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设备的工艺介绍,一般分为3种类型:
(1)中水回用设备物理处理法:这种方法采用膜滤法,比较适用于水质变化大的情况。采用这种流程的特点是:装置紧凑,操作容易,设备受负荷变动的影响小。膜滤法是通过外力的作用,从而使被分离的溶液以一定的流速沿着滤膜表面流动,溶液中溶剂和低分子量物质、无机离子从高压侧透过滤膜进入低压侧,最终作为过滤溶液被排出;而溶液中高分子物质、胶体微粒及微生物等则被滞留,溶液最终被浓缩再到排放出来。
(2)中水回用设备物理化学法:污水水质变化较大的适用于这种方法。可以通过砂滤、活性炭吸附、浮选、混凝沉淀等方式进行。这种方法的特点包括:采用中空纤维超滤器进行处理,技术比较先进,设备占地少,结构相对紧凑,系统间歇运行,管理比较简单。
(3)中水回用设备生物处理法: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等生物处理方法。也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其他的生物处理方法,具有适应水力负荷变动能力强、维护管理容易、产生污泥量少等优势。
中水回用的用途有两种:一种将其处理到饮用水的程度,即实现水资源直接循环利用,适用于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投资高,工艺复杂;二是将其处理到非饮用水的程度,主要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如建筑中便器的冲洗,绿化浇洒以及消防等方面,这是我们通常所采用的中水处理方式。中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取决于中水水源的水量、水质和使用要求,一般分为:
(1)以优质杂排水作为水源的中水处理设备工艺,其流程如下:原水→格栅→调节池→物化处理→过滤池→消毒→中水
(2)以一般杂排水作为水源的中水处理工艺,其流程如下:原水→格栅→调节池→生物处理→沉淀池→过滤池→消毒→中水
(3)以生活污水为中水水源的中水处理工艺,其流程如下:原水→格栅→调节池→二级生物处理→沉淀池→过滤池→消毒→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