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中的配比性原则指的是什么?

2025-04-15 00:36:2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并应相互配比,以便计算本期损益。
在会计实务中,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方式有两种。一是根据收入与费用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进行直接配比,如主营业务收入与直接成本配比;二是根据收入与费用项目存在的时间上的一致关系,将某些与特定收入项目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费用项目,如广告费、办公费和管理人员工资等期间费用,与发生在同一时间的收入相配比;配比原则要求,在会计核算中,一个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统一会计期间内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而不是提前或延后,否则就会造成经营成果虚假不实]。对于一切预支款项的成本、费用,要递延到有关收入取得时,才能记列;对于与本期收入有关的一切未来费用,应当在本期内预提,以达到配比的目的。
举例:
3月份销售商品的收入是100万,商品成本是60万。那在3月份确认100万收入的同时,就要结转60万地销售成本,而不能等到下个月或更晚时间再结转成本。

回答2:

1、根据最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配比原则是指某个会计期间或某个会计对象所取得的收入应与为取得该收入所发生的费用、成本相匹配,以正确计算在该会计期间、该会计主体所获得的净损益。
2、配比原则的依据是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费用归谁负担。收入与费用之间的配比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收入与费用之间因果关系进行直接配比;二是根据收入与费用项目之间存在的时间上的一致关系进行间接配比。
因此,配比原则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1)某产品的收入必须与该产品的耗费相匹配;
(2)某会计期间的收入必须与该期间的耗费相匹配;
(3)某部门的收入必须与该部门的耗费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