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很高兴你的你的提问。《乡愁》这首诗在网上的赏析很多,我就不细说了。你可以直接百度,我就大概给你说一些相关的吧,另外有两首以前帮人赏析的余光中的诗。
如何理解余光中所说的乡愁?
狭隘的理解就是对家乡眷恋的情感状态。
广义的理解就是一种情结、一种文化。
余光中曾说:一个读书人的乡愁是把空间加上去,乘上时间,乘上文化的记忆,乘上沧桑感,这种乡愁就是立体的。
………………………………………………………………………………………………………………
他也说过这样的话:
北方虽非我的故乡,却为汉魂唐魂所寄,是我的祖先的祖先所耕所,所歌所咏,广义而言,久已成为整个民族的故土古都,不必斤斤计较、追溯谁何的家谱了。所谓乡愁,原有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等层次,不必形而下系于一村一镇。……个人的乡愁如果一村一镇就可以解,那恐怕只停留在同乡会的层次。真正的华夏之子潜意识深处耿耿不灭的汉魂唐魄,乡愁则弥漫于历史与文化的直经横纬,与这个民族祸福共承,融入同当。地理的乡愁要乘以时间的沧桑,才有深度,也才是宜于诗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鼎湖的神话》
锈的是盘古公公的钢斧
劈出昆仑山的那一柄
蛀的是老酋长轩辕的乌号
射穿蚩尤的那一张
涿鹿,涿鹿在甲骨文里
雪人在世界的屋脊上拾到
鹏的遗羽 当黄河改道
乾河床上赫然有麒麟的足印
五百年过去后还有五百年
喷射云中飞不出一只凤凰
龙被证实为一种看云的爬虫
表弟们,据说我们是射日的部落
有重瞳的酋长,有彩眉的酋长
有马喙的酋长,卵生的酋长
不信你可以去问彭祖
彭祖看不清仓颉的手稿
去问老子,老子在道德经里直霎眼睛
去问杞子,杞子躲在防空洞里
拒绝接受记者的访问
早该把古中国捐给大英博物馆
表弟们,去撞倒的不周山下
坐在化石上哭一个黄昏
把五彩石哭成缤纷的流星雨
而且哭一个夜,表弟们
把盘古的眼睛哭成月蚀
而且把头枕在山海经上
而且把头枕在嫘祖母的怀里
而且续五千载的黄梁梦,在天狼星下
梦见英雄的骨灰在地下复燃
当地上踩过奴隶的行列
首先我们分析题目的意义:龙去鼎湖,神话依旧……
鼎湖:古代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以后也用鼎成龙去和龙去鼎湖指代帝王去世。
从余光中的这首诗的写作可以看出一种中华文化血脉,接续了民族文化的根性。这是一种带着自觉的“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精神印记的书写,是一种大沧桑,更是一种大悲悯。如同余光中曾说的:
一个读书人的乡愁是把空间加上去,乘上时间,乘上文化的记忆,乘上沧桑感,这种乡愁就是立体的……(后面几句是重点)那些记忆变成典故,变成神话,变成历史渗透在你的精神力,你走到哪儿会带到哪儿,所谓的秦魂汉魄、宋魂唐魄就在你的身体里。
读任何一首诗歌首先都要注意一开始不要去想语言背后的意义,背后的意义是一个完整文本的结构支撑起来的。
表弟:诗歌中的“表弟”并不一定是实指,而是一种文化血脉,可以是诗人和读者之间的称呼,也可以是大陆和台湾之间的称呼。(个人理解)靠谱的说法是:台湾诗坛经过多次论战,表弟指的是那一群活跃的现代主义诗人,比如纪弦、郑愁予、覃子豪、钟鼎文、罗门、蓉子等都是。
杞子:秦穆公时秦国大夫。见《左传.僖公十三年.烛之武退秦师》
把古中国捐给大英博物馆:一系列的神话传说并不仅仅是历史的断层,更是遥远的投影和缩影。这句可以理解成反话,自己都搞不明白的东西干脆丢给别人,大英博物馆不是喜欢收藏么。
——————————————————————————————————————————
《呼唤》
作者:余光中
就像小的时候
在屋后的那一片菜花田里
一直玩到天黑
太阳下山,汗已吹冷
总似乎听见,远远
母亲喊我
吃晚饭的声音
可以想见晚年
太阳下山,汗已吹冷
五千年深的古屋里
就亮起一盏灯
就传来一声呼叫
比小时候更安慰,动人
远远,喊我回家去
两鬓斑白的诗人,把大江东去唱成了慢半拍的乡愁。而西出阳关之后,他隐隐追寻历史中的回声……
呼唤:呼叫;喊叫。这首诗通过情真意切的童年记忆,母亲的呼唤。表达的是一种回不去的“乡愁”。前一段可以算是实写,后一段上升到了文化的高度,一种回家的渴望。读完不禁然人感慨不已!
记得一句名言: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家园。
——————————————————————————————————————————
最后还有一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62814835995552085.html?#replyask-1646775740
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追问,但是别把提问量弄得太大,不然别人一看就不想给你回答了。最好具体一点。因为你的这个提问真不好解释,随便复制一篇给你好像又不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