北农村十分盛行。剪纸是用剪刀在纸上剪出各种图案,通常用于装饰窗户、门帘等。东北的剪纸技艺十分精湛,剪出的图案细腻生动,寓意吉祥。
东北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既有二人转这样充满幽默风趣的表演形式,也有秧歌、大秧歌、唢呐、皮影戏、剪纸等传统民间艺术。这些民俗文化既是东北历史文化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