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是对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哪一思想的发展

2025-04-02 12:23:0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师夷长技以制夷 是林则徐魏源的开眼看世界的思想的发展
洋务运动,又是值得肯定的,一:洋务运动本身就表明封建地主阶级开始出现了分裂,部分先进的地主阶级人士开始学习西方了。二: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开展的,但是洋务运动中的一系列自强、求富运动已经超出了地主阶级的范畴,这在古老的中国惰性何其强大的时代是需要非凡的勇气的。另,洋务运动办厂开矿等直接刺激促生就近代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因此,洋务运动又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

回答2:

原因: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2.洋务运动对外国有依赖性; 3.洋务企业的管理有腐朽性。 指导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教训: 1.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制压下充分地发展起来的,故要发展近代企业,要维护民族资本.要想培养洋务人才,要改变封建制度。 2.西方国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故不可一切仰赖外国,需自己独立自主,新式企业需要新的管理体制,给与商人一定的发言权,政府干预不要太多。委派技术人员,以营管理,对现代企业也有一定的帮助。

回答3:

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该运动自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按目标的不同,洋务运动可分为前期、后期两个阶段。在洋务运动前期,清廷洋务派官员抱着“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和目的,在全国展开工业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增加民用工业部门。在两次鸦片战争失利、太平天国起义后,清廷上层为应对内忧外患形成了“洋务派”与“顽固派”两大阵营,以奕欣、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主张学习列强的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利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模式发展近代工业,以获得强大的军事装备、增加国库收入、增强国力,维护清廷统治。

具体就是受的魏源等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回答4:

师夷长技以制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