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请问是什么意思

2025-01-04 07:27:2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子夏来问孝,孔子说色难。什么叫色难呢?就是态度很难。 他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有事的时候,像我们做后辈儿女的,看见父母扫地,接过扫把来自己做。“有酒食,先生馔。” (先生是现代的一般称呼,古代对前一辈的人都尊称为先生。”有好吃的,就拿给父母长辈吃。“曾是以为孝乎?” (“曾是”是假定的意思)你以为这样就是孝吗?替长辈做了事,请长辈吃了好的,不一定就是孝了。 为什么呢?“色难”。态度很重要,好像我们下班同家,感到累得要命,而爸爸躺在床上,吩咐倒杯茶给他暍。做儿女的茶是倒了,但端过去时,沉着脸,把茶杯在床前几上重重的一搁,用冷硬的语调说:“喝嘛!”在儿女这样态度下,为父母的心理,比死都难过,这是绝不可以的。 所以孝道第一个要敬,这是属于内心的;第二个则是外形的色难,态度的。

回答2: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通译】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没有违悖[礼]。”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说没有违悖。”樊迟说:“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按照礼侍奉他们;父母死了,按照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通译】
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父母唯有其疾病是最为担忧的。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通译】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是说赡养好活父母。就连狗和马,都能得到饲养;不尊敬父母,那又有什么区别呢?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通译】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保持对长辈和颜悦色,很难。有事了,年轻人替长辈效劳;有酒食了,让长辈享用。曾经是这样认为孝的吗?

【解义】
其一,孝的标尺。孝,是农耕社会最重要的稳定之器。孝的准则是礼,但父母与儿女之间必然有代沟。怎么办?对于一般人来说,儿女的孝敬准则就是世俗的礼仪规矩;对于很知书达礼的父母,儿女还应该十分尊重父母的意见,孟懿子与父亲孟僖子就这样。这就是孔子所谓“无违”。
其二,孝需换位。父母是过来人,儿女为人父母就更能体会父母的心肠。孔子回答“孟武伯问孝”采用了换位思考的双关语。儿女“远游”,父母最耽心的是什么?疾病,有病一切难为。父母老了,儿女最应操心的是什么?疾病,有病无法自理。远游报平安,久出问健康。这就是儿女之孝。
其三,孝的本质。人是有精神的动物,凡人则有自己的尊严,也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孝父母,儿女仅仅理解为对父母的供养乃至圈养,就失去了孝的本质意义。这是良德社会、良心儿女的应有之义。孔子回答“子游问孝”,深刻地抨击了社会时弊,“不敬”无异于犬马之养。
其四,孝的境界。宗亲社会,维系社会和家庭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孝,既是责任和义务,乃社会法定;更是感情和亲密,此乃中华伦理美德之核心。在对父母尽责任义务的过程中,倾注由衷的感情和表情,才是孝的至境。所以,孔子回答“子夏问孝”,说最难的“色难”。
其五,孝的延续。《论语》论孝,载孔子所言有五(一处重出未计),学而篇还有一段话:“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11])。读懂“孟懿子问孝”,也就能明白这实质是“无违”的延续,父母比你高明理智,你一味“代沟”,岂不懵懂?
其六,孝的底线。父母,是人类的自身繁衍的必然和必须;物种的进化,是以亲情与血缘为中轴线;母恩似海,父爱如山,是人类进化的结晶。这一自然而然的理念,最早见于《诗经·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胸怀血浓于水的亲情,心存反哺感恩的之人性,是人类社会的应然之义。在这一问题上,孟子高度概括了孔子理念,明确提示了以己及人的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启示】
从商至周,再到秦汉,中国社会第一次面对何去何从。历经神权奴役社会衰亡、自由社会萌芽,最后奠定了宗法神学下的自由社会。在孕育进程中,宗法血亲始终是社会的中枢。孝,自然是宗亲的核心。农耕社会这个经济基础决定了这种上层建筑和观念文化。
稳固的家庭,是农耕生产的必然产物,也是小生产高效的必然力量。处于自然状态农耕社会,国家对于农民只有剥夺,因为国家需要运转和平衡。这就是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需要“重农抑商”“修生养息”的根本原因。生养和赡养的责任完全在于家庭,这就是社会必需倡导孝的根本原因。自汉代举孝廉,至清代还沿用孝廉公之名。正是这种体制,使得中国的孝文化尤为发达,元代郭居敬编录古代故事,编成《二十四孝》。
周朝从神权奴役走向人性自由,以德立国,以礼建制,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家国天下的政治之下,德、礼,乃至孝,必然会出现扭曲。孔子恰恰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扭曲时代,却又饱览群书而理解了德、礼、孝的应然意义,故界说“孝”是很到位的。孝,以亲为本,以敬为行,以礼为则,以情为重。孔子孝论,至孟子而下不断发展,于是真谛反翳。

【回复】孝,最难在“色”。停留于“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虽然很难,但并未做到“色”。夫子之“色”,指出于内心、发于外表的和颜悦色。“曾是以为孝乎?”是反诘句。

回答3: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怎样是孝道?先生说:“ 难在子女的容色上。若遇有事,由年幼的操劳,有了酒食先让年老的吃这就是孝了吗?

还是孝,
以夫子有教无类的方法细分,他回答一定是针对不同人的不同状态来回答的,由于内心对“孝”问题的轻慢,不分析了。
恕罪则个。

回答4: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本章依然是站在当下的情感角度讨论“孝”

详解:“色”,本义脸色;“难”,为难;“事”,事故;“服”,负担;“其”,指代“事”;“劳”,烦劳,麻烦;“弟子”,年轻人;“先生”,年长者;“馔”,吃喝;“曾”,本义是副词,加强语气。

本章依然是站在当下的情感角度讨论“孝”,“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在一般人看来,就是“孝”了,但孔子并不这样认为。因为这种所谓孝的行为,完全可以是不情愿、在某种道德规范压力下出现的,这种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当下情感,露于外,就会“色难”,这就不能算是“孝”。

白话直译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孝,孔子说:“有事故,让年轻人负担其中的烦劳;有酒食,让年长者吃喝;但如果这些行为不是发自当下的情感,只是由于一种道德规范的力量,内心不情愿甚至在外显露出脸色为难,那么,难道就能把这种行为当成孝吗?