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清朝的选秀就和我们在影视剧当中看到的差不多,但实际上要比实际情况要比影视剧当中复杂,因为毕竟在选秀背后还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
清朝的选秀从顺治帝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选秀制度的建立,其实不仅仅是为了给皇上选合适的妃子,同时也是为了促进君臣关系,从而巩固自己的政权,比如清朝的选秀,其实并不是从平民百姓当中选一些长相秀美的女子,而是从朝中官员的家眷亲属中选择合适的妙龄女子。
其实就单单这一点来说,因为朝中的官员有很多,包括大大小小的官员,要统计这些妙龄女子可真是一个不小的工作量。同时这些妙龄女子也要符合年龄的要求,一般参加选秀的女子在12岁到17岁之间。而经过年龄和家庭背景的筛选之后,这些人要把自己所有的资料上报上去,而这个资料一定要极其详细,包括你的祖宗三代,把这些资料上报给户部之后,互不再经过另一层筛选,再筛掉一批人,剩下的这些人基本上就可以进入皇宫参加选秀了。
而参加选秀的人不一定就是京城的人,如果有偏远地区的妙龄女子,她们还要提前很长时间赶路,赶在选秀的日期之前来参加,而且古代的交通并不便利,这一路风尘仆仆,条件可真的是十分艰难了,而且这一路还可能有山贼土匪,甚至可能遭遇危险。
进了京城以后,要早早的就在门口外等候,一直到固定的时间,这些秀女才可以进入到皇宫之中,但是他们也不能直接见到皇上,因为这么多的人,皇上根本没有时间去筛选他们,而筛选他们的人,首先应该是皇上身边的亲信太监,而太监会根据皇上的要求以及和基本的外在条件衡量这些秀女是否符合皇上的标准,所以这些太监也是不能够得罪的。
被挑中的秀女再经过宫里有经验的嬷嬷培养养在宫中,等到皇上有朝一日翻了牌子,他们才有机会被造型做皇上的妃子,所以说选秀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
第一,奏报发文。
其实正儿八经的选秀是从顺治时期才开始的,后来每年到了选秀时间之前,户部就会上奏,在得到允许之后,就会正式发文。发文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告知八旗,让大家都回去找找,有适龄的女子都要上报上来,然后统一汇总。汇总完了之后,户部就会给皇帝过目。
第二,定日期进宫。
在皇上看过之后,就会定一个日期下来。定下来的这个日期就是秀女要准备入宫的日子了,八旗推送上来的女子都会被送到京城里。所有的秀女按照之前就定好的顺序排列好,然后一一进入皇宫。
秀女进宫走的路线也是有安排的,要先容地安门进入,然后到神武门,最后进入顺贞门。秀女是从前一天晚上开始入宫的,真正等到了神武门外,其实都已经是第二天中午的事情了。
第三,皇帝或太后一一选阅。
等到入宫之后,重头戏就开始了。这个时候所有的秀女会在太监的指引下,几人一排给皇帝或者是太后审阅。如果有被选中的,那么就会被留下牌子。如果没有选中,那么就撂牌子。
但是被留下牌子的也不能高兴的太早,因为这还不是最后的结果,还有一轮的复选在等着秀女们。只有复选也通过的,才有机会成为皇帝的女人。
第四,留宫。
复选也不一定只有一轮,可能会有好几轮。只有经过了层层复选,都被留下的,那才是最后的赢家。这些最后被留下来的,就有了留宫住宿的机会。其实就是再次进一步考查,等到这次也复选通过了,那么就是最后被留牌子了,算是被选上了。
选秀是要先登记信息的,毕竟古代的皇亲国戚那么多,然后就选一个好日子,皇帝、皇后等人坐在台上,下面的秀女会根据外貌、特征、家世等进行筛选。
到了选秀的时候,会由八旗把应选人选名单给户部,由户部报给皇上,有满人也有汉人,总体来说满人的位分都会高于汉人秀女。
感觉会和清宫剧里面的差不多,秀女都是千挑万选的官宦女子,经过重重考核和培训,最终等待皇帝皇后的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