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借,在途物资。
贷,银行存款。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为激励经销商,很多企业都会制定返利奖励政策,目的是通过返利来调动其积极性。返利是指厂家根据一定的评判标准,以现金或实物的形式对经销商进行奖励,它具有滞后兑现的特点。
通过采取以下方式:折扣销售,包括商业折扣、现金折扣及销售折让;商业返利,以平价低于进价销售,它包括现金返利和实物返利两种。
扩展资料:
同时,要想快速掌握会计分录的正确应用,不能靠死记硬背,也不能以某一会计教材给出的举例分录来作为万能的金钥匙,可参照以下几个方法:
1、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2、结合经济业务来来捋顺各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3、把所有的经济业务归类,找出各类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搞清在哪里用那些会计科目进行账务处理。
4、联系会计准则,结合会计科目弄清各科目核算的内容。
5、重点的掌握资产减值、公允价值变动、递延税项、或有负债等账务处理。
6、理清成本归集与分配、成本结转、损益结转、各项税费的计提与核算。
7、多做一下账务处理练习,强化记忆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目测从业资格题目:
1.第五章材料采购业务:
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20 000
-乙材料 25 000
贷:应付账款 45 000
2.第五章材料采购业务细节题:
甲材料应负担的成本=20 000/(20 000+25 000)*900=400
乙材料应负担的成本=25 000/(20 000+25 000)*900=500
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400
-乙材料 500
贷:银行存款 900
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甲材料 20 400
-乙材料 25 500
贷:在途物资-甲材料 20 400
-乙材料 25 500
3.第五章生产业务(材料):
借:生产成本-A产品 15 000
-B产品 20 000
制造费用 4 000
管理费用 1 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19 000
-乙材料 21 000
4.第五章生产业务(人工):
借:生产成本-A产品-工资 16 000
-福利 2 240
-B产品-工资 30 000
-福利 4 200
制造费用-工资 4 000
-福利 560
管理费用-工资 8 000
-福利 1 12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58 000
-福利 8 120
注:借方那些科目科不写工资、福利明细科目,具体看题目下拉菜单选项里有没有。
5.第五章固定资产业务:
借:制造费用 5 000
管理费用 2 560
贷:累计折旧 7 560
6.超纲(老准则计入制造费用,所以可能和答案不一样,且影响后面题目答案):
借:管理费用 1 000
贷:其他应付款 1 000
7.第五章生产业务:
解析:本月制造费用合计=4 000+4 560+2 440=11 000
其中A产品应分配成本=5 000/(5 000+7 000)*11 000=4 583
其中B产品应分配成本=7 000/(5 000+7 000)*11 000=6 417
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A产品 4 583
-B产品 6 417
贷:制造费用 11 000
8.第五章生产业务:
借:库存商品 60 000
贷:生产成本 60 000
9.第九章财产清查:
批准前(上月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1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100
本月批准后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保管员 1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100
10.第五章销售业务:
借:应收账款 58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 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 500
11.第五章销售业务(接第十题,做一笔销售分录要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 35 000
贷:库存商品-A产品 35 000
12.第五章期间费用(顺便考核权责发生制):
借:预付账款 2 400
贷:银行存款 2 400
13.第五章利润形成:
解析: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率=155 000*25%=38 750
分录如下:
计算时:
借:所得税费用 38 7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8 750
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38 750
贷:所得税费用 38 750
14.第五章利润分配:
解析: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155 000-38 750=116 250
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额=116 250*10%=11 625
分录如下: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1 625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1 625
祝学习愉快,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