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是阴暗、懦弱这样的特质。我觉得但一方面的评论或许会使对太宰治先生的评价失去全面性。
我认为,在看待太宰治先生“放弃生命”这一选择的同时,首先应该发现他作品中所展现的“热爱生命”。此处先以《跑吧!美乐斯》为例,若是有空、有人感兴趣的话,我会在之後写下关於别的作品的分析。
暴君迪奥尼斯(Dionys)因疑心病滥杀无辜激怒了淳朴的牧羊人美乐斯(Melos),美乐斯暗杀未遂被捕。在被处决前美乐斯与国王约定给他三天时间为妹妹操办婚事,而自己的挚友塞里努丢斯(Selinuntius)则作为人质留在锡拉库萨。国王虽然不相信他,但是为了置其於死地故意答应了他条件。
美乐斯在回锡拉库萨的途中经受了河水泛滥、山贼(可能是国王故意派来的杀手)袭击和自身意志动摇的考验。为了让国王意识到自己的丑恶,拯救自己的挚友,再次奔向锡拉库萨。在第三天黄昏终於到达锡拉库萨履行了承诺,也成功地改变了国王的想法
它其实是改编自德国作家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的短
篇故事《Die Bürgschaft》,而席勒的这个故事源头是古希腊的罗马作家盖乌斯的《达蒙和皮西厄斯》(英文名:Damon and Pythias)。
有人说是阴暗、懦弱这样的特质。我觉得但一方面的评论或许会使对太宰治先生的评价失去全面性。
我认为,在看待太宰治先生“放弃生命”这一选择的同时,首先应该发现他作品中所展现的“热爱生命”。此处先以《跑吧!美乐斯》为例,若是有空、有人感兴趣的话,我会在之後写下关於别的作品的分析。
1. 《跑吧!美乐斯》
暴君迪奥尼斯(Dionys)因疑心病滥杀无辜激怒了淳朴的牧羊人美乐斯(Melos),美乐斯暗杀未遂被捕。在被处决前美乐斯与国王约定给他三天时间为妹妹操办婚事,而自己的挚友塞里努丢斯(Selinuntius)则作为人质留在锡拉库萨。国王虽然不相信他,但是为了置其於死地故意答应了他条件。
美乐斯在回锡拉库萨的途中经受了河水泛滥、山贼(可能是国王故意派来的杀手)袭击和自身意志动摇的考验。为了让国王意识到自己的丑恶,拯救自己的挚友,再次奔向锡拉库萨。在第三天黄昏终於到达锡拉库萨履行了承诺,也成功地改变了国王的想法。
它其实是改编自德国作家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的短篇故事《Die Bürgschaft》,而席勒的这个故事源头是古希腊的罗马作家盖乌斯的《达蒙和皮西厄斯》(英文名:Damon and Pythias)。 在最後的结尾,希腊故事中仅仅提到国王赦免二人,而太宰治版本的国王大呼一声:「能让我也加入你们吗?希望你们能答应我的愿望,让我也成为你们的同伴。」 这个故事在太宰治一贯以来用颓废来抵抗的基调里,呈现出一些罕见的热血和希望。
——引用自Wikipedia故事的大体梗概如上文所述。但引用内容中提到的“热血与希望”只是相对於更广为人知的作品的文风差异,这一短篇小说,我认为体现了太宰治先生对於人与人之间信任是否存在的“摇摆不定的态度”,但最终却下了“人性本善”的结论。
主角美乐斯的设定是淳朴却对於邪恶十分敏感的牧羊人,这样的设定与《人间失格》中的大庭叶藏几乎是截然相反的。大庭叶藏相对而言反映了不少人性的丑恶面,而美乐斯正直、善良,并且对人性的善有著坚定不移的信念。这裏我认为,如果大庭叶藏在太宰治先生本人看来,是他“自己的写照”,那麽美乐斯或许就是他的“向往”了。
“国王陛下要杀人了!”
“为什麽要杀人呢?”
“他坚信我们将要犯上作乱,但所有人都没有那种想法呀!”
“他杀了很多人吗?”
“是的,最初是国王陛下的妹婿,接著是陛下本人的太子,然後依次是他的妹妹、他妹妹的孩子,再然後是皇后陛下,跟著则是贤臣亚历斯大人……”
“太可怕了。国王莫非疯了?”
“不,陛下没有疯,他只是无法信任别人罢了。……(以下略)”而在这一片小说中,对应这美乐斯这一角色的,是对人性毫不信任的国王。这一角色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将对人性丑恶面的不信任放大到了极致,甚至连血缘的羁绊也不能使他安下心来。这样两个理想化的角色是必然会存在冲突的,因此有了美乐斯刺杀国王,然後被捕的剧情发生。
面对美乐斯的刺杀失败,两人有了如下的对话。
“你?”国王恻然一笑,“真拿你没办法……像你这种家夥,永远无法瞭解我的孤独。”
“住口!怀疑别人是最可耻的事情。一国之主竟连子民的忠诚都要怀疑!”
“怀疑是正当的心理防备,这就是你们所教给我的——人心难测!人类本就是私欲的化身,绝对相信不得。”暴君淡淡说著,言罢轻轻一叹,“其实,我对和平呀,是很憧憬的。”
“那算是哪门子的和平,无非是要保住你的地位罢了。”这次轮到了美勒斯嘲笑国王,“处死无罪之人,就是你所谓的‘和平’?”这裏,两者的言论就普通人的价值观而言,其实都是不能接受的。一个是相信人性绝对的善,另一个则相信著人性的绝对的恶。而在我看来,哪一个角色相对更接近真实呢?其实我认为是後者。後者对於私欲的坚信,在面对人性时选择自我保护,这样的人格更接近于如今的时代特徵,也更容易引起共鸣。而太宰治先生的其他作品,之所以常常认为“能够引起共鸣”,我认为正是因为类似的原因。而在这样一部过於理想化的作品中,在这样两个过於极端的两个角色面前,这种独特的虚幻感和错位感也别有风味。这也是太宰治先生其他同类作品所共同具有的吸引人之处。
同样的,作为善意的体现,这裏塞利努丢斯代替美乐斯作为国王的人质,若美乐斯三天未归则要被处死。而美乐斯在处理完妹妹的婚事之後,立刻赶上了回去的旅途。
“我这是为了赴死而跑,是为了救下担任我替身的朋友而跑,是为了破除国王的阴暗心思而跑。”
然而旅途中,天气、灾难却没有给他机会,似乎是可以要让他毁诺一般,最後出现的山贼的对话更是耐人寻味。
“哦,如此说来,你们是被国王派来这裏特地等我的?”
山贼们一言不发……(以下略)这一情节的设定显然是暗示了,山贼的到来是国王的示意,同时使国王的人格更加接近真实了——国王并非是相信著纯粹的恶,而是宁可这样相信来进行自我保护。这也印证了我关於国王这一角色象徵“写照”的推论。而这样的恶意,相比于真正相信著人性是纯粹的恶意而言,是更加卑劣的。之前尚未展示倾向的,文中的善恶天平有了第一次摇摆,人性的恶压制了善,指向了他心中对於性恶论的认同,对人性的不信任。
美乐斯脱离重重困难之後,力竭而无法赶路。因为力竭而无法信守承诺——同时也意味著性命得以保全,美乐斯心中却没有任何庆幸或喜悦,出现的情绪是“悲伤、羞愧、憎恶国王(恶行)的感情,和决心自杀明志的想法”。这裏出现了一个楼上的诸位多次提到的关键词“自杀”,而我也认为,这裏美乐斯的自白颇具象徵意味——美勒斯热爱著生命,这是上下文中已经得以体现的,但同时,美乐斯必须放弃生命,之前是为了追寻正义与善,之後则是对善意未必完满的无奈与失望,以及对於恶意的憎恶。我认为,这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太宰治先生的自杀动机。太宰治先生其人是否有过追寻正义的行为,我不甚瞭解,希望能有人解答,而动机中的後者,我认为与其自杀是相吻合的。
而这裏出现了第二次摇摆——泉水给了他力量,似乎象徵著善良总会得到天意的相助,这裏又再一次体现了他对於向善的向往与追求。
【甚至,纯猜测,与前面重重困难结合,是否意味著太宰治先生相信,善良终究是会有好报的。】
而在文章的最後,结局是塞利努丢斯获救、美乐斯得到了赦免、国王被感动而决心相信人性。最後塞利努丢斯的自白,在被捆缚的日子里怀疑过美乐斯、美勒斯对友人的怀疑给予友情破颜拳、美勒斯因为路途艰险而赤身裸体,意识到之後的害羞,这也像前文中的国王唆使山贼一般,让文中的善良多了几分人味。
综上而论,太宰治先生的作品,未必每一部都是阴暗的;同样的,我认为其人也未必是如楼上诸位所说“活著的死人”“阴暗”,但我非常同意他是“懦弱”的。
虽然作品风格不尽相同,但我认为,其多数作品中,其实反映了类似的想法,即“渴望著人性之善”和“面对著人性之恶”,“热爱生命”却“恐惧生命”。他不懈地追求著人性之善,却又害怕受到伤害而努力地自我保护。他对“生而为人”的矛盾与复杂充满怨懑与恐惧,探寻无果之後,他选择“彻底放弃为人的资格”——自杀。他是一个懦弱的人,没有勇气在黑暗中继续寻找自己心中所渴求的光亮;他是个崇高的理想主义者,在现实与追求的矛盾中,他对两者合一的探索一直坚持到了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最重要的是,他是个伟大的作家。他勇敢地写下了自己的心绪,用别样而独特的手法、文风,或阴暗、或梦幻、或天真、或沧桑,将自己的探索之路留待後世评说。
附:关於文坛地位和後世影响,我不是专业人士,对日本文学的浅见还不足以回答。若是以後学识足以回答了,定来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