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024-12-27 06:07:2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有学校方面、家庭方面、社会方面和主体自身方面的因素:
一、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是培育新生代使其进入社会角色的重要力量和场所,校园暴力首先直面学校。从宏观角度而
言,当前教育体制和教师管理体制存在的诸多弊端是校园暴力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
1 、教育模式的明显功利性倾向是引发校园暴力的关键
虽然我国已逐步开始强调素质教育,但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并不是朝夕之间即能完成的,事实上,
我们现在实行的依然是一种无情的淘汰式教育,分数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决定学生及教师的前途。学生从踏进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像进了战场,一路冲锋陷阵,学生“为教而学”,教师“为教而教”。许多教师还惯于用制度和规则来约束学生,用成绩和分数来评价学生。这种做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一是学生和教师均面临巨大的压力,以致于情绪紧张,容易诱发暴力性事件。
世界儿童发展组织曾在调查了75 个国家的教育环境后,针对各种各样的校园事件,发布了一个备忘录,明确列出学校生活带给青少年的20 个不良压力,其中包括学习压力、作业压力、考试压力、升学压力、同学竞争压力、教师言辞压力等,[2 ]这些压力显然都是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模式导致的。压力太大,一旦达到个体无法承受的程度,其极端的宣泄方式就是暴力。
二是成绩较差者由于得不到教师的肯定,很容易产生自卑感、挫折感。
从心理学的挫折攻击理论来看,当人类受到挫折时,即会产生攻击行为,而暴力行为正是攻击行为的主要方式。教育失败和学校对这种失败的反应结合起来,决定了反社会的后果。[3 ]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差生自暴自弃,在盲从和厌恶中产生逆反心理,对优等生、对教师怀有强烈的敌意以致无事生非、滥施暴行。这实际上是由于他们不能接受现行教育体制下学校强加给他们的“失败角色”,而意图通过这种“特殊方式”来获取教师关注与同学“承认”的结果。
三是学生的道德观念淡薄,不能明辨是非。
一方面少数学生动辄以武力解决问题,甚至违法犯罪尚不自知,另一方面受害的学生大多乖乖就范,不懂得寻求保护自己的途径。由于各类学校都把及格率、升学率、考试通过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好坏的主要标准,因此在教育的内容上有所偏失,重视智育,轻视德育,法制教育也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另外,性教育作为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也迟迟难登大雅之堂,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小学女生把同学遭受“性暴力”当作挨打的无知局面。[ 4 ] 这种无知,无疑给了诸多校园施暴者以可乘之机,以致其一再恣意妄为。
2 、教师权威的传统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师生间良好的人际互动,为师生间的暴力冲突埋下了隐患;
而矫枉过正又助长了学生的嚣张气焰,致使校园暴力不断升级良好的师生关系犹如“润滑剂”,能够很好地抑制双方暴力心理的冲动。但是师生关系是相当复杂而微妙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到目前为止还只能说停留在口号阶段。而之所以导致这一局面,则不能不谈到教师权威的传统。在以往的社会中,教师拥有社会所赋予的绝对权威,能够行使包括体罚学生在内的各种权力,以传达一种主导的社会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学生则被要求尊师重道,不折不扣地听从教导。不难发现,权威时代是极度漠视学生的身心健康与个体权益的。正因为如此,随后的教育改革便提出了师生关系等、要给学生尊严的主张“, 学生主体”思想也开始被广泛倡导。然而实际生活中,却有一部分教师始终抱着“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错误观念不放。他们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教师,对教师的话言听计从,不允许任何反叛。本来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就有较强的反抗权威的倾向,尤其是在这种“教师权威”已然式微的背景之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大不如前,学生及其家长更是拥有了诸如《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之类的坚强后盾来向教师叫板,如果少数教师
仍以其自身于权威时代受教育的经验加诸今天的学生身上,无形之中,就会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筑起一堵厚墙,隔绝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不满与日俱增。这种冲突日益增加,发生教师为了表现权威而效仿权威时代的做法体罚学生的事件,以及学生为了反抗权威、证明自身存在而攻击教师的事件,也就不足为奇了。实践中也有教师权威矫枉过正的现象,这种情况同样是校园暴力愈演愈烈的原因。事实上,我们只是主张教师权威弱化,并不是说师道尊严也要丢掉,而且教师还有凭借专业知识和人生阅历而形成的另一种威信,教书的同时还要育人,因此有的教师在学生犯错时一味迁就忍让,害怕因为反击而被说成是虐待体罚学生,这是极不正确的,结果只会使施暴者更加有恃无恐。
3 、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漏洞也是引发校园暴力的重要因素
首先,从教师培训过程来看,过分注重专业知识的完善,而忽略了执业技巧,尤其是人际关系处理的
学习,以致有的教师在工作岗位上,虽然教学成绩突出,却基本不懂如何与学生沟通,引起学生的普遍反感。假如教师除了旧式教育体制下的严厉苛责、打骂等方法外,对师生间冲突的解决完全一筹莫展,那么在双方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就很有可能使冲突升级,演化成暴力事件。
其次,从教师任职过程看,虽然一般要进行考核,取得教育局和学校发的教师执业资格证、教师聘
任证、上岗证、技术专业证等才能任教,但这种考核并不十分严格。如某禽兽教师案的犯罪人,便是由校医当上教师,作案后才拿到资格证书的。正是这种教师管理上的漏洞,让一部分缺乏教师特质或具有暴力倾向的人混进了师资队伍,直接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三,从师德建设过程看,一直以来都是正面宣传多,而严肃批评少。事实上,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
学生的行为,倘若教师以暴力为表率,则学生亦必形成暴力倾向。由于实践中忽视师德教育,故教师对学生滥施暴行的现象时有发生,也间接促进了学生攻击性人格的形成。另外,对待教师通常是表彰奖励重而依法处罚轻。如有的教师殴打学生之后,只支付了部分医药费和住院费,仍在学校上课,学校和城区教育局也没有做出任何处理。[ 5 ]如果学校包庇袒护教师的暴行,则容易引发学生及其家长针对教师的新一轮校园暴行。
二、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是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开始,家庭对个人的影响构成个人社会化的重要一环,因此,校园暴力,
主要是学生的暴行,与家庭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归纳而言,促成校园暴行的家庭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 、家庭教育的失败
在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对子女人格形成的影响尤为重大。有人曾把父母对子女的
教养态度分为四个类型,即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和民主型,[6 ]其中前三种态度已被大量事实证明是失败的家庭教育方式,它们均不利于子女正常人格的形成。在专制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一般较高,且倾向于采取“棍棒式的强制”,来督促子女成材。结果子女耳濡目染的是父母的暴力行为,不知不觉中沾染了“暴习”,遇事即想到用暴力解决。在此,家长的反面“熏陶”增强了子女在校实施暴行的可能。在溺爱型家庭中,父母往往对子女有着过分的保护欲望,对其百依百顺,袒护放纵。曾经有一个调查,当问及一些小学生遇到被同学打时作何反应,有45 %的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打他”,因为他们从上幼儿园起家长就向他们灌输不能吃亏,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观念。[7 ] 因此,家庭过分的溺爱也容易养成子女的暴力倾向,进而发展为实施校园暴行。而在放任型家庭中,父母的期望值一般较低,或者期望虽高而子女无法达到,令其丧失了管教的信心,于是在强迫命令的同时,多对子女放任自流。这种态度极易使子女变得自暴自弃、放荡不羁,形成攻击性人格。另外,父母本身有暴力犯罪行为劣迹的,子女实施校园暴力行为的几率更大。
2 、家庭结构的缺陷
家庭结构上的缺陷,通常是指婚姻关系不完整,血缘关系不完整,如丧偶、离婚、夫妻分居、父母双亡等情况。在这种失衡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间的亲密度是较低的,而父母之间或者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度则较高。由此,一方面子女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易情绪不稳,缺少同情心,具有反社会倾向;另一方面,因家庭关系紧张,父母的感情危机、家庭暴力等常常表露出来,子女的人格和行为易发生扭曲。
三、社会方面的原因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急剧变动时期,整个社会显得脱序而迷乱,一系列社会问题凸显出来。其中
有的对校园暴行的发生,亦起着重要影响。
1 、暴力文化的泛滥
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原有的道德价值观不断被解构,不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侵蚀未成年人原本纯洁的心灵,而且暴力文化肆虐横行。大量暴力案件的发生让人们对血腥的场面习
以为常乃至麻木不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社会或全人类的精神价值取向———对生命的极端漠视,而这正是暴力的基础。正值青春发育期的广大学生,为了求得社会的认同,亦必吸收这种暴力文化的不良暗示。于是在校园中经常出现以暴力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许多学生盲目模仿不良书刊、影视作品、游戏中所渲染的暴力手段,在其行为中不知不觉地表现出日益增多的挑衅性。不少学生更将影视作品和虚拟网络世界中的大侠、英雄视为自己的偶像,在模仿其实施的“英雄行径”中,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教师的暴力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这
种暴力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2 、大众传媒的影响
如果进一步探究暴力文化这一社会背景形成的因素,则应看到大众传媒的负面作用。姑且不论改革开放后,一些单位和个人置法律法规、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于不顾,将充斥凶杀、色情及腐朽没落思想的不良影视书刊推向文化市场,由此使自制力较差的青少年因羡慕而模仿,从而增加其实施暴力犯罪的潜在危险,即便是那些通常反映社会生活的一些所谓健康的影视书刊也有可能造成负面后果。众所周知,对暴力犯罪新闻的报道已是媒体活动的重要内容。为迎合观众与读者追求感官刺激的口味以赚取商业利润,许多媒体过分频繁地报道暴力、色情新闻。由新闻本身简明扼要的取材原则所决定,这些报道一般很难避免主观片面的流弊,因此,暴力犯罪的报道内容究竟是否与现实相符尚不无疑问。如果这种报道过度渲染、夸大事实,对暴力的细节作详细描述,则对于成长中的学生而言更易激发其欲望,导致校园暴行的产生。一项心理实验曾证明:“电视节目中的暴力行为可以解除青少年和成年人热衷攻击、寻衅的抑制力,使他们由此学会种种攻击的动作,得到相机攻击他人的方法。他们视攻击行为是解决人与人之间冲突的有效手段。电视实际上是在传授这类攻击行为。经常观看电视中的暴力节目将使更多的观众因自身的某种原因而使他们的举止行为变得好攻击、寻衅。”[8 ]其他传媒途径对校园暴力的影响方式也大致如此。
3 、校园周边环境的恶化
校园周边环境的恶化也是将学生引上暴力犯罪歧途的重要诱因。我国目前尤其是城市各小学、中
学、大学附近,随处可见电子游戏机室、网吧、黄色录像厅,不少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于是有为了游戏机费而抢劫、勒索同学的;有因为整天逃学上网,精神颓废,对教师的教育粗暴反击的;有禁不住黄色录像的诱惑强奸同学的。可见,校园周边环境不加以整顿,必然成为校园暴力滋生的土壤。
四、主体自身的原因
学校、家庭、社会对于校园暴力的发生虽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一般而言只是为暴力案件的发
生提供了外在契机,其不良影响必须内化为主体自身的行为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因此,主体自身的生理、心理素质,对于决定其能否抵御外界各种不良影响,从而实施暴行具有根本意义。其中未成年学生因具有以下生理、心理特征而特别容易成为校园暴力的主体:
1 、好奇心强,缺乏独立评价能力,行为方式具有模仿性,极易接受外界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由未成年人认知结构的不完整性所决定,许多学生认识水平和能力低下,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社会环境的感染,接受不良因素的暗示。同时由于他们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严重缺乏,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性质,因而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喜欢模仿别人,常常错误地将一些影视作品中的暴力行为视为英雄行为。
2 、情绪不稳,自控力差,极易为外界诱因的驱使而激发冲动
青少年时期是情绪、情感处于急剧变化的时期,因而在校学生一般情绪易于激动,性格急躁,重友谊,讲义气,好感情用事,在受到环境刺激时,容易因冲动而使用暴力手段,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事实上,当他们冷静下来,大多都会为自己逞一时之快的行为感到后怕和悔恨。
3 、体力充沛,精力旺盛,争强好胜,崇尚武力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一方面精力充沛,喜好追求刺激,另一方面年轻气盛,爱走极端,因此
一遇矛盾冲突,即任性而为,采用暴力手段,完全不顾后果的严重性。
4 、叛逆心强,反抗权威意识浓烈
由于心理发育不够成熟,一些学生在行为的选择上表现出明显的偏执性,妄图用与众不同的方式显示个体存在。因此在受到父母、老师的约束,尤其是其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当时,内心即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行为即失去常态。学生针对教师的暴力报复便是这种心理严重失衡的典型表现。

回答2:

社会不良的风气 导致人道德观丧失 学生其实很单纯 只想过程不会去想结果 主要是一些对学习不感兴趣 喜欢一些刺激的事情 有些学生思想很简单看你不顺眼就可以K你 从不去想结果 如果学校保卫处对这些学生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应该可以改善 现在的学生都喜欢上网 说实话网上不良的东西站多数

回答3:

要我说第一个就该取消未成年人犯法保护,第二,是老师根本就是那鸟一样,要么管就管到底,要么就不管大家无顾虑的打一场,最后最重要的是家长,其实经过那个年代出来都没文化更没修养,只知道教孩子不要吃亏之类的等等。还有社会等极多因素造成

回答4:

出现校园暴力的原因有*人文教化的缺失和暴力文化的泛滥等

回答5:

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有学校方面、家庭方面、社会方面和主体自身方面的因素:
一、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是培育新生代使其进入社会角色的重要力量和场所,校园暴力首先直面学校。从宏观角度而
言,当前教育体制和教师管理体制存在的诸多弊端是校园暴力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
1 、教育模式的明显功利性倾向是引发校园暴力的关键
虽然我国已逐步开始强调素质教育,但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并不是朝夕之间即能完成的,事实上,
我们现在实行的依然是一种无情的淘汰式教育,分数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决定学生及教师的前途。学生从踏进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像进了战场,一路冲锋陷阵,学生“为教而学”,教师“为教而教”。许多教师还惯于用制度和规则来约束学生,用成绩和分数来评价学生。这种做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一是学生和教师均面临巨大的压力,以致于情绪紧张,容易诱发暴力性事件。
世界儿童发展组织曾在调查了75 个国家的教育环境后,针对各种各样的校园事件,发布了一个备忘录,明确列出学校生活带给青少年的20 个不良压力,其中包括学习压力、作业压力、考试压力、升学压力、同学竞争压力、教师言辞压力等,[2 ]这些压力显然都是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模式导致的。压力太大,一旦达到个体无法承受的程度,其极端的宣泄方式就是暴力。
二是成绩较差者由于得不到教师的肯定,很容易产生自卑感、挫折感。
从心理学的挫折攻击理论来看,当人类受到挫折时,即会产生攻击行为,而暴力行为正是攻击行为的主要方式。教育失败和学校对这种失败的反应结合起来,决定了反社会的后果。[3 ]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差生自暴自弃,在盲从和厌恶中产生逆反心理,对优等生、对教师怀有强烈的敌意以致无事生非、滥施暴行。这实际上是由于他们不能接受现行教育体制下学校强加给他们的“失败角色”,而意图通过这种“特殊方式”来获取教师关注与同学“承认”的结果。
三是学生的道德观念淡薄,不能明辨是非。
一方面少数学生动辄以武力解决问题,甚至违法犯罪尚不自知,另一方面受害的学生大多乖乖就范,不懂得寻求保护自己的途径。由于各类学校都把及格率、升学率、考试通过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好坏的主要标准,因此在教育的内容上有所偏失,重视智育,轻视德育,法制教育也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另外,性教育作为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也迟迟难登大雅之堂,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小学女生把同学遭受“性暴力”当作挨打的无知局面。[ 4 ] 这种无知,无疑给了诸多校园施暴者以可乘之机,以致其一再恣意妄为。
2 、教师权威的传统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师生间良好的人际互动,为师生间的暴力冲突埋下了隐患;
而矫枉过正又助长了学生的嚣张气焰,致使校园暴力不断升级良好的师生关系犹如“润滑剂”,能够很好地抑制双方暴力心理的冲动。但是师生关系是相当复杂而微妙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到目前为止还只能说停留在口号阶段。而之所以导致这一局面,则不能不谈到教师权威的传统。在以往的社会中,教师拥有社会所赋予的绝对权威,能够行使包括体罚学生在内的各种权力,以传达一种主导的社会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学生则被要求尊师重道,不折不扣地听从教导。不难发现,权威时代是极度漠视学生的身心健康与个体权益的。正因为如此,随后的教育改革便提出了师生关系等、要给学生尊严的主张“, 学生主体”思想也开始被广泛倡导。然而实际生活中,却有一部分教师始终抱着“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错误观念不放。他们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教师,对教师的话言听计从,不允许任何反叛。本来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就有较强的反抗权威的倾向,尤其是在这种“教师权威”已然式微的背景之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大不如前,学生及其家长更是拥有了诸如《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之类的坚强后盾来向教师叫板,如果少数教师
仍以其自身于权威时代受教育的经验加诸今天的学生身上,无形之中,就会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筑起一堵厚墙,隔绝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不满与日俱增。这种冲突日益增加,发生教师为了表现权威而效仿权威时代的做法体罚学生的事件,以及学生为了反抗权威、证明自身存在而攻击教师的事件,也就不足为奇了。实践中也有教师权威矫枉过正的现象,这种情况同样是校园暴力愈演愈烈的原因。事实上,我们只是主张教师权威弱化,并不是说师道尊严也要丢掉,而且教师还有凭借专业知识和人生阅历而形成的另一种威信,教书的同时还要育人,因此有的教师在学生犯错时一味迁就忍让,害怕因为反击而被说成是虐待体罚学生,这是极不正确的,结果只会使施暴者更加有恃无恐。
3 、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漏洞也是引发校园暴力的重要因素
首先,从教师培训过程来看,过分注重专业知识的完善,而忽略了执业技巧,尤其是人际关系处理的
学习,以致有的教师在工作岗位上,虽然教学成绩突出,却基本不懂如何与学生沟通,引起学生的普遍反感。假如教师除了旧式教育体制下的严厉苛责、打骂等方法外,对师生间冲突的解决完全一筹莫展,那么在双方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就很有可能使冲突升级,演化成暴力事件。
其次,从教师任职过程看,虽然一般要进行考核,取得教育局和学校发的教师执业资格证、教师聘
任证、上岗证、技术专业证等才能任教,但这种考核并不十分严格。如某禽兽教师案的犯罪人,便是由校医当上教师,作案后才拿到资格证书的。正是这种教师管理上的漏洞,让一部分缺乏教师特质或具有暴力倾向的人混进了师资队伍,直接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三,从师德建设过程看,一直以来都是正面宣传多,而严肃批评少。事实上,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
学生的行为,倘若教师以暴力为表率,则学生亦必形成暴力倾向。由于实践中忽视师德教育,故教师对学生滥施暴行的现象时有发生,也间接促进了学生攻击性人格的形成。另外,对待教师通常是表彰奖励重而依法处罚轻。如有的教师殴打学生之后,只支付了部分医药费和住院费,仍在学校上课,学校和城区教育局也没有做出任何处理。[ 5 ]如果学校包庇袒护教师的暴行,则容易引发学生及其家长针对教师的新一轮校园暴行。
二、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是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开始,家庭对个人的影响构成个人社会化的重要一环,因此,校园暴力,
主要是学生的暴行,与家庭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归纳而言,促成校园暴行的家庭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 、家庭教育的失败
在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对子女人格形成的影响尤为重大。有人曾把父母对子女的
教养态度分为四个类型,即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和民主型,[6 ]其中前三种态度已被大量事实证明是失败的家庭教育方式,它们均不利于子女正常人格的形成。在专制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一般较高,且倾向于采取“棍棒式的强制”,来督促子女成材。结果子女耳濡目染的是父母的暴力行为,不知不觉中沾染了“暴习”,遇事即想到用暴力解决。在此,家长的反面“熏陶”增强了子女在校实施暴行的可能。在溺爱型家庭中,父母往往对子女有着过分的保护欲望,对其百依百顺,袒护放纵。曾经有一个调查,当问及一些小学生遇到被同学打时作何反应,有45 %的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打他”,因为他们从上幼儿园起家长就向他们灌输不能吃亏,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观念。[7 ] 因此,家庭过分的溺爱也容易养成子女的暴力倾向,进而发展为实施校园暴行。而在放任型家庭中,父母的期望值一般较低,或者期望虽高而子女无法达到,令其丧失了管教的信心,于是在强迫命令的同时,多对子女放任自流。这种态度极易使子女变得自暴自弃、放荡不羁,形成攻击性人格。另外,父母本身有暴力犯罪行为劣迹的,子女实施校园暴力行为的几率更大。
2 、家庭结构的缺陷
家庭结构上的缺陷,通常是指婚姻关系不完整,血缘关系不完整,如丧偶、离婚、夫妻分居、父母双亡等情况。在这种失衡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间的亲密度是较低的,而父母之间或者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度则较高。由此,一方面子女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易情绪不稳,缺少同情心,具有反社会倾向;另一方面,因家庭关系紧张,父母的感情危机、家庭暴力等常常表露出来,子女的人格和行为易发生扭曲。
三、社会方面的原因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急剧变动时期,整个社会显得脱序而迷乱,一系列社会问题凸显出来。其中
有的对校园暴行的发生,亦起着重要影响。
1 、暴力文化的泛滥
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原有的道德价值观不断被解构,不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侵蚀未成年人原本纯洁的心灵,而且暴力文化肆虐横行。大量暴力案件的发生让人们对血腥的场面习
以为常乃至麻木不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社会或全人类的精神价值取向———对生命的极端漠视,而这正是暴力的基础。正值青春发育期的广大学生,为了求得社会的认同,亦必吸收这种暴力文化的不良暗示。于是在校园中经常出现以暴力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许多学生盲目模仿不良书刊、影视作品、游戏中所渲染的暴力手段,在其行为中不知不觉地表现出日益增多的挑衅性。不少学生更将影视作品和虚拟网络世界中的大侠、英雄视为自己的偶像,在模仿其实施的“英雄行径”中,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教师的暴力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这
种暴力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2 、大众传媒的影响
如果进一步探究暴力文化这一社会背景形成的因素,则应看到大众传媒的负面作用。姑且不论改革开放后,一些单位和个人置法律法规、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于不顾,将充斥凶杀、色情及腐朽没落思想的不良影视书刊推向文化市场,由此使自制力较差的青少年因羡慕而模仿,从而增加其实施暴力犯罪的潜在危险,即便是那些通常反映社会生活的一些所谓健康的影视书刊也有可能造成负面后果。众所周知,对暴力犯罪新闻的报道已是媒体活动的重要内容。为迎合观众与读者追求感官刺激的口味以赚取商业利润,许多媒体过分频繁地报道暴力、色情新闻。由新闻本身简明扼要的取材原则所决定,这些报道一般很难避免主观片面的流弊,因此,暴力犯罪的报道内容究竟是否与现实相符尚不无疑问。如果这种报道过度渲染、夸大事实,对暴力的细节作详细描述,则对于成长中的学生而言更易激发其欲望,导致校园暴行的产生。一项心理实验曾证明:“电视节目中的暴力行为可以解除青少年和成年人热衷攻击、寻衅的抑制力,使他们由此学会种种攻击的动作,得到相机攻击他人的方法。他们视攻击行为是解决人与人之间冲突的有效手段。电视实际上是在传授这类攻击行为。经常观看电视中的暴力节目将使更多的观众因自身的某种原因而使他们的举止行为变得好攻击、寻衅。”[8 ]其他传媒途径对校园暴力的影响方式也大致如此。
3 、校园周边环境的恶化
校园周边环境的恶化也是将学生引上暴力犯罪歧途的重要诱因。我国目前尤其是城市各小学、中
学、大学附近,随处可见电子游戏机室、网吧、黄色录像厅,不少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于是有为了游戏机费而抢劫、勒索同学的;有因为整天逃学上网,精神颓废,对教师的教育粗暴反击的;有禁不住黄色录像的诱惑强奸同学的。可见,校园周边环境不加以整顿,必然成为校园暴力滋生的土壤。
四、主体自身的原因
学校、家庭、社会对于校园暴力的发生虽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一般而言只是为暴力案件的发
生提供了外在契机,其不良影响必须内化为主体自身的行为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因此,主体自身的生理、心理素质,对于决定其能否抵御外界各种不良影响,从而实施暴行具有根本意义。其中未成年学生因具有以下生理、心理特征而特别容易成为校园暴力的主体:
1 、好奇心强,缺乏独立评价能力,行为方式具有模仿性,极易接受外界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由未成年人认知结构的不完整性所决定,许多学生认识水平和能力低下,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社会环境的感染,接受不良因素的暗示。同时由于他们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严重缺乏,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性质,因而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喜欢模仿别人,常常错误地将一些影视作品中的暴力行为视为英雄行为。
2 、情绪不稳,自控力差,极易为外界诱因的驱使而激发冲动
青少年时期是情绪、情感处于急剧变化的时期,因而在校学生一般情绪易于激动,性格急躁,重友谊,讲义气,好感情用事,在受到环境刺激时,容易因冲动而使用暴力手段,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事实上,当他们冷静下来,大多都会为自己逞一时之快的行为感到后怕和悔恨。
3 、体力充沛,精力旺盛,争强好胜,崇尚武力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一方面精力充沛,喜好追求刺激,另一方面年轻气盛,爱走极端,因此
一遇矛盾冲突,即任性而为,采用暴力手段,完全不顾后果的严重性。
4 、叛逆心强,反抗权威意识浓烈
由于心理发育不够成熟,一些学生在行为的选择上表现出明显的偏执性,妄图用与众不同的方式显示个体存在。因此在受到父母、老师的约束,尤其是其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当时,内心即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行为即失去常态。学生针对教师的暴力报复便是这种心理严重失衡的典型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