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中庸·第三十三章》
2、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中庸·第十章》
3、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中庸·第二十五章》
4、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中庸·第二十七章》
5、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中庸·第二十六章》
6、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中庸·第二十章》7、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第十四章》
8、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中庸·第一章》
9、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第二十章》
1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第二十章》11、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中庸·第三十二章》
12、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中庸·第二十八章》
13、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中庸·第三章》
14、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中庸·第二十章》
15、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中庸·第二十六章》
16、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中庸·第二十七章》
17、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中庸·第二十六章》
18、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中庸·第三十三章》
19、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中庸·第三十三章》
20、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中庸·第二十八章》
21、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中庸·第十章》
22、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大学·第十一章》
23、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中庸·第十四章》24、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中庸·第十三章》
25、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中庸·第三十三章》
26、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中庸·第二十四章》
27、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中庸·第二十六章》
28、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中庸·第二十五章》
29、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中庸·第三十章》
30、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中庸·第四章》
31、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中庸·第二十六章》32、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中庸·第十四章》33、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第二十章》
34、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中庸·第二十六章》
35、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中庸·第十九章》36、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中庸·第二十章》
37、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中庸·第二十四章》
38、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中庸·第十二章》
39、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中庸·第二十九章》
40、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中庸·第二十七章》
41、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中庸·第十四章》
42、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中庸·第一章》
43、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第三十章》
44、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中庸·第二十四章》
45、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中庸·第二十一章》
46、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中庸·第十四章》
47、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中庸·第十四章》
48、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第一章》
49、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第二十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白话解: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白话解: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白话解: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白话解:孔子说:「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5.子曰:「舜其大知也与,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至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正式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中庸》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是“创造性心灵的灵感源泉”(杜维明《(中庸)洞见·英文版第一版序》),它也是《四书》中最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人人生智慧和哲学洞见的著作。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待人、交友、为政、处事,要得心应手,恰到好处,都需要为人处世的智慧,在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的今日,研读和借鉴《中庸》中的智慧,显得弥足珍贵。
1.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释义】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隐蔽的地方就越容易显露,越细微的事情就越容易彰显。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个人独处独知之时,更要谨慎。
2.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释义】喜怒哀乐些感情没有表露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露出来能够做到适度而不过分,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天下要普遍遵循的原则,极尽“中和”之道,天地便各在其位,万物便生长繁育。
3.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释义】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之道,小人的言行违背中庸之道,君子之所以符合中庸,是因为君子能在变动不居中做得适度;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4.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释义】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困窘时的操守,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
5.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释义】一个人做到忠恕,那就离中庸之道不远了,如果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6.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释义】端正自身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