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编辑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英语:A loss, no bad thing),也作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语出《镜花缘》第七回:“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鲁迅《呐喊·阿Q正传》:“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
1成语资料
【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注音】sài wēng shī mǎ , yān zhī fēi fú
【释义】比喻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但也有可能带来好处。即好事和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1]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安慰语。
【结构】主谓式
【英语】A loss, no bad thing
【日文】人生はすべて塞翁が马 (じんぜいはすべて さいおうがうま)[2]
(JINSEI WA SUBETE SAIOU GA UMA)
【法语】àquelquechosemalheurestbon
【近义词】失之东隅、因祸得福
【相反词】因福得祸
【押韵词】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丢盔撂甲、抛盔弃甲、附庸风雅、墨守成法、虚舟飘瓦、讲经说法、不及之法、裒多增寡、腹中鳞甲。
2成语出处
古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读音bì,股,大腿)。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淮南子·人间训》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3]
译文
《淮南子·人间训》。
在靠近边塞的人中,有一位精通术数的人。他家的马自己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大家都来安慰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大家都祝贺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一个祸患呢?”家里多了良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大家都安慰他,这个老人又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侵入边塞,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参战,靠近边塞的人绝大部分都因战争而死去,唯独他的儿子因为腿摔断了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注释
1.塞上:这里指长城一带。
2.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术法,如看相、占卜等,这是迷信活动。
3.亡:逃跑;跑。
4.而:连词,表顺承。
5.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民族的称呼。
6.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7.其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或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为父(前两个念fǔ,第三声)。即为上文中的“善术 者”。父,父亲,这里指“那个人的父亲”(念fù,读四声)。其,那。
8.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遽,就。
9.福:好事。
10.居:这里指经过的意思
11.数月:几个月。
12.将[jiāng]:带领。
13.胡马: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马。
14.贺:表示祝贺。
15.富:形容词用作动词,有许多,多。
16.良马:好马。
17.好:爱好,喜欢。
18.堕:掉下来,摔下来。
19.髀[bì]:大腿。
20.丁壮:壮年男子。
21.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开弓弦。
22.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23.跛:瘸腿。
24.引:拉,拿起,举起。
25.折:折断。
26.保:保全。
3成语示例
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4]
4相关词语
开头相同
塞涂 塞耳偷铃 塞车 塞路 塞人 塞擦音 塞箔 塞叟 塞声 塞垣春 塞笳 塞塞 塞怨 塞满 塞瓦定理 塞内加尔 塞芦 塞井焚舍
结尾相同
黄榆塞 附塞 旋塞 敷衍搪塞 犯塞 堙塞 私塞 密塞 报塞 欝塞 木塞 锢塞 心肌梗塞 迷塞 盈塞 忿塞 陻塞 称塞[5]
5寓言寓意
“塞翁失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它告诉我们,无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要考虑到事物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这样,无论福事变祸事,还是祸事变福事,都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事物的福和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要以辩证的态度去看待。[6]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塞翁:边塞的老头儿。失马:丢失马。焉知非福:怎么知道不是好事儿呢?
《淮南子 人间训》里说:古时候塞上有个老头儿,丢了一匹马,人家来安慰他,老头儿说:“怎么知道不是好事呢?”后来这匹马居然又带了一匹好马回来。比喻虽然受到暂时的损失,却因此得到了好处。也指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塞翁失马”是一则寓言故事,语出《淮南子•人间训》。它是为阐述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祸福倚伏观服务的。
东汉班固的《通幽赋》,有一句“北叟颇知其倚伏”的话,即提示了它的寓意。靠近边塞的地方,住着一位老翁。老翁精通术数,善于算卜过去未来。有一次,老翁家的一匹马,无缘无故(大概是雌马发情罢)挣脱羁绊,跑入胡人居住的地方去了。邻居都来安慰他,他心中有数,平静地说:“这件事难道不是福吗?”几个月后,那匹丢失的马突然又跑回家来了,还领着一匹胡人的骏马一起回来。邻居们得知,都前来向他家表示祝贺。老翁无动于衷,坦然道:“这样的事,难道不是祸吗?”老翁家畜养了许多良马,他的儿子生性好武,喜欢骑术。有一天,他儿子骑着烈马到野外练习骑射,烈马脱缰,把他儿子重重地甩了个仰面朝天,摔断了大腿,成了终身残疾。邻居们听说后,纷纷前来慰问。老翁不动声色,淡然道:“这件事难道不是福吗?”又过了一年,胡人侵犯边境,大举入塞。四乡八邻的精壮男子都被征召入伍,拿起武器去参战,死伤不可胜计。靠近边塞的居民,十室九空,在战争中丧生。惟独老翁的儿子因跛脚残疾,没有去打仗。因而父子得以保全性命,安度残年余生。所以福可以转化为祸,祸也可变化成福。这种变化深不可测,谁也难以预料。
宋魏泰《东轩笔录•失马断蛇》:“曾布为三司使,论市易被黜,鲁公有柬别之,曰:‘塞翁失马,今未足悲,楚相断蛇,后必有福。’”陆游《长安道》诗:“士师分鹿真是梦,塞翁失马犹为福。”后又发展成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频频出现于文学作品或日常口语中,或用来说明世事变幻无常,或比喻因祸可以得福,坏事可以变为好事。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好事与坏事,这矛盾的对立双方,无不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各自的相反方向转化。
谢谢请给我一个好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英语:A loss, no bad thing),也作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语出《镜花缘》第七回:“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鲁迅《呐喊·阿Q正传》:“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