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刻苦,要舍得花时间。每天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养成习惯。谁也不是天才,不可能不学就会。
第二要讲究方法,要少走或者不走弯路。你再用力,花的时间再多,如果方法不对,尽走弯路,效果也不好,还会影响信心,打击自己的积极性。
第三是咬牙坚持。
开了好头就要持之以恒,遇到困难要咬牙坚持,千万不能松劲。事后,你甚至会被自己的精神所感动,进而特别珍惜自己的成果,越来越不忍心放弃,于是就成了好的习惯。
第四是创造好环境。
可以几个人约定,也可以班级倡议,大家互相督促,把某些好的东西坚持下来,杜绝和克服那些坏的东西。这样做很有好处,不仅有利于养成好习惯,而且,好朋友有了,好的集体风气有了。
第五是不找借口。
人最容易原谅自己,事情没做好,想办法找一些原因,让自己心安理得,这是一种坏习惯。它会让你软弱,会让你偷懒,会让你逃避,结果你丧失了勇气。
第六是要利用一切机会来锻炼自己,习惯于为他人服务。
建议大家有机会的话要乐于担任一些社会工作,它不仅不耽误学习,反而是锻炼自己责任意识、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工作能力的好机会。这些东西形成了,也是一种好习惯!
决定一个人学习成绩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天分或者说是智商,二是学习条件,三是习惯。现在,人与人之间智力差异并不是特别大,人们的学习条件也相差不多,关键要有好的习惯。
1、检索式学习记忆法。检索学习就是透过各种让大脑觉得有点困难的方式把知识提取出来,从而深化记忆,以及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课后的测验、自我提问或测试、间隔练习、给他人讲一遍、不同科目和技能的穿插练习等等都是检索的方式。对于间隔时长,学习之后要及时检索练习一次,然后可以间隔一天再练习,让睡眠帮你遗忘一部分东西。但也要注意,间隔时间不要太长,让自己忘记太多东西,否则就不是检索了,而是重新学习。
2、多样化学习法。多样化就是要既会集中练习,突破难点;又要学会穿插学习、交替学习,把既相关、又不同的学习内容混合在一起学习。比如,在学数学的时候,把数学中的函数题、几何题、统计概率等题目都混合在一起来练习。这样的长期练习,会让你在遇到问题时,能快速地从大脑中调取出合适的知识、公式来解答问题。平时的学习练习中,集中学习和穿插交替学习要恰当地结合起来。如果你对某一项知识掌握得不好,则可以专门抽出一段时间,专门针对这一目标进行集中练习。比如:我的语文阅读理解差,我就每天抽一个小时来专门做阅读理解、总结整合各种答题思路和技巧。如果单一的知识都掌握得差不多,可考试的时候总是找不到思路,那么平时在学习练习时,就要进行穿插学习,比如去做做综合卷子或试题,而不是单独练习某一个板块的内容。
3、反馈学习法。一个人想要进步,要学会判断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这样才能在进步的同时不断调整自己。要学会给自己建立一套反馈机制,具体方法就是:经常使用测验与检索,来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弥补。具体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进行测试,通过测试看看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在哪一方面欠缺;二是通过间隔练习或其他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三是再次检测自己,看看哪些地方做了改进,哪些地方还需要下功夫。这是一个打磨技能的过程,通过这种方法,你才能弥补自己的弱点,把潜能尽可能地发挥出来。
4、建立记忆线索。在记忆学习中,灵活运用一些记忆技巧,建立记忆线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们常用的谐音法、图像法、联想法、位置法、结构法等等。像“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中的:①“编码定位记忆”就用到了谐音/意义/形象转化记忆、位置记忆、联想记忆、图像记忆,就是把你要记忆的东西和一系列位置(比如我们熟悉的身体、家居家具)联系起来,建立记忆线索。②而其中的“思维导图记忆”就用到了图像记忆、结构记忆、索引记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