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世纪俄罗斯“巡回画派”这一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画派的诞生及其成就谈画家所应承担的社会道义和责任。

2024-12-28 07:55:3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863年,一批有才华的美术学院高年级学生不满只准画神话和圣经题材的学院传统,退出美术学院,单独组织起来,研究现实主义绘画艺术,成立了彼得堡“自由画家协会”, 18
  伏尔加河拉纤夫
  70年由莫斯科画家米亚索耶道夫、彼罗夫发起成立,并得到圣彼得堡画家克拉姆斯科依等人的响应,成立全俄巡回艺术展览协会。
  该组织在创建之初有15位画家在协会章程上签名,其中包括彼罗夫、克拉姆斯柯依、米索耶道夫、希什金、盖依等人。这个协会打破了当时美术展览只在彼得堡和莫斯科展览的格局,不断到外省展出,因而被称为“巡回展览画派”。1871年10月在圣彼得堡他们举办了首次画展,以后在其存在的53年中,几乎每年在不同地区举办巡回展览。
  “巡回画派”画家提倡面对现实,主张艺术要有思想性,绘画艺术应该参加改造:现实生活的斗争。他们的绘画不但揭露和讽刺俄国统治阶级,表现城乡贫民的苦难生活,而且创造了一批为争取新生活而斗争的革命者形象。
  70~80年代,巡回展览画派经历了最繁荣的时期。有作为的画家都参加了这个组织,俄国绘画史上的代表人物如列宾、苏里科夫、瓦斯涅佐夫、亚罗申科等都是它的成员。巡回艺术展览协会成为俄国绘画界举足轻重的机构,而学院艺术完全退居到十分次要的地位。

  克拉姆斯柯(Kramskoyhan,1837—1887)依在彼得堡美
  《无名女郎》
  术学院中受过严格的基本功训练,有着触类旁通的智慧。认为艺术应为人民服务,作为一位有见解的人物他很快就成为要求进步的青年美术家的领袖。巡回展览协会第二次展,他展出了反映俄罗斯知识分子悲剧性追求的《荒漠中的耶稣》。
  《无名女郎》展示的是一位典型的俄罗斯上层具有思想的知识女性形象。她坐在马车上,似笑非笑的面容里隐藏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高傲。她穿着名贵而典雅的时髦外套,头戴做工精致装饰着羽毛的帽子,这是她身份的象征,也是她心理和性格的反映。远方隐约可见的彼得堡亚历山大歌剧院的巨大建筑的轮廓,似在告诉人们,她,就是这个著名歌剧院的明星。然而,她的高贵和自尊的神态,却也会使人联想到托尔斯泰巨著《安娜·卡列尼娜》中悲剧的主人。
  克拉姆斯柯依的肖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他的《托尔斯泰像》,使人看到的是沙皇统治下,知识分子的忧虑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对于油画作品而言,没有哲理的作品是苍白的作品;没有哲理,就如同一个人没有思想和灵魂。巡回画派的现实主, , 义艺术家并没有将艺术形象局限和停留在感性形式上,而是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如线条、色彩、明暗等直接的、具体的、表层的图像),再现深刻的理性内容——也就是画中间接的、深层的、本质的哲理,, 从以上看到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在创作上,巡回画派的画家遵循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思想,以纯属的油画技巧和具有鲜明个性的绘画语言,力求真实地反映俄国的社会生活,其作品具有强烈的民主思想, 倾向。由于其作品中表现出的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异和剧烈的碰撞,巡回画展也就成为19世纪后期俄国文艺中批判现实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人民群众的热爱与支持。巡回画派借助其作品丰富而发人深省的思想内涵,传播了革命的种子,也深远地影响了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艺术发展。
  在当下,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片面张扬主观性而排斥客观性,必然会走进死胡同。而对于我们,中国现当代艺术的接收者和参与者来说,从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和现实主义传统的国度出发,通过对19世纪下半期巡回画派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艺术作品的重新认识,构建自己的审美价值观是极为紧迫和必要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