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赏析

2024-12-16 08:59:1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我也是从网络中找的,这诗词书籍一类的百度网页中一般都有啊,你看看吧~

  赏析
  稼轩词六百余首,用调一百以上。在这些词调中,利用频率最高的是《鹧鸪天》,凡六十三首,占总数百分之十强,述怀、抒愤、言愁、叹老、酬答、赠别、祝寿、即事、咏物、写景、议论等等,无不用之。恐怕正是由于运用此调多而得心应手的缘故,所以“代人赋”便自然地也选择了此调。词题“代人赋”,今天已无法弄清代谁而作。从字里行间可知主人公是一位内心充满“离恨”与“相思”的女性。 上片先从写景下笔:“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柳塘新绿”,点明季节为早春;“晚日寒鸦”,点明时间是傍晚。这是送人归来后的眼中景。这景,是衬情之景。太阳即将落山,寒鸦正在归巢,极易令人引起对旧人的怀念,以孤独寂寞之感叹,而光线暗淡的“晚日”,又极易令人引起迟暮之想、不快之情,叫声凄婉的“寒鸦”,又极易令人精神不安、心情烦躁,所以在“晚日寒鸦”之后,紧接上了“一片愁”三字以抒其情。先写景后抒情是词人惯用手法,作者更是应用自如。“柳塘新绿”,是美好的景色,当是女主人心底的一缕“温柔”之情,使她眼里看出了景色的“温柔”。但是,“细柳新蒲为谁绿”呢?无限“温柔”为谁存在呢?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温柔”的“柳塘新绿”之景,也同样,只能使“一片愁”增浓。“温柔”之前着一“却”字,旨在挑明乐景与哀情的不一致。唐人严维诗云:“柳塘春水漫,花塘夕阳迟。”北宋诗人梅尧臣称其“天容时态,融和骀荡”,“如在目前”(《六一诗话》)。辛弃疾的“柳塘新绿却温柔”,也有类似的艺术奥秘。接下来的“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紧承上文的“一片愁”,是假设,是愿望同时也是深沉的感叹。这“眼底”的“离恨”,联系上文,又是“一片愁”之原因的展现。“不信人间有白头”,是以“眼底无离恨”为条件的,既然是“眼底”充满了“离恨”的,那末“人间”就只能“有白头”了。这是以婉曲的方式来强调“离恨”之伤人,离恨使人“白头”。这两句,若直言之,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君令人老”。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殷切地希望“眼底”真的“无离恨”,“人间”永远无“白头”。 上阕四句,作者以正反两种手法,也主人公的愁思,细品味感情尚未至高潮,但已是郁积心中,只待一发。过片以下,愁思进入另一层次,即由概括地说“一片愁”,变为通过具体行为来写“相思”之情,深化“一片愁“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是一个行为,极写女主人公离别之恨、相思之深。这将上片积情一、引发悲情顿上一层。离恨相思,她内在的是柔肠已经寸断,外表则是盈盈粉泪难收,“重上小红楼”。“小红楼”,当是她与自己心上人曾经共同地方。“重上”,妙在一个“重”字。女主人公送走意中人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楼遥望。开始是望得见的,后来就只见“晚日寒鸦”,望不见人影了。由于十分相思的缘故,望不见人影,还要望,因而“重上小红楼”。此时“重上”这“小红楼”,恐怕还是为要重温昔日携手并肩、恩恩爱爱的欢乐,幻想着心上人可能仍在楼上。真是“离别肠应断,相思骨合销”(陈后主《寄碧玉诗》)。这女主人公的感情,是多么缠绵悱恻,多么凄楚动人啊!结尾的“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进一步表现女主人公的痴情。这里的“频”字,正与“重”字呼应。她理智上清清楚楚地知道,视线已被青山遮断,心上人是看不到的,然而对情人的思念使自己不能自主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倚靠着楼上的阑干远望。明知凭栏无用,仍要一次又一次地倚靠阑干而远望。其痴情若此,令人感叹!以“频倚阑干不自由”这句作结,实有“神馀言外”之妙。正如欧阳修《踏莎行》下片云:“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写行人愈行愈远,故女主人公不忍继续远望。辛词则写行人已在山外,而女主人却频频倚栏远望,无法控制自己。表现不同个性、不同心态,各极其妙。 下阕里作者抓住女主人公几个典型行为,通过“难收”“重上”“情知”频倚”等词,准确地描写了,主人公痴情中身不由已的样子,其内心的思愁也不言自显。 这首词真可谓“工于发端”。开头两句展现的两种景象、两种感受、两种感情所体现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使抒情主人公神态毕现,因而以下文字,即从她的肺腑中流出。“柳塘新绿”,春光明丽,倘能与意中人像鸳鸯那样双双戏水,永不分离,便青春永驻,不会白头。而事实上,意中人却在“晚日”将沉、“寒鸦”归巢之时走向天涯!如果信手拈来,“相思令人老”那句古诗,正可以作为此时心情的写照。然而文学是一种创作,贵在独创。请看诗人是如何创新的:“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心绪何等低回宛转,笔致何等摇曳生姿!“无离恨”是假设,不“白头”是假设变成事实之后希望出现的结果。可现实呢?假设未能成立,“白头”已是必然,于是下阕紧承“离恨”、“白头”,以“肠已断,泪难收”开头,尽情吐露,略无含蓄。当感情如洪水暴发,冲决一切堤防的时候,是不可能含蓄、因为也用不着含蓄的。 这阕词虽然是“代人赋”,但在封建社会里,思妇是普遍存在的,思妇诗颇多亦有深厚的传统,因此稼轩写主人公之苦闷愁思能感同身受,写来其情不虚,其意不隔,“情真景真,与空中语自别”(许昂霄《词综偶评》)。可以大胆假想,也极有可能是以“代人赋”为障眼法,借以自写情怀,如李义山之《代赠》、苏东坡之《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之类。

回答2:

稼轩词六百余首,用调一百以上。在这些词调中,利用频率最高的是《鹧鸪天》,凡六十三首,占总数百分之十强,述怀、抒愤、言愁、叹老、酬答、赠别、祝寿、即事、咏物、写景、议论等等,无不用之。恐怕正是由于运用此调多而得心应手的缘故,所以“代人赋”便自然地也选择了此调。词题“代人赋”,今天已无法弄清代谁而作。从字里行间可知主人公是一位内心充满“离恨”与“相思”的女性。 上片先从写景下笔:“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柳塘新绿”,点明季节为早春;“晚日寒鸦”,点明时间是傍晚。这是送人归来后的眼中景。这景,是衬情之景。太阳即将落山,寒鸦正在归巢,极易令人引起对旧人的怀念,以孤独寂寞之感叹,而光线暗淡的“晚日”,又极易令人引起迟暮之想、不快之情,叫声凄婉的“寒鸦”,又极易令人精神不安、心情烦躁,所以在“晚日寒鸦”之后,紧接上了“一片愁”三字以抒其情。先写景后抒情是词人惯用手法,作者更是应用自如。“柳塘新绿”,是美好的景色,当是女主人心底的一缕“温柔”之情,使她眼里看出了景色的“温柔”。但是,“细柳新蒲为谁绿”呢?无限“温柔”为谁存在呢?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温柔”的“柳塘新绿”之景,也同样,只能使“一片愁”增浓。“温柔”之前着一“却”字,旨在挑明乐景与哀情的不一致。唐人严维诗云:“柳塘春水漫,花塘夕阳迟。”北宋诗人梅尧臣称其“天容时态,融和骀荡”,“如在目前”(《六一诗话》)。辛弃疾的“柳塘新绿却温柔”,也有类似的艺术奥秘。接下来的“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紧承上文的“一片愁”,是假设,是愿望同时也是深沉的感叹。这“眼底”的“离恨”,联系上文,又是“一片愁”之原因的展现。“不信人间有白头”,是以“眼底无离恨”为条件的,既然是“眼底”充满了“离恨”的,那末“人间”就只能“有白头”了。这是以婉曲的方式来强调“离恨”之伤人,离恨使人“白头”。这两句,若直言之,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君令人老”。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殷切地希望“眼底”真的“无离恨”,“人间”永远无“白头”。 上阕四句,作者以正反两种手法,也主人公的愁思,细品味感情尚未至高潮,但已是郁积心中,只待一发。过片以下,愁思进入另一层次,即由概括地说“一片愁”,变为通过具体行为来写“相思”之情,深化“一片愁“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是一个行为,极写女主人公离别之恨、相思之深。这将上片积情一、引发悲情顿上一层。离恨相思,她内在的是柔肠已经寸断,外表则是盈盈粉泪难收,“重上小红楼”。“小红楼”,当是她与自己心上人曾经共同地方。“重上”,妙在一个“重”字。女主人公送走意中人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楼遥望。开始是望得见的,后来就只见“晚日寒鸦”,望不见人影了。由于十分相思的缘故,望不见人影,还要望,因而“重上小红楼”。此时“重上”这“小红楼”,恐怕还是为要重温昔日携手并肩、恩恩爱爱的欢乐,幻想着心上人可能仍在楼上。真是“离别肠应断,相思骨合销”(陈后主《寄碧玉诗》)。这女主人公的感情,是多么缠绵悱恻,多么凄楚动人啊!结尾的“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进一步表现女主人公的痴情。这里的“频”字,正与“重”字呼应。她理智上清清楚楚地知道,视线已被青山遮断,心上人是看不到的,然而对情人的思念使自己不能自主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倚靠着楼上的阑干远望。明知凭栏无用,仍要一次又一次地倚靠阑干而远望。其痴情若此,令人感叹!以“频倚阑干不自由”这句作结,实有“神馀言外”之妙。正如欧阳修《踏莎行》下片云:“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写行人愈行愈远,故女主人公不忍继续远望。辛词则写行人已在山外,而女主人却频频倚栏远望,无法控制自己。表现不同个性、不同心态,各极其妙。 下阕里作者抓住女主人公几个典型行为,通过“难收”“重上”“情知”频倚”等词,准确地描写了,主人公痴情中身不由已的样子,其内心的思愁也不言自显。 这首词真可谓“工于发端”。开头两句展现的两种景象、两种感受、两种感情所体现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使抒情主人公神态毕现,因而以下文字,即从她的肺腑中流出。“柳塘新绿”,春光明丽,倘能与意中人像鸳鸯那样双双戏水,永不分离,便青春永驻,不会白头。而事实上,意中人却在“晚日”将沉、“寒鸦”归巢之时走向天涯!如果信手拈来,“相思令人老”那句古诗,正可以作为此时心情的写照。然而文学是一种创作,贵在独创。请看诗人是如何创新的:“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心绪何等低回宛转,笔致何等摇曳生姿!“无离恨”是假设,不“白头”是假设变成事实之后希望出现的结果。可现实呢?假设未能成立,“白头”已是必然,于是下阕紧承“离恨”、“白头”,以“肠已断,泪难收”开头,尽情吐露,略无含蓄。当感情如洪水暴发,冲决一切堤防的时候,是不可能含蓄、因为也用不着含蓄的。 这阕词虽然是“代人赋”,但在封建社会里,思妇是普遍存在的,思妇诗颇多亦有深厚的传统,因此稼轩写主人公之苦闷愁思能感同身受,写来其情不虚,其意不隔,“情真景真,与空中语自别”(许昂霄《词综偶评》)。可以大胆假想,也极有可能是以“代人赋”为障眼法,借以自写情怀,如李义山之《代赠》、苏东坡之《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之类。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546947.htm?fromenter=%F0%D1%F0%B3%CC%EC%B4%FA%C8%CB%B8%B3#7

回答3:

辛弃疾词作鉴赏

这首写农村风光的词,看上去好象是随意下笔,但细细体会,便感觉情味盎然,意蕴深厚。上阕头二句在描写桑树抽芽、蚕卵开始孵化时,用了一个“破”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终于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破”字不仅有动态,而且似乎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第三句“平岗细草鸣黄犊”“平岗细草”和“黄犊”是相互关联的,黄犊在牛栏里关了一冬,当放牧在平坡上时被乍见春草,欢快无比。“鸣”虽写声音,但可以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的悠闲,神态。第四句中的“斜日”、“寒林”、“暮鸦”按说会构成一片衰飒景象,但由于用了一个动词“点”字,却使情调发生了变化。“点”状乌鸦或飞或栖,有如一团墨点,这是确切的写实,早春的寒林没有树叶,所以黑色的乌鸦,在林中历历可见,故曰“点”这不得不使人想到马致远《天净沙》的警句“枯藤老树昏鸦”。两相比较,给人的感受很不相同,马致远是在低沉地哀吟,而作者却是在欣赏一幅天然的图画。

词的上阕主要是写近处的自然风光,下阕则将镜头拉远,进而涉及人事。“山远近,路横斜”,一笔就将视线拉开了,在山区这种路成为村落与村落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成为与外面世界联系的桥梁,生活在山间的人们,时常觉得那路会给他们带来新的东西,所以词人对眼前蜿蜒于山间的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青旗沽酒有人家”,横斜的路,去向不止一处,但词人的注意力却集中在有青旗标志的酒家上。山村酒店,这是很有特色的一处地方风景。词人在一首《丑奴儿近》中就写过:“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只写出酒家青旗,意思便不言而喻了,一个“有”字透露出词人欣喜的心情。

眼前的农村美景使他悟出了一种道理,在结尾两句中翻出了新意:“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那散见在田野溪边的荠莱花,繁密而又显眼,像天上的群星,一朵接一朵地迎着风雨开放,生命力是那样顽强,好像春天是属于它们的“相反城中的桃李则忧风愁雨,春意阑珊。这两句,上句宕开,借”城中桃李“憔悴伤残的景象为下句作衬,虽只点桃李而可以使人自然联想到城中的人事;末句则收归眼前现境,”在“字稳重而有力,显然带有强调的意味。

这首词通过写景和抒情,表达了作者在罢官乡居期间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和对城市上层社会的鄙弃,并由此把词的思想意义向纵深方向拓展。荠菜花的花瓣碎小,颜色也不鲜艳,只有浓郁的香味,在城市人眼里,一般是算不上什么花的,作者却偏偏热情地赞美,除此之外,引起作者注意并捕捉到的,还有桑芽、幼蚕、细草、黄犊等等,多半是新鲜的、富有生命力的事物。这些,连同那出现在画面上的山村茅店的酒旗,都体现了一种健康的审美观。词中关于“城中桃李”和“溪头荠菜花”的对比,还含有对生活的哲理性的思考,荠菜花不怕风雨,占有春光,在它身上仿佛体现了一种人格精神。联系作者篇首的目注“代人赋”,当时很可能是朋辈中有人为作者罢官后的生活担忧,因而词人便风趣地以代友人填词的方式回答对方,一方面借荠菜花的形象自我写照,一方面又隐隐流露出自己不做愁风雨的城中桃李,而做坚强的荠菜花,以此与友人共勉。这首词把深刻的思想乃至哲理,与新鲜生动的艺术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人多方面的启迪。

词与诗在语言运用上是有差别的。这首词大部分用了对句,并且很注意动词的运用和某些副词、介词的搭配,词的上阕“破”、“鸣”、“点”以及下阕。

回答4: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546947.htm?fromenter=%F0%D1%F0%B3%CC%EC%B4%FA%C8%CB%B8%B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