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代表作是什么?

2024-12-28 06:09:2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主要作品  《檀香刑》

  《生死疲劳》

  《丰乳肥臀》

  《红高粱家族》

  《透明的红萝卜》

  《丰乳肥臀-增补版》

  《藏宝图》

  《四十一炮》

  《天堂蒜薹之歌》

  《拇指铐》

  《白狗秋千架》

  《莫言精选集》

  《莫言作品精选》

  《酒国》

  《食草家族》

  《白棉花》

  《红树林》

  《月光斩》

  《老枪·宝刀》

  《会唱歌的墙》

  《司令的女人》

  《良心作证》

  《锁孔里的房间》

  《什么气味最美好》

  《传奇莫言》

  《莫言散文》

  《莫言中篇小说选》

  《莫言王尧对话录》

  《战友重逢》

 《蛙》

回答2:

《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蛙》

回答3:

《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

回答4:

红高梁家族,丰乳肥豚,蛙等

回答5:

1、代表作:《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酒国》、《天堂蒜薹之歌》、《四十一炮》。
2、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庭》、《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蛙》等八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白棉花》等二十四篇,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枯河》、《拇指铐》等六十余篇,电影、电视、话剧剧本等多部。
3、作者简介
  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1955年2月17日生。出身于农民家庭,小学未毕业即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其间曾经到棉花加工厂做过临时工。1976年2月应征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班长、教员、干事、创作员等职。1997年10月转业到报社工作。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和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班,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莫言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4、部分作品介绍
《天堂蒜薹之歌》
  诺贝尔奖常任秘书彼得·英格伦挑选出于1995年首次在英国出版的《天堂蒜薹之歌》,作为莫言的入门书。故事背景设置在在20世纪的中国农村,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天堂县过着或多或少百年不变生活的农民的故事,他们一直被命令只允许种植一种作物——蒜薹——然后在当初一声令下要求生产大量商品导致市场过剩的官员们,拒绝购买他们的产品时孤立无援地离开。这本书,一直被拿来与《第二十二条军规》和《愤怒的葡萄》相比较,在进入90年代后,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而一度无法见到。
《红高粱家族》
  由于1987年张艺谋执导的同名电影,《红高粱家族》成为了莫言在西方最知名的作品。张艺谋的电影只根据小说的头两章故事拍摄,但整书却讲述了家庭中的三代人挣扎于20世纪中国农村坎坷跌宕所带来的恐惧。故事从女人的孙子的视角倒序,女人因为给村中的抗日战士运粮而被日本人枪杀,从此被祭为英雄。然而在20世纪30年代,村庄所抗争的暴力并不只有日本侵略者,还有反复破坏红高粱地的土匪。
《酒国》
  特级调查员丁钩儿去酒国调查吃人的传言时,被人设宴款待。然而,宴席上的酒食却另有玄机。丁钩儿醉到不省人事之后,被矮子、长鳞片的恶魔、一群养来要吃掉的男童和阴险的厨师所构成的一连串噩梦击倒。莫言用两条叙述线,展开了他对中国与食物之间的联系的理解——一条是丁钩儿的侦探经历,一条则是“莫言”与他的读者间一系列的书信。
《师傅越来越幽默》
  《师傅越来越幽默》是一本作品集,收录了莫言在20年的时间中所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的题材以幻想小说和寓言为主,兼顾悲剧和戏剧。这些故事中,有想要成为资本家的模范下岗职工,有吃铁的男孩子,有被抛弃的女童,有飘走的新娘。莫言童年时经历过饥荒,迫使他吃炭充饥。据莫言说,这些故事的创作受到了饥饿和孤独的启发。而小说在情节上对官僚体系的摧毁,以及令个人幸存的处理,使得莫言得以与卡夫卡相提并论。
《丰乳肥臀》
  《丰乳肥臀》采用了横跨20世纪的宏大叙事。故事讲述了的上官鲁氏的命运。上官鲁氏在1900年义和团“拳乱”中出生,她的父亲被德国士兵杀害,母亲也在不久后共赴黄泉。自杀之前,上官鲁氏被母亲藏在了一口面缸里,后来被姑姑抚养长大,嫁给了一个“连鼻涕都不如”的丈夫。在婚后的一系列出轨中,上官鲁氏生下了8个儿女,其中便包括了故事的叙述者,同时也是视若珍宝的儿子——上官金童。
《四十一炮》
  《四十一炮》讲述的是“斧头、臭水和日本迫击炮”的故事,是一场“中国农村的荒诞剧”。故事采用双重叙事,在老和尚聆听徒弟讲述花天酒地生活的同时,讲述了另一场家庭悲剧。《四十一炮》的英译版将于明年一月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商在宣传时,已经将其与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和波兰文学家维尔托德·贡布罗维奇相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