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夫爱少妻,都是年龄惹的祸
公元1634(天聪八年)年这一年,26岁的海兰珠嫁给了43岁的43岁,二人差了17岁。典型的老少配。这个年龄就很有意思了。首先按照常理,26岁的女人在几百年前的蒙古族,一般都是好几个孩子的妈了,但关于海兰珠26岁前的记录基本是一片空白。
发生了什么故事我们无法猜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此时的海兰珠一定不是少女了,而是女人。再直白一点就是该懂的都懂了,该会的都会了。用花丛高手的话就是正是风韵绽放的时候。
再来看皇太极,43岁他继承汗位已经7年,让其头痛不已的林丹汗病死了,困扰八旗的蒙古问题基本解决了,正是“事业”有成志得意满的时候,这个时候自然需要美人相伴。成功是一个男人最大的魅力,风韵是一个女人最动人的魅力,干柴遇烈火,自然宠幸有加。此外海兰珠还有别人不具有的其他优势。
古时候的草原民族,征服一个民族后,部落酋长的女人自然成为首领的战利品,皇太极也是如此,就在娶了海兰珠的同一年,皇太极就封林丹汗的遗孀巴特玛为侧妃(后来又改嫁了),第二年又封林丹汗的另一位遗孀娜木钟。
这几位熟女魅力肯定不比海兰珠差,那海兰珠为何能够获得专宠呢?这就要看当时后宫的主人是谁了,不是别人而是海兰珠的亲姑姑——孝端文皇后(又名哲哲),虽说是姑侄关系,但哲哲只比海兰珠大了10岁,这很容易成为闺中密友,而为了同一个家族的利益,获得皇太极的专宠是必须要奋斗的目标。
而皇太极又常年征战在外,后宫自然就是哲哲一人说的算,想怎样谋划谋划,简直是太轻松了,而且换个角度,海兰珠嫁给皇太极本身,或许就是感到年老色衰的哲哲为了把持皇太极的宠爱,而暗中谋划的。要知道争宠不是表面的争风吃醋,而是为了整个部落的利益。
不然为何一直不太受待见的庄妃(海兰珠的妹妹),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能怀上顺治帝,没有哲哲的支持,或许只有独守空闺的命运。说到庄妃,或许很多人会说她比海兰珠还小,应该更嫩更得宠才对?
这就有点想当然了,要知道庄妃嫁给皇太极时才12岁,就是个稍大一点的娃娃而已,而等到其长开变漂亮,十几年的相处早就没了新鲜感,都快成为亲情了。而且一直身居后宫,接触的人和事物,学会的本领自然无法和在草原长大到二十多岁的海兰珠相比。想像一下吧,大草原上貌美的海兰珠,与烈马相伴,能歌善舞,野性的很呢,正是成功男人想要征服的胭脂虎。
如果说顺治因与董鄂妃的千古佳话而被称之为“小情圣”,那他爸皇太极就是“老情圣”。皇太极与海兰珠,曾在关外盛京上演过一段“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帝王之恋。
帝王至高无上,可享三宫六院,妻妾之多是毫无疑问的。因此,爱情也就成了宫廷的奢侈品。海兰珠能得到皇太极的真爱,无疑是幸运的。
1、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海兰珠,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部贝勒寨桑的长女,是哲哲皇后的亲侄女,同时还是孝庄的亲姐姐。
天聪八年,26岁的海兰珠在哥哥吴克善的护送下,嫁给了大她十七岁的皇太极。二十六岁,放在当时已经是“超级剩女”。有多种迹象表明,海兰珠此次属于再嫁。在此之前,她的姑妈与妹妹已经嫁给了皇太极。
姑母侄女三人同嫁一夫,这在历朝历代都极为罕见。皇太极既已娶了海兰珠的姑妈与妹妹,为何还要娶她呢?
一、满蒙之间为了彼此利益,有联姻的传统,尤其是科尔沁部,与满清关系最好,联姻的频次也相对较高。海兰珠嫁给皇太极,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二、很有可能是哲哲皇后与科尔沁部有意为之。海兰珠嫁给皇太极之前,哲哲皇后与庄妃还未生下一个男孩。将来继承汗位时,蒙古系将竹篮打水一场空,其他妃子所生皇子就能拔得头筹。
一旦嫡位被其他皇子夺走,其母妃将成为六宫之首,这对蒙古系妃嫔的地位将是一个很大威胁,而且科尔沁部在大清的地位也会下降。为了保护自己以及家族地位,只有让科尔沁部女子生下皇子并继承汗位。因此,哲哲拉上海兰珠,联同庄妃,三位科尔沁女子侍一夫,增加生男孩的概率。
人和人的感觉,往往十分奇妙,有夫妻相处数十年却不知情为何物,有时路上相遇便能一见倾心。海兰珠入宫时虽然已过豆蔻年华,却增加了女人的成熟之美,更显风情万种。她在后宫,很快就俘获皇太极的欢心,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崇德元年,册封后妃之时,尽管海兰珠是后来者,但她被封为东宫宸妃,地位仅次于哲哲皇后。皇太极在海兰珠的册文中说:“秉德柔嘉,持躬淑慎,侍朕以来,壶仪攸著”。若非哲哲先入为主,且是海兰珠同出一族的长辈,海兰珠很有可能就会母仪天下。
皇太极对海兰珠的宠爱不仅体现在名分上,在给她的寝宫上也别出心裁。其他妃嫔居住的宫殿为麟趾、衍庆、永福,名字虽好听,但都寓意吉祥如意而已,并无新意,而海兰珠居住的“关雎宫”则与众不同。“关雎”一词源自《诗经•关雎篇》,诗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不是一首普通的诗歌,它流传千载,穿越时空,表达着男女之间的真情挚爱。诗序注云: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皇太极将内涵丰富的“关雎”赋予海兰珠的寝宫,既表达了对海兰珠品格魅力的赞美,同时又是一次深情的告白。
2、得一人心,却生离死别
崇德二年,海兰珠生下皇八子,这是她与皇太极的爱情结晶。皇太极爱屋及乌,这位皇八子因此享受了各种非比寻常的待遇。
为了提高皇八子的身份,皇太极精心编造各种传说、天文怪象,让王公大臣都觉得“此非常之贵征也。”这与古代秦始皇、刘邦、汉武帝诞生时的“神奇”,可谓一脉相承。
此外,皇太极还开创先河,在大政殿颁布清代第一道因后妃“诞育皇嗣”而大赦天下的命令:
“自古以来,人君有诞子之庆,必颁大赦于国中,此古帝王之隆视。今蒙天眷,关雎宫宸妃诞育皇嗣,朕稽典礼,欲使遐迩内外政教所及之地咸被恩泽。”皇太极对皇八子关怀备至,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满清王公大臣争先恐后地祝贺,各盟友也纷纷献上表文、方物以朝贺。第二年元旦,东边邻国还特地上了一道“皇太子笺”,基本上已默认皇八子成了继位人。
就在海兰珠前途无限时,天公不作美,她所生的皇八子不幸夭折。这对长期居住深宫的海兰珠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从此佳丽郁郁寡欢,人比黄花瘦。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崇德六年,皇太极在前线与洪承畴决战,突然接到海兰珠行将就木的消息。皇太极也不顾前线军情,上演一出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佳华,立刻赶回盛京。当他赶到皇宫时,海兰珠已经香消玉损。
面对海兰珠的遗体,皇太极悲痛欲绝,下令“一切丧殓之礼,悉从厚”。
秋媚说:“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是无数女生对爱情的向往。海兰珠不仅得到一人心,而且是一颗帝王心,但遗憾的是,上天让她“执子之手”,却没有让她“与之偕老”。
科尔沁出美女,皇太极的皇后哲哲、后来的皇后大玉儿、宸妃海兰珠,姑侄三人都曾盛宠一时,均出自科尔沁。哲哲是皇太极一生至爱,曾许诺一生都不负她,他也算是做到了。
大玉儿是个美丽聪慧的女子,只是皇太极对她的宠爱并没有长久。到了海兰珠这里,才算是付诸一个男人半生的真心,极尽的荣宠。
一、戎马半生,不愿再征服谁
皇太极能征善战,为了巩固政权而满蒙联姻,这为他带来了一位好皇后哲哲。哲哲与皇太极感情非常好,她也担得起皇后的份量,极其尽心地照顾着皇帝,甚至为她安排大玉儿进宫。
一开始,大玉儿对于皇太极来说,是着迷的。可是这个聪明过人的女子,即便是才貌双全,也不能将皇太极的心完全地控制。
皇太极已过了年轻气盛的年纪,前朝的事,征战的事,都让他头痛不已。对于大玉儿的聪明来说,他认为是种负担。
聪明的女子往往难以驯服,当他过了征服的欲望之后,褪去了激情和野心,难免觉得心累。
并不能推心置腹,反而心生芥蒂。太过聪明的女人,没有办法交付真心。
二、海兰珠的柔弱,彰显皇太极暮年的壮心
科尔沁部与皇太极的联姻,是互相成就,对于哲哲和大玉儿都没有生下皇子这件事,也让人耿耿于怀。于是这件事也常常让人诟病。
“科尔沁部的长得女孩美,但是她们都不会生儿子。”
于是科尔沁把海兰珠送进了宫,虽然没有确凿证据说海兰珠一定是结过婚的。但是以她二十六岁入宫的年龄来推断,她这个年纪可能是婚配过的,而且很可能是个寡妇。
传说海兰珠性格忧郁、多愁善感,可能与她的生活经历有关。这样一个我见犹怜的美人,虽然有着一些过往,反倒增添了一些神秘感,而且还透漏着一些熟女的风情。
在她的柔弱面前,男人都是高大威猛的,她总是自叹不如的。已到暮年的皇太极,或许在心里上正需要这种楚楚动人的女人来满足他日益褪去的强大。
三、别人当他是皇帝,她当他是夫君
大玉儿虽然与多尔衮未成亲,但是在皇太极心中,她的人是属于他的,但是心不属于他。
而海兰珠曾经有过一段婚姻,看起来不如大玉儿,但是她的心是完完全全属于皇太极的。
她或许没有姑姑哲哲懂事,也没有大玉儿聪明,但是这种不完美也是一种真实,她的小脾气对于一般君王一定是致命的。但是皇太极认为这是一颗真心,他认为她的这些小瑕疵都是因为她是真心把她当做一个男人来看的。
哲哲敬他,他也和她相敬如宾。而大玉儿二心于他,只有海兰珠让他觉得可以交付真心,无所顾忌地,像一对寻常夫妻一样相爱。
他们如此相爱好不容易有了一个爱的结晶,没相当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子,却不幸夭折了。让海兰珠伤心不已,不久就郁郁而终。而她的死了,也带走了皇太极的心,不久就随她而去了。
在诸多影视作品中,都是突显孝庄皇后的,这个在历史上没有一席之地的女人,却赢得了皇太极的心。可见爱情是盲目的,我们先入为主的思想里,海兰珠一定是不完美的,可是她在皇太极的最后的日子里,却活成了唯一。
与皇太极成婚。当时海兰珠已26岁,虽然已过妙龄,然而更加丰满成熟,娇艳动人,因而倍受皇太极的宠爱,以贤淑文静著称。
宸妃海兰珠,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汉译海兰珠,生于约万历37年(1609年),她是孝庄的亲姐姐,比孝庄大4岁。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已经26岁,比孝庄晚嫁皇太极9年。历史记载中,宸妃海兰珠可谓宠冠后宫,但是所有史料均无记载此人26岁之前的任何资料。生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比庄妃大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