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体温37℃,为何外界温度超过30度就觉得热?

2025-01-01 12:59:3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度左右,体内并在不断的产生热量,并需要不停的向自然环境中发散相应的热量,以保持体温的动态平衡。



在空气中,人体如果不出汗,机体的热量主要是靠对流的方式发散到自然环境中去的,空气温度较高时,对流发散热量的方式将不能满足需要,人体的热量发生积聚,使人感觉不舒服,但人体在高温度环境下会以出汗的方式以加强散热;而人体泡在比体温低的水环境中,则主要以传导的方式将热量发散到水中,此比对流的方式效果明显多了。

人体降温主要靠流汗,汗液蒸发后可将体热带走,当周围环境湿度高时汗液不易蒸发、不易散热,所以会“感觉热”。

身体实际感受到的环境温度和当时的相对湿度有关,湿度越高会感觉越热。除湿度外,体感温度还受风速、直接日照和人体基础代谢率影响。其中日照量变动较大,而人体代谢率也因人而异,皆较难以定量方式计算;而风速较强时,会加速人体皮肤表层的散热,使感受的温度较实际气温还低;直接日照也会使体感温度增加。

气象预报提供的体感温度适用于户外、通风有遮蔽的环境条件下,所考虑的气象要素,除了气温之外, 包括了湿度及风速的效应。其计算公式为引用Steadman, R.G.于1984年所发表的研究(A universal scale of apparent temperature)。其他和体感温度相似的温度指数,如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发布的Heat Index及加拿大环境部发布的 Humidex系考虑气温及相对湿度的效应,而美、加两国所发布的Wind Chill(风冷效应)则是考虑气温及风速的效应。

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干中的“下视丘”。

当体温超过38℃血液就会变热,当高温的血液流到下视丘,此体温调节中枢会释放热的信号至全身,并发出指令告诉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透过皮肤汗腺的分泌后就能排热,使体温能恢复正常。

所以不管是剧烈运动,或是因外界环境温度太高造成体温上升,只要下视丘功能正常,皮肤血管能扩张、血液循环好,基本上散热都不成问题。若一个人的心肺功能不好,就无法有足够的血液循环到皮肤,就不会流汗散热,这就是为什么中暑在年纪大、有慢性病的病人身上比较多发。而且当汗腺要分泌、要流汗时身体的水分一定要够,如果很热的当下又缺水的话,是不会有汗的。

回答2:

因为人是恒温动物,不能再温度太高和太低的环境适应。

回答3:

因为外界不光有高温,还有紫外线。

回答4:

因为外界还有紫外线,对人的皮肤伤害很大。

回答5:

外界温度和中枢神经感觉的温度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