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陶器,仍以灰陶为主,也有暗纹陶、印纹陶及具有特色的彩绘陶等。
"暗纹"是战国时期陶器的一种装饰技法,是用尖端圆滑的工具,在半干的陶坯器壁上轻轻刻、压花纹,使陶器烧成后在适宜的光线下呈现隐隐发亮的暗花图案,这种陶器称"暗纹陶"。大约始于春秋中叶以后。洛阳烧沟出土的战国陶豆、壶、鼎、盆上,大多施有暗纹装饰,图案有平行线、网状、锯齿、"S"纹和螺纹等,是战国暗纹陶的代表性器物。
印纹硬陶是用含铁量较高的粘土制作,表面拍印几何图案,烧成温度比陶器偏高,一般呈紫褐、灰褐或者黄褐色。烧结程度高的印纹硬陶器皿,以手指叩击可发出金石之声。印纹硬陶器始见于江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之际印纹硬陶在江南一带得到了较大发展,直至原始瓷器普遍得到施用的汉代,我国江南地区仍有印纹硬陶存在。印纹硬陶器物之时代特征明显:夏商时期之器物胎质较粗,主要纹饰有云雷纹、叶脉纹、方格纹、曲折纹和回纹等;西周时期之器物胎料较为精细,制作工整,纹饰突破了单一性的状态,出现了二种或三种纹饰复合于一件器物之上的特征,其时主要的纹饰有:云雷纹、方格纹、回纹、曲折纹、菱形纹、波浪纹、夔纹等;春秋战国时期之印纹硬陶胎质精细,制作精良,器物露胎处光滑平整,呈紫褐、红褐和灰褐色,其纹饰除沿用西周器物之纹饰外,出现了席纹、大方格纹和布纹等新的纹饰。
该器物敛口薄唇,圆口鼓腹,圜底内凹,两侧附以一对随手捏制的器耳,耳上之器口饰有弦纹五道,耳下至圜底均为细席纹。其高为5厘米,口径为10厘米,最大腹径为11厘米,品相完整无缺。唇口露胎处,颜色呈黄褐色,以手指轻叩之,可闻金石之声,说明其烧结程度较高。胎质较为精细,器物成型规整精美,腹壁席纹清晰,唇口五道弦纹平直整齐,整器给人以质朴无华、粗犷雄健的原始自然之美感。细观该器物胎壁厚度较为均匀,造型圆正,特别是其唇口光滑圆润,由此推断:此器当先由泥条盘筑,再由陶车轮制成型。再观之器物之内壁,可见一些凹凸不平之圆凹痕迹,此当为当时陶工用一种蘑菇形“手抵”抵住器物内壁再用陶拍拍打器物外壁的席纹而留下的印记。总而言之,这是一件具有典型的春秋战国时期印纹硬陶制作工艺和器型纹饰特征的珍贵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