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执行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办法

2025-01-01 17:59:3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本质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
(一)深化本安体系推广应用,提升风险预控水平。 1.以本安体系为主线,坚持本安目标管理和过程管控相结合,制定有效的工作方案。依据工作实际,修订本安管理文件、安全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实现制度、标准与工作实际的充分融合,推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
2. 细化考核标准,加大考核力度。安管部每季度协同机关各部室对公司基层各单位本安体系进行考核验收,不断创新和完善本安管理运行考核模式,促进本安目标管理和过程管控相结合。
3.强化本安知识培训。各单位操作人员自行培训,培训重点为安全技术知识、危险源辨识、体系知识、安全理念等内容(各基层单位利用每天班前会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人员按照集团公司编制的本安体系知识题库自行学习,并在2014年6月份由安管部牵头组织一般管理人员以上进行本安体系知识考试。
4.抓好危险源辨识、评估和管控工作。各单位要组织开展好系统和岗位危险源辨识工作,要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开展全方位的系统和岗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按照等级进行划分,并根据变化情况,认真开展持续性风险评估,要制作并不断更新岗位
危险源辨识卡,将员工作业现场本岗位危险源及管控措施、不安全行为进行明确,并组织员工学习。
(二)深化重点环节管控,全面提升现场管理水平。 1.抓好机电、铁路运输设备管理。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和维修保养制度,对各类设备承包到人、责任到位,有效提高各类设备的完好率;充分利用日检、月检和节假日检修时间,统筹考虑各类机电、运输设备状态、运行地点、作业环境等综合因素,科学实施全方位预测性检修,重点加强胶带输送机、铁路机车、线路、信号等重要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力度,保证各类设备运行平稳,安全可靠。
2.严格执行各级领导干部现场值班、班组长带班制度。进一步规范公司领导值班,厂(段)领导、班组长带班的各项考核程序,完善交接班、班前会制度,推进“手拉手”交接班工作的落实,认真执行各级人员动态及定期检查制度,通过深入现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提升各级领导值班、带班的质量。
3.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特种设备和冬夏季“三防”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各项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强化设备检修、停送电及交叉作业等安全措施的落实;要对作业前的危险源辨识及管控措施的落实情况、电火焊的使用、作业人员的现场规范操作等进行重点监督和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