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状况:\x0d\x0a1、伴随经济增长率回落,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失业率有所上升,所谓隐性失业也在增加。失业率从18%上升至21%;\x0d\x0a2、劳动力价格小幅上涨,但涨幅受制于经济状况;\x0d\x0a3、高端技术人才、高等级技术人员匮乏,外贸、出口贸易的专业人才更是严重匮乏;\x0d\x0a4、高学历毕业生纷纷涌向沿海大城市寻找工作,但大学应届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不到80%;\x0d\x0a5、非正规性就业、流动性就业,以及不定期就业的人数在增加;\x0d\x0a6、伴随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就业市场化模式、劳资双方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已初步形成。\x0d\x0a目前中国整体就业的行业结构: 1.传统行业的就业比重下降。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员的比重不断下降,由1992年的55.6%下降至2002年的44.1%。从1978-2002年,制造业的比重经历了一个大体上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1978-1988年基本呈上升趋势,1988年后基本呈下降趋势。传统行业份额的下降与就业的产业结构变动的总趋势一样,是就业结构改善和优化的反映。 \x0d\x0a 2.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与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一直是吸纳就业人员的主要力量,但比例基本维持不变,但今后有望增加。2009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批发和零售就业的比例为4.14%,比2003年下降了0.58%;2003-2009年住宿和餐饮业就业的比例基本持平,2009年为1.61%。 \x0d\x0a 金融业、房地产业、服务业的比例稳步上升。2009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金融业就业的比例为3.57%,比2003年上升了0.55%;房地产业就业的比例由2003年的1.1%上升至2009年的1.52%;服务业就业的比例由2003年的1.67%上升至2009年的2.3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就业比重也有所上升,由2003年的4.42%上升至2009年的4.7%。\x0d\x0a\x0d\x0a 3.其他行业的就业比重迅速上升。其他行业指的是一些不便于分类的行业,多为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作为一种灵活就业方式,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和缓解就业压力起到重要作用。 \x0d\x0a 中国就业结构的调整 \x0d\x0a 在中国就业总量增长迅速增长的同时,就业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都得到了明显优化,但中国就业结构还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进行调整。 \x0d\x0a (一)产业结构调整要与扩大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千方百计在结构调整中创造就业岗位 \x0d\x0a 随着中国各项改革措施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国产业发展的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就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但相对于产业结构的变动而言,就业结构的调整较慢。 \x0d\x0a 1.对第一产业调整而言,要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非农产业发展、有组织地输出农村劳动力、开展农村职业培训等方式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避免农村劳动力的盲目流动,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减轻城市的就业压力。 \x0d\x0a 2.在进行第二产业调整时,要通过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转岗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新技术、开发新技能,使劳动者适应新的要求。 \x0d\x0a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便尽可能、尽快地吸收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根据发达国家经验,第三产业就业弹性一直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在同样的资本产出比下能吸收更多的就业人口,是舒缓就业压力的主要途径。 \x0d\x0a (二)建立合理的城乡就业结构 \x0d\x0a 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力发展传统种植业以外的农业产业,并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使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进行转移。 \x0d\x0a 2.彻底打破户籍制度,消除城乡之间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城乡和全国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x0d\x0a 3.加快城市化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城市化的有效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与城市化息息相关,只有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顺利转移。为此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坚持因地制宜的城市化道路。由于中国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已十分有限,应依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中小城市,以吸纳农村富余人口。同时积极发展小城市,尤其要引导发展农村小集镇,实现农民的就地转移。 \x0d\x0a 4.施行城乡统一、全国一致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劳动者向工业劳动者的真正转变。\x0d\x0a5.对于潜在的农村可转移劳动力,政府要出面组织就业技能培训,以使得他们能够顺利就业; \x0d\x0a (三)通过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就业结构平衡。 \x0d\x0a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机会的差异,中西部地区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向东南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流动,造成区域性就业结构失衡。为此应努力实现就业机会在区域间的转移,即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地区在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提高的条件下,更多的应依靠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此同时,广大中西部地区仍然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土地成本相对低廉,可以承接从东部地区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整体上形成产业优化升级与就业扩大的统一。 \x0d\x0a 调整就业区域结构失衡的另一项措施是消除地区垄断,发展地区特色产业.使得区域之间的产业能动态调整和转移,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布局,以促进就业的区域结构平衡。
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状况:
1、伴随经济增长率回落,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失业率有所上升,所谓隐性失业也在增加。失业率从18%上升至21%;
2、劳动力价格小幅上涨,但涨幅受制于经济状况;
3、高端技术人才、高等级技术人员匮乏,外贸、出口贸易的专业人才更是严重匮乏;
4、高学历毕业生纷纷涌向沿海大城市寻找工作,但大学应届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不到80%;
5、非正规性就业、流动性就业,以及不定期就业的人数在增加;
6、伴随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就业市场化模式、劳资双方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已初步形成。
目前中国整体就业的行业结构: 1.传统行业的就业比重下降。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员的比重不断下降,由1992年的55.6%下降至2002年的44.1%。从1978-2002年,制造业的比重经历了一个大体上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1978-1988年基本呈上升趋势,1988年后基本呈下降趋势。传统行业份额的下降与就业的产业结构变动的总趋势一样,是就业结构改善和优化的反映。
2.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与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一直是吸纳就业人员的主要力量,但比例基本维持不变,但今后有望增加。2009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批发和零售就业的比例为4.14%,比2003年下降了0.58%;2003-2009年住宿和餐饮业就业的比例基本持平,2009年为1.61%。
金融业、房地产业、服务业的比例稳步上升。2009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金融业就业的比例为3.57%,比2003年上升了0.55%;房地产业就业的比例由2003年的1.1%上升至2009年的1.52%;服务业就业的比例由2003年的1.67%上升至2009年的2.3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就业比重也有所上升,由2003年的4.42%上升至2009年的4.7%。
3.其他行业的就业比重迅速上升。其他行业指的是一些不便于分类的行业,多为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作为一种灵活就业方式,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和缓解就业压力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就业结构的调整
在中国就业总量增长迅速增长的同时,就业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都得到了明显优化,但中国就业结构还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进行调整。
(一)产业结构调整要与扩大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千方百计在结构调整中创造就业岗位
随着中国各项改革措施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国产业发展的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就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但相对于产业结构的变动而言,就业结构的调整较慢。
1.对第一产业调整而言,要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非农产业发展、有组织地输出农村劳动力、开展农村职业培训等方式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避免农村劳动力的盲目流动,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减轻城市的就业压力。
2.在进行第二产业调整时,要通过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转岗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新技术、开发新技能,使劳动者适应新的要求。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便尽可能、尽快地吸收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根据发达国家经验,第三产业就业弹性一直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在同样的资本产出比下能吸收更多的就业人口,是舒缓就业压力的主要途径。
(二)建立合理的城乡就业结构
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力发展传统种植业以外的农业产业,并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使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进行转移。
2.彻底打破户籍制度,消除城乡之间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城乡和全国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3.加快城市化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城市化的有效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与城市化息息相关,只有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顺利转移。为此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坚持因地制宜的城市化道路。由于中国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已十分有限,应依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中小城市,以吸纳农村富余人口。同时积极发展小城市,尤其要引导发展农村小集镇,实现农民的就地转移。
4.施行城乡统一、全国一致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劳动者向工业劳动者的真正转变。
5.对于潜在的农村可转移劳动力,政府要出面组织就业技能培训,以使得他们能够顺利就业;
(三)通过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就业结构平衡。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机会的差异,中西部地区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向东南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流动,造成区域性就业结构失衡。为此应努力实现就业机会在区域间的转移,即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地区在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提高的条件下,更多的应依靠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此同时,广大中西部地区仍然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土地成本相对低廉,可以承接从东部地区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整体上形成产业优化升级与就业扩大的统一。
调整就业区域结构失衡的另一项措施是消除地区垄断,发展地区特色产业.使得区域之间的产业能动态调整和转移,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布局,以促进就业的区域结构平衡。
劳动力总人数呈波动下降趋势
从劳动力总数来看,2014年以来中国劳动力总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15年为最近8年高峰,劳动力总人数达到8.01亿人。2021年中国劳动力总人数为7.80亿人,较2020年减少约368万人,下降0.5%。尽管劳动力总人数有小幅下降,从绝对数量看,仍出于较高水平。
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长
随着中国人口数量增长、高等教育投入金额的增加以及大学不断扩招等原因,中国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长。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超过800万人,2021年超过900万人,达到903.8万人,较2020年增加33.7万人。根据教育部统计,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1000万人,达到约1076万人。
2021年失业人数减少120万人
2016-2019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维持在945-982万人之间。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较以前年度显著增加,2020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到1160万人。2021年为1040万人,在国家各项保就业措施的帮助下较2020年减少120万人。
市场岗位需求在400万人以上
根据人社部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岗位需求人数均在400万人以上,其中2021年第二季度岗位需求人数为563.8万人,为最近2年的最高值。
注:每年统计城市数量不完全相同,2021年Q4岗位空缺数据未披露。
用工需求大于劳动供给
根据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和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对部分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的持续统计分析,2020年和2021年中国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例始终大于1。
2021年第三季度全国80个城市的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402.4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263.5万人,求人倍率约为1.53,同比上升0.13。2021年第四季度,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56,全国劳动力市场供求总体保持平衡。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