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句话很有意思,是形容大学生的:你永远不知道,站在你面前光鲜亮丽的小仙女,背地里到底欠了马云多少钱。生活费好像永远不够用,还没到月底就已经穷得连泡面都不敢多吃了。但是日子总要过,消费一时爽,拉下的饥荒也是要还的,天气冷了,又该添置新衣服了……花钱的地方那么多,应该怎样优雅而不失礼貌地向父母要求追加一点生活费呢?
很多学生天真地认为,上了大学就算是实现“财务自由”了,不用上班,每个月有固定的生活费入账,而且还时不时可以申请追加拨款,只是如何向父母开口却也是是个技术活,等到月底捉襟见肘的时候,大学生们就开始绞尽脑汁,花式向父母要生活费了。
01:装穷卖惨
到了月底,一个没搂住,花钱稍微大了一点,弹尽粮绝,钱包像脸一样干净,又不好意思直接向父母开口要钱,怎么办?有的学生就开始充分利用朋友圈,发一些生活悲惨的照片,比如蘸着老干妈的白米饭,裂开口子的运动鞋,或者是热气腾腾的方便面……
当然,为了效果能够更好一点,最好能够发上一些励志而又充满正能量的话,比如感恩父母,自己要艰苦奋斗,宁愿挨饿受冻也不愿给父母增加负担什么的。这样一来,父母就会觉得,如此乖巧又懂事的孩子,怎么忍心让他受苦呢?于是马上就会有一笔补充资金入库,以解燃眉之急。
02:欲擒故纵
这也是很多大学生喜欢用的一招,反其道而行之。如果频繁向父母要钱,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厌烦和不满,最后虽然勉为其难进行了拨付,但是免不了来一通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让你以后生活费要省着点花。
如果你到了该问生活费的时候不问,故意拖延一段时间,变得冷静,佛系,也不怎么给他们发信息了,跟以前表现完全不同了。这时候父母可能就比较着急了,他们会猜测是不是碰到什么困难了,不会出什么事了吧。这时候他们会主动联系你,并且提到生活费。
这个时候你云淡风轻地表示,虽然生活有点清苦,但是你还是可以坚持下去的,这时父母一般都会很快给你打钱,让你不要过得那么辛苦。
03:旁敲侧击
直接开口被拒绝有点难堪,为了显得比较幽默,化解尴尬的气氛,大学生们开始编起了故事,比如:我是一只小螃蟹,有一天我走着走着,我的钳子就掉了。我就去找医生,医生问我怎么了?我说:“我没钳了”。
这样的方式相信父母看了,也会发出会心的微笑,马上就会给你发个红包。当然,这一招并不是对所有的父母都有效,也许你等了半天,准备点红包的手指都举酸了,换来的却是一句:这是什么意思?
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换一种更加直白的方式了,进行表情包攻击,文字加表情,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目的,而且那个表情还挺谄媚,爸爸妈妈看了也不会生气。
当然,大学生也不能花钱没有节制,毕竟一个家庭要供养一个大学生本身就不容易,如果生活费过高,对家庭造成的经济压力也不小。那么大学生一般来说,一个月要多少生活费才够用呢?
根据网上的统计数据,一般来说,大多数大学生的生活费在800元到2500元一个月不等,当然,800元到1200元一个月的学生只能解决温饱,会比较窘迫一点。所以一般来说,1600到2000元之间在正常范围。除了解决生活问题,还能有点小钱进行社交和买点小玩意。
当然,大学的生活费还和地域有关系,根据统计数据,江西,甘肃,新疆等地大学生的生活费是比较低的,大概在千元左右,而广东,北京,山西,三亚等地生活费就比较高了,突破两千,最高的北京甚至已经达到了2900元。
大学其实也是一个小社会,所以学生要合群的话,既不能表现得太窘迫,也不能过于大手大脚。家长在考虑孩子生活费的时候,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之外,还是需要有一点活动经的,比如偶尔聚个餐,吃个烧烤啥的。家长在给生活费的时候,既不能过于放纵,也不可过分苛刻。
可以向自己的父母表明自己生活费的去向,然后通过这种方法向父母索要生活费。
自己可以把自己的困难说清楚,然后父母会明白自己的意思,这样父母就会给自己生活费了。
一定要在父母心情愉快的时候,然后跟父母表达你想学习,变优秀的志向,比如要报名个兴趣爱好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