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下面这篇文章对你有用
历史的选择
人类之伟大,乃是掘出精神的力量。 民族之文化,乃是把握历史的选择。
——题记
鸟儿选择了天空,因为它有一双能够凌空飞翔的翅膀;鱼儿选择了海洋,因为它有一条能够游水的尾巴;骏马选择了驰聘千里,因为它有矫健的身姿;历史选择了中国,因为它的民族有团结的力量。 一个曾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一个曾被列强侵略的国家,一个曾饱经风霜的国家,但它并不懦弱,它选择了“千锤万凿出深山”,选择了“千磨万韧还坚劲”,正是这种精神,让历史选择了它——东方一只永恒的雄鸡。 人民的劳动,自然的结晶。气势浩然,被称为历史长龙的万里长城;古朴雄风,精致优美如画的苏州园林;银装素裹,云气缭绕的巍峨泰山。它们让我知道,它们能成为世界历史文化的遗产,却绝不仅仅是因为我所能看到的美景,更多的却应该是岁月流逝后,历史在那里留下的颇有独特韵味的沉淀,因为我知道是历史选择了中国。中国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汩罗江上的一圈涟漪,让我不得不想到屈原,一个愤世嫉俗,报国无门的臣子,用孤愤的诗行代替了富贵,用楚辞《离骚》洗去了历史的铅华,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情壮语成为后人追求理想的动力,铮铮铁骨的他被后人所景仰。夜深人静,长明灯旁,一个虚弱的身影正记录着历史的沧桑,他,司马迁,饱含心酸用自己的丹青妙笔著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臣著——《史记》,史学的天空因为有了你这颗星而更加煜煜闪光,文学的园地也因为有你这颗星而更加灿烂辉煌,我想这些是伟大人物积累而成的文化。正是这些在漫漫岁月里历史堆叠而成的刻痕,才令中国拥有了如此深远的文化。 其实,不是每道风景都是珍贵的文化,不是每个国家都有着悠久的文化,一种有着生命力的文化,是历史粹取的结晶,是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顽强的精神的结晶,无穷的力量感动着历史,让历史的选择成为悠久。 漫长的文化历史中,太多太多的奇迹被中国所创造,甚至成为绝响,但也有太多本不该被散化的而被散化为烟尘,我们文明的精髓,我们人民的劳动成果,却被英法联军一把火毁去,我们的“万园之园”就这样随风而去,它是被历史所淘汰了吗?中国文明犹如一座大山,能在四季中更新自己,在风雨中永葆生机。沧海桑田,古埃及的文明已凝固成阳光下无言的石柱,而中国,这座沉稳的大山,却又一次给世界带来了喷涌而出的生机与绿意。 历史选择了中国,人类并不惊讶,因为今日的中国仍是那座山,一座永远推不倒的大山,每一粒泥土的沉淀都是千年传统的精华,林间的长啸仍是当初的潇洒,山林间生命代代更迭,真正不变的,是生机,是百折不回呈现出绿色的能力。千载兴衰风雨,你,静静地伫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你如此浩瀚。历史选择了你,我的中国,永远的中国。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在寒假里我读了《历史的选择》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我从中了解了许许多多的知识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在1921~~~1949年发生的。国民党的五次反“围剿”分别是在:1930年10月,1931年2月,1931年6月,1932年12月和1933年下半月。
当我读到夏明翰故事的时候,我不禁被他热爱革命的精神所感动,夏明翰被敌人送到刑场时,他写下了一首震撼人心的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死时才28岁,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那。我相信,像夏明翰这样为革命捐躯的人还有许多像:雷锋,方志敏,杨靖宇,这些人可都是为革命捐躯的人。
我给大家说一下雷锋的伟大事迹吧:1956年,16岁的雷锋便参加了革命工作,他的一生从来都是为别人奉献,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我要做一名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心甘情愿的做这样的‘傻子’。在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执行运输任务是不幸牺牲,当时他才22岁!雷锋在日记中还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愿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多么让人感动啊!如果这世界上多几个雷锋将会多么美好!
爱国钱学森,是我国的导弹之父,他写给中央的《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对新中国发展火箭和导弹技术提出了规划设想,他还得到过“两弹一星”的称号 。
记得在3年级的时候,我的同位非常的小气,我忘带的东西他从来不会借我,说我会给他能坏,我在私底下说他小气,发誓他忘带东西我一定不会借给他,正巧老师临时换了一节英语课,他没带英语书,哀求我借他,我说:“我问你借东西使你不借我现在也不借给你。”我看他那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便忍不住对他说:“我这次可以借你,但以后你一定也要乐于助人。”从那以后,我同位改变了以前的态度,不管谁问他借东西,他都会借给别人,在班里成了一名人见人夸的同学。可见,乐于助人有多重要。
读完了《历史的选择》这本书,我真的是受益匪浅,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对历史一窍不通,我一定要像雷锋那样乐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