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除了五城兵马指挥司的长官叫指挥,其他的都叫指挥使!
他们的品级也是有所不同的:
最高是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也就是俗称锦衣卫指挥使)正二品武官!与文官的左右丞(丞相副手)平级;与兵部尚书(以及其他尚书)平级!
其次是都指挥使司,也是正二品,但他是地方官!
然后是京卫指挥使司,正三品,中央官员!
再就是卫指挥使司,正三品,地方官员!
五城兵马指挥司,正六品,中央官员!
明朝以武立国,但接受宋代教训,没有采用以文抑武的政策,相反大幅度提高武官级别,而且明太祖朱元璋还明确规定文臣不得封公侯,最高只能封伯爵。
设置最高军事机构为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都督府,每府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副手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
朝廷各卫的指挥使都是正三品,各省的军事长官都指挥使为正二品,要高于本省的行政长官布政使(从二品)。地方各卫的指挥使也是三品官,千户所的千户为正五品,百户所的百户为正六品,都远高于知县(正七品)。
不一样
一个卫的指挥机构是卫指挥使司,最高长官是指挥使。下属多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应有至少一千人的兵力。但实际上到了明朝中期以后,往往不过百人而已。
而另一方面明代又不得不大量的募兵。从而导致多种制度混杂。
凡是拥有千人以上士兵的守备、都司、游击三级指挥官,都可以被尊称为指挥。这些指挥官实际上有时根本连原有卫所制下半个千户所的防区都没有。
另一方面,有些地方,原本只有一个卫几千兵力编制的地方,却由于战争的关系而兵力越来越多,甚至数以万计。只不过这时候,这个卫的地方也就不是区区一个指挥使,而有数个都指挥使同时驻扎了。
一样啦,只不过指挥是指挥使的简称摆了(例如:XX兵部尚书,平常就叫XX尚书就好了)
明朝史料中的指挥,是指挥使、指挥同知和指挥佥事的统称。
确切的告诉你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