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传统的理论来看,前面的答案答得很漂亮,但似乎离现实远了点。
我认为,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也就是马克思所认为的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或者初级阶段),它是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中间路径。
我们过去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概念就是公有制加计划经济,这是前苏联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设计出来的,而且在开始建国的时候还非常有效,但后来这种体制的毛病开始暴露出来,使得按照这种模式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先后开始了改革,其中前苏联和东欧各国在改革的过程中干脆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
但这并不等于马克思主义的失败,我认为应该是教条主义的失败。
我们只要认真仔细地阅读一下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就会发现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精力是研究资本主义的弊病,他们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论证并不完整。用著名理论家胡乔木先生的话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和其他一些场合谈到社会主义问题时,并不都是进行严格科学的讨论,而是进行一种推测和设想。”
何况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反复强调过,他们对社会主义的描述是不能算数的,要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决定政策。可惜,从列宁、斯大林开始,世界各国的共产党人都没有注意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诲,把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设想(或者说假说)当成了真实的社会主义社会来执行,这样当然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实际上,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过去那种把社会主义等同于单一公有制的观点实际上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因为世界是复杂的,它充满着变化。我们每一个人从生到死,变化就非常大。而更为复杂、时间跨度更大的社会所有制又怎么可能不发生变化?它决不应该、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从历史上看,现实的社会都很复杂,它所包含的生产关系从来就不是纯粹的,这些生产关系的变迁也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理想和单纯。
例如:在奴隶社会末期,诞生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它在与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斗争中发展壮大,并最终战胜了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但即使到了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在地主与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这种最主要的生产关系的主导下,也还残存着仆人、丫鬟与购买他们的主人这种接近于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在鸦片战争后,我们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程度也并不相同,在它的前期,封建的程度多一些,后期则是殖民地的程度更多一些;在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如此,英国的“光荣革命”也只是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奠定了政治基础,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是在与封建落后的生产关系的斗争中逐渐发展壮大的。在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后,它的黑奴制度也还残存了很长时间。
由此可见,在现实的社会经济形态中总是会包含很多种生产关系,有比较低级阶段生产关系的残余,也有比较高级阶段生产关系的萌芽,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生产关系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旧的生产关系当然不情愿退出历史舞台,新的生产关系也不会那么轻易就能确立自己的地位。
然而历史是无情的,它总是要向前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引领这个社会向前的生产关系一定会逐渐发展、壮大,而落后的生产关系残余则不可避免地会逐渐萎缩,直至消亡。当这个社会经济形态进入到它的晚期,又会产生出新的生产关系,而这种新的生产关系也会逐渐发展、壮大,并导致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诞生,如此循环往复,使得社会不断前进。
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应该例外,当它从资本主义脱胎出来的时候,自然也会带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及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带来的许多不良现象。
政治制度的建立对于经济制度的变化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经济制度发展的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制度的改变相对而言是迅速的,而经济制度变化则有它自己的节奏,如果我们试图彻底打乱它的节奏,它马上就会通过抑制生产力发展的方式,来迫使政治制度向它屈服。
我们国家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要建设社会主义,自然要努力发展新的社会的生产方式——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且要让社会主义公有制牢牢地占据主体地位;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局限,我们还不得不容忍旧社会的生产方式——私有制,而且还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不但各种所有制的比例会发生变化,这些不同的所有制本身也会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当然这些变化都不会很明显),他们变化的共同点都是按劳分配在增加,按资分配则相应减少。
其实,这个特点即使在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也已经出现了。在美国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也率先出现了股份激励机制,这实质上就是老板或者是资本家被迫让出一定的资本给员工(工人),用来激励他们,这就使得按劳分配的比例有所增加,也就是社会主义的成分在增加。
这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理论的最好证明:当生产力水平发展到现阶段(当然主要是高科技企业),使得资本家不得不改变生产管理方式以及分配方式,开始主动地向员工(工人)伸出了橄榄枝。
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我认为就在于:
资本主义社会站在资本家为代表的少数富人的立场上,逆历史潮流而动,竭力地维护这种有利于富人的资本主义制度(尽管这种维护只能延缓资本主义的灭亡速度,而不可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方向),而且他们声称他们的社会制度是公平竞争,是平等、自由的,因此也是最公正的社会制度,是最终的社会制度。它不打算对这种制度进行任何改变,其实质就是不打算消灭剥削,更不打算改变它现在的在相同金钱条件下的平等或者民主制度。
因为它认为它的制度是最优秀的,因此它也极力在全世界推行它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为此他们多次策动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就像美国在伊拉克等国家所做的那样)推翻别国的政府。
实际上,经济上的不平等,使得其它的平等都成为虚幻的。富人的子弟与穷人的子弟在竞争的起点上是不可能平等的;富人与穷人的政治权力也是不相同的(如在美国,前者就可以动用“院外集团”来为自己谋利)。
而社会主义,则是站在最大多数人的立场上,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因此,我们承认我们现在的制度是有缺陷的,是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完善的,是要不断向前发展的,并且最终要过渡到我们的目标——共产主义社会。
我们现在还存在着许多存在不平等和剥削的现象,但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要努力减小这些不平等和剥削,要努力地改变它,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更和谐。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同时又针对我们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提出来的。只要我们认真、努力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做,就可以做到既能够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还能够通过发展来解决我们当前社会存在的这些问题。
当然这个努力是不容易实现的,是需要时间的,更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大家的耐心。
我坚信,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美好,生产力水平也一定更高,人民生活也更美满祥和!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capitalism)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关系。资本家通过雇佣关系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①商品生产发展到最高阶段,成为社会生产普遍的和统治的形式,劳动力也变成了商品。 ②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无产者,生产的目的是攫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③以使用机器的大生产为特征,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 的矛盾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始终,它在经济上具体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在政治上表现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两大阶段——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④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统治形式相适应,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上层建筑被资产阶级的上层建筑所代替,产生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法律制度和思想体系,形成包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社会制度。
⑤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大对抗阶级之间矛盾的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
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关系,解放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互为条件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达到共同富裕。后者是最终目标与实现方式。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尽其能并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尊重人民诉求的社会。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得其所的社会。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和谐相处的社会。
第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共生共进的社会。
人类社会,是一个矛盾的社会,问题以矛盾的形式存在。任何社会形态都充满了各种矛盾,而纷繁的矛盾中,只有一个是当时的主要矛盾。共产党人解决问题讲方法,也就是找当前的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一大批与主要矛盾相生的次要矛盾也就随之解决了。然后再找寻主要矛盾,解决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同的.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同。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出现了国有经济、合作经济、职工股份所有制经济等新的经济形式,但这些并没有构成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私人占有制,当代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矛盾依然存在。据1990年的统计,全美国除土地和自然资源之外的固定资产中,68%为私营企业所有,13%为居民个人所有,只有19%为政府所有。在股权分散化条件下,控股权依然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里,他们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如英国0.5%的富翁拥有全国股票的70%。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但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在分配方式方面,当代资本主义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也作了一系列调整,如实行了福利政策、用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但这些并没有改变按资本多少进行分配的实质和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社会福利支出不过是工人阶级劳动力总价值一部分的转化形式。因此,两极分化愈演愈烈,阶级矛盾更加明显、突出。几十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一直保持在15% —20%,美国最低层的40%家庭拥有的财富仅占美国总财富的0.2%。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不同。从政治上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多党制”、 “议会制”,表面上讲自由、民主、平等,实质上是由垄断资本用金钱操纵选举,进而控制政府及其决策,谋求对其有利的政策和制度。仅2000年,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各种竞选费用就高达30亿美元,战后美国历届政府几乎都是“富豪内阁 ”。从思想上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和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它以培养“四有 ”新人为目标。以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文化,其意识形态主张绝对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个人利益至上是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核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盛行于电视、电影和文学书籍,吸毒、凶杀、同性恋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在国际关系方面,资本主义强国在政治上打着“人权”的幌子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经济上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利用“全球化”的过程扩大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在国际军事行动中,更是处处可见其“国家利益”等等,这些都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的本质。
简单的说
资本主义:榨取劳动者剩余价值
社会主义:不榨取劳动者剩余价值
当然,实际情况,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