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俩因( )而身困密林,第二天,又面临一个新的困难:( ) 。第三天起,父亲为解决这两个困难采取了两个办法:(1)( );(2)( )。
答案:迷失方向(迷路)
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
(1)撕破衣服系在树干上作求援标志
(2)寻找蘑菇充饥
2.阅读全文后,我们终于发现“父亲的秘密”原来是:( )。
答案:当年森林历险时,父亲几乎尝遍了森林中所有的蘑菇。
3.从全文来看,第⑤段中父亲不让儿子跟自已一起去拣蘑菇,这是为了( ),更是为了( )。
答案:让儿子守在木屋里等待救援
不让儿子发现自己的秘密
4.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简要点评。
A.四周的古树遮天蔽日,像一只巨大的笼子将他们困在中间。
B.每一次回来,他都是筋疲力尽,脸色蜡黄,像大病初愈的样子。
我选( )句点评:
答案:【参考示例Al】这里的环境描写,写出了树林密集、阴森的特点,点染出一种令人焦虑的气氛,暗示父子俩走出密林的艰难,也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A2】“巨大的笼子”这个比喻贴切生动,与前文“四周的古树遮天蔽日”情境极为吻合,凸显了迷路的父子俩受困于密林之中欲出而不可得的那种焦急、无奈的心境。
【B1】这里的肖像描写,既写出了父亲终日寻找食物的疲惫与辛苦,又写出了父亲尝毒蘑菇后身体的虚弱。
【B2】这句话暗示了父亲尝毒蘑菇的相关内容,为下文揭开“父亲的秘密”埋下伏笔。
【B3】每一次的“筋疲力尽”、“脸色蜡黄”,都是遍尝蘑菇时遭受毒蘑菇之害的生理反应,这一切都是为了避免儿子食物中毒。什么叫做“父爱如山”?什么叫做“大爱无声”?这位父亲给了我们一个具体的答案。
5.父爱如山!大爱无声!读完这篇文章,文中“父亲”的形象一定会触动你的心灵。请写一则1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把你的感悟联想表述出来。
答案:【参考示例1】父亲把生的希望留给儿子,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如山的父爱感天动地!这不由得使我想起汶川大地震中的那些父母——有的用血肉之躯为身下的孩子撑起一方生命的天空,有的用血肉模糊的双手刨挖废墟里的孩子……父母之爱重如泰山,父母之情深似大海!我们何以为报?惟有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